|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王原祁 仿董北苑春山图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7月24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164*52cm
类别:绘画
形制:立轴
质地:绢本
题识: 架上南华秋水,屏间北苑春山。仿董巨笔意,麓台老人。
钤印: 王原祁印、麓台、扫花菴、西庐后人
出版: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第73页,沪7-0347,**出版社,1993年。 2.《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第2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3.邱东联、王建宇,《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90页,南方出版社,2000年。 4.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肆》,第1706-1707页,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著录: 1.《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四册,第14页,**出版社,1991年。 2.杨仁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三卷,第1415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 3.刘久庵,《刘久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第九卷,第3704页,2020年。
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 麓台巨擘:徐邦达的鉴定研究 徐邦达(1911-2012),字孚尹,号心远生,浙江海宁人,生于上海,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之一,与谢稚柳、刘九庵、启功、傅熹年、谢辰生共鉴定了8万余件中国古代书画。 徐邦达一生过眼书画众多,著述颇丰。其中《古书画鉴定概论》、《古书画伪讹考辨》基本成为20世纪后半叶学习书画鉴定的必读书目。其实除此之外,徐邦达还留下了大量书画鉴定相关之笔记资料。其中虽有重复出版的情况,不过仍至少有三十余种。 后因徐邦达在鉴定界的眼光十分独到,便有了“国眼”、“徐半尺”等极高的美誉。 不过徐邦达在古书画鉴定领域的成就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受到家庭与师承渊源的双重影响,而且他青年时期就积极参与“艺术市场”,一切鉴定都是从实践做起。 徐邦达出生在旧上海家境殷实的洋商买办家庭,其父徐茂勋就有自己的书画收藏,在徐邦达和张珩到北京参加工作之前,一直都在上海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而父亲给徐邦达请的书画老师,李醉石、**湖帆也都是娄东传派的画家。他们学画即出于娄东,而王原祁作为娄东派的重要领袖,都受到他们十分的推崇,这也影响到了青年的徐邦达。徐邦达不仅从青年时期就十分喜爱王原祁,直到其七十多岁高龄时,都依然活跃在拍卖市场之中,屡次频频高价竞拍打破纪录,不少次都是为了王原祁。 不过年轻的徐邦达,并非没有犯错的时候,也或许是因为对于徐邦达来讲,王原祁的地位实在无与伦比。年轻的徐邦达一次重要“打眼”,就栽在了王原祁身上。 徐邦达在年少时就十分喜好收藏古画。初出茅庐,十八岁时的徐邦达就曾花费20两黄金购买了一幅王原祁的山水。虽然这幅王原祁在事后被证明是赝品,但是此事却让徐邦达受益终生。从此以后,他对古书画鉴定更下功夫。“实事求是,慎行一生”是徐邦达一生鉴定绘画的座右铭。“一半靠眼力,一半靠学问”则是其贯穿一生的鉴定方法。“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从不买别的账,也不妥协自己的观点。”是古书画鉴定界对徐邦达通有的共识。 之后徐邦达在书画鉴定的过程中持续精进,尤其是王原祁的作品,更是十分谨慎小心。 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同时出版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书中。 此两套丛书是1983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重新成立后,由谢稚柳、刘九庵、启功、杨仁凯、徐邦达、傅熹年、谢辰生前后历时8年,鉴定了8万余件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后编排而成的。其中凡鉴定为真迹的作品,都汇整编入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后又择其精要并选拔佳品制成单色图版,编著出版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八位先生对于书画鉴定的真伪也常常持有不同看法,意见有时也并不统一,这在《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都有所记录,按「凡例」所记,遇到先生们意见不一致时,在书中作品备注栏中往往加入「▲」以兹识别。由此可见先生们对于书画鉴定都抱持着十分严谨的态度。其中亦有对王原祁画作产生过不同意见。不过他们在上海朵云轩所看到的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是幅中则是「△」的标注。「△」并未为意见不同,而是说明为此一画家较为精要的作品。加「△」的作品不仅收入仅有文字的《目录》,而也收入具有图版的《图目》。这说明八位先生应都认为此画应是王原祁绘画艺术中的代表之作。 徐邦达一生对王原祁鉴定用工极深,以1963年出版的徐邦达所著的《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来看,徐邦达未参加鉴定小组前过目的王原祁书画就达105件(组),这足以说明王原祁在徐邦达心中的地位。而参与鉴定小组之后,过眼很可能多达数千件。徐邦达也在《古书画鉴定概论》、《古书画伪讹考辨》二书中屡次使用王原祁举例鉴定古代书画的方式方法。 在浩瀚的麓台作品中遴选出确定的作品,并且分出优劣,最终将代表精要之作编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之中,徐邦达这位麓台巨擘的存在,为研究王原祁及娄东画派的的后辈们遴选了一份重要的基础研究清单。 “〇〇”:杨仁恺鉴定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 杨仁恺(1915-2008),号遗民,笔名易木,斋名沐雨楼,四川岳池人。书画鉴赏大师、书画大家、美术史家。曾任中国古代书画七人鉴定小组成员、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等职。 杨仁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 1983年4月,**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专家座谈会,正式成立了由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七位先生组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 巡回鉴定工作从1983年8月开始,直到1990年6月结束,历时8年。十年之后,出版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十卷,然后又择其精要出版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十四卷。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即收录于此二书之中。 杨仁恺作为从辽宁省博物馆抽调的鉴定专家,在早年至东北之后就承担了研究溥仪到东北后清宫散佚书画的收集鉴定工作。这个工作缘起还要早到1945年,是年溥仪在日本投降后,被迫从长春离开,在逃亡时从清宫旧藏的书画中遴选了最为精要的一批绘画随身携带,后来被拦截未果。不过在当时由于**乱,其中许多书画都散落到了民间。这些散落的历代绘画调查工作就落到了杨仁恺身上。1951年,杨老就在博物馆临时库房的废纸堆中发现了三卷《清明上河图》,其中一卷便是张择端所作,被学界公认为是目前所见最早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即今日收藏于北京故宫的那幅。可以说,从接到研究清宫散佚书画这项工作以来,杨老对清宫书画的鉴定和研究便贯穿了一生。 在80年代的巡回鉴定过程中,据谢辰生所记“因杨老是我国研究清宫散佚书画的专家,在整个鉴定期间,杨老凡是遇到清宫散佚的书画,他一定会在笔记中特别标注。”杨老对清宫散佚书画的研究贡献,最后都出版于《**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略考》之中。而作为清末娄东画派巨擘的王原祁,杨仁恺自然更是熟悉不过。 “〇” “〇〇” “?” 《中国书画鉴定笔记》出版于2015年,由杨仁恺巡回鉴定过程中60本的笔记资料整理而成。丛书顾问包括方闻、翁万戈、陈佩秋、傅申、谢辰生五人,其中既有艺术史学者、又有藏家,阵容可谓十分强大。 依《中国书画鉴定笔记》对照《图目》、《目录》所记,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为杨仁恺于1986年6月8日在上海朵云轩所见,当天,杨**记录过目书画64幅。又据杨老自述:“七人鉴定小组中,徐邦达自上海工作结束之后,实际就已经脱离小组,而启功、傅熹年两位,也不是每次每个地方都参加,不过谢稚柳、刘九庵和我基本走完了全程。”这说明,在朵云轩鉴定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时,鉴定小组则至少应有徐邦达、谢稚柳、刘九庵、杨仁恺四位以上在场。 又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杨仁恺自述:在鉴定工作过程中鉴定小组意见不和时,有争议者杨老会在笔记中标明“①”,“②”等标记,并附不同人之意见。而其中杨老自己之意见判断则多数直接在笔记中写出。参照《中国书画鉴定笔记》中记到: 并无“①”,“②”标记。这说明当时在场的书画小组成员,对王原祁此幅都持有一致的观点,并无不同意见。 另外十分有趣的是,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笔记》中,在鉴定过目过的作品旁,大部分不会标注,但是有的会添加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有“〇”、“〇〇”、“〇〇〇”、“?”等等,其中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条目旁就记录了“〇〇”的符号。这些符号意义究竟何指? 根据出版社的出版说明,这些符号都是杨仁恺在鉴定过程中注记的关于“单个作品个人的论断性意见和价值评判。”之后则没有具体说明。不过谢辰生在初版序言中提及了杨老的鉴定符号,透露出了一些内容: 杨老的这套鉴定笔记与已出版的《图目》相比,除了明确详细地将所见书画一一列举外,还进一步地细化对书画等级的分类和评价,将定为真迹的书画进一步分为极品、精品和一般真迹三类(文中用鉴定符号标出)。 依照谢辰生的说明,再结合《中国书画鉴定笔记》中符号分别对应的作品说明,则基本可以对杨仁恺之鉴定符号做出可能的如下推论: 1.未加任何鉴定符号说明可能为真迹中水平一般或较差,疑伪或部分作伪等情况的作品。(此类在《鉴定笔记》中占绝大部分) 2.“〇”可能多指「一般真迹」,即水平较好的真迹作品。 3.“〇〇”可能多指「真迹精品」,即水平很高的真迹佳品。(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即标注“〇〇”) 4.?”多指有问题、疑伪,或保留意见。 王原祁《仿董北苑春山图》并无“①”,“②”,说明当时在场的书画小组成员,对王原祁此幅都持有一致的观点,并无不同意见。而其旁所标注“〇〇”,则说明杨仁恺认为此画为王原祁水平很高的「真迹精品」。 通过《中国书画鉴定笔记》索引得知,杨仁恺在参与鉴定小组巡回鉴定过程中共寓目过近300件王原祁作品,再加之常年研究清宫散佚书画,又在辽宁省博物馆长期工作,杨老鉴定过的王原祁绘画绝不止此300幅。而其在上海朵云轩见过此幅《仿董北苑春山图》后,依然给出了“〇〇”的评价,这说明即使在见过如此众多的王原祁后,《仿董北苑春山图》仍可以让杨老“眼前一亮”。在杨老看来,《仿董北苑春山图》在王原祁浩瀚作品中的突出地位,自然便不言自明了。
生卒年:1642~1715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211
  • Lot 212
  • Lot 213
  • Lot 214
  • Lot 215
  • Lot 216
  • Lot 217
  • Lot 218
  • Lot 219
  • Lot 220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10,000,000
1,000,000
+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100,000
2,0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10,000
200,000
5,000 10,000
10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1,000
10,000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5,500,000 - 7,5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5,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开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
电话: 010-66089788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