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王广义 1992年作 大批判系列:雪碧 布面油画
北京 北京时间
2021年05月21日 开拍
拍品描述
作者 王广义(B.1957)
尺寸 149.5×120cm
创作年代 1992年作
出 版: 《王广义的艺术与思想:批评与访谈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年,P338
来 源:
香港汉雅轩画廊旧藏


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永乐拍卖现当代艺术部工作人员。

「我的《大批判》可能是在背景材料和“个体性话语”之间建立了一个误读和延异的陷阱。其实就艺术家而言,他的“个体性话语”的形成就是在不断设立陷阱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挖陷阱先于“个体性话语”,也可以说是干活先于思想,如果用德里达的话来说就是“写作先于思想”。」
——王广义

“85新潮”美术运动的开启促使中国涌现了一批先锋艺术家,他们积极吸纳欧美当代的前卫艺术,将西方现代哲学引领进中国大陆,试图解放60年代以来的艺术思想,以此重新开启中国艺术对当下人性、社会、世界的崭新思考。这批艺术家迅速吸纳中具备中国特色文化的政治符号,将其融入作品之中,以其与众不同和颠覆过往的艺术内涵迅速取得了国际艺术舞台的关注和认可。
而1984年刚刚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王广义也进入了这一场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艺术运动之中。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回望王广义的艺术经历,他始终坚持对世界发问,带着问题来创作,而非随波逐流在复杂的中西文化碰撞之中。从“后古典系列”和“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开始,王广义便被“文化精神”的命题深深吸引,尽管他的作品看似隐含了大量个人化、主观化的内容,但王广义更期盼展现的是在全球化浪潮下对古典、传统和过去文化的重新思考。
1990年开始的“大批判系列”无疑成为了王广义身上最浓墨重彩的艺术标签之一。伴随着90年代中国经济的迅速转向,大量的西方产品涌入这一新兴国家。“大批判系列”便是以此呼应来自西方消费文化中的视觉入侵,艺术家选择了文革时期的影象或标志,结合了西方现代消费商品标志,从而在中西文化元素的并置与冲击之下,营造出讽刺、诙谐但却具备戏剧张力的效果。
此幅创作于1992年《大批判系列:雪碧》是王广义该系列的最初奠基之作。远观犹如文革时期海报的视觉形式冲击,却在观者接近时以巨大的尺幅给予强烈的审美震撼。画中的一男一女穿着文革时期最常见的普通汗衫,手中持有“小红书”,面带微笑与希望地看向远方,手中高举的钢笔指向了右上方的“355ml”,即雪碧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罐装容量。这一白色标志与左下角的雪碧英文形成了视觉呼应。浓烈的红黄二色不仅是新中国的代表色,也成为了这一年代的主色调。这张海报还印着本应出现在商品条码上无序且混乱的钢印数字。王广义在这一作品中在此展现了西方消费文化与中国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后仍存留的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尖锐冲突。正如王广义所说,“在我看来,我在‘大批判系列’想表达的观点,就是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型态之间的敌对观念。”
王广义借助“大批判系列”的标志性讽刺风格成就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分支:政治波普,使其成为了“中国政治波普之父”,其以独具反思与批判性作品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现代历史上留下了自身的印记,不断地提醒大众对瞬息万变的文化环境进行审视。对于王广义而言,这或许便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必须行使的使命。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913
  • Lot 1914
  • Lot 1915
  • Lot 1916
  • Lot 1917
  • Lot 1919
  • Lot 1920
  • Lot 1921
  • Lot 1922
  • Lot 1923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00 - 2,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805室
电话: 8610 5925 0855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