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明 哥釉鬲式水盂
广东 北京时间
05月26日 下午5点30分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高:5.5cm 直径:5.6cm
来源:重要私人收藏
这件水丞是鬲式造型,在同类文房水器中并不常见。然而在南宋龙泉窑的产品中鬲式香炉以其文雅的造型和悦人的釉光历来受到青睐。据记载,存世罕少的鬲形器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陶鬲,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北宋年间由于徽宗皇帝提倡仿古复古,官窑瓷器中仿古器皿层出不穷,至南宋时期,文人好古成癖,崇尚朴素雅致,因此宋瓷官窑器型常见素器,并且大量仿烧古代的青铜器、陶器形制,其中鬲式造型备受推崇。
此鬲式水丞满釉支烧,因多次上釉的缘故,釉层凝厚,极其细腻滑润,精光内敛,釉面泛一层酥油光,有一种皮肤微微出汗的感觉。放大镜下,釉泡层层叠叠,聚沫攒珠。开片特征是,黑色线条长且相互连接,这应该是当时出窑开片涂抹上去的炭黑。“金丝”发黄褐色或浅黄色,这与在土中埋藏的时间长短,土中的铁渗进开片深浅有关,也与在空气中氧化的时间有关。
小可盈握,与其说是一件文房用具,亦是一件充满奇趣的玩物。它的器形相对较小,便于室内案头安放,为文人青睐,成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哥釉水丞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是异常难得的隽品。

哥窑至今还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亦是一段不朽的精彩传奇。“哥窑”的确切称谓,最早出现在明代曹昭成书于公元1387年的《格古要论》中:“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糙,色亦不好。”至于将哥窑与宋代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相提并论,并被后人冠以“宋代五大名窑”之名,则始于明晚期好古之徒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上面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明代起,便有学者论证哥窑产地,然而哥窑窑址迄今尚未能最终确定。而对于哥窑的始烧年代则有宋代和元代两说,近年学术研究多倾向于认为哥窑器为元代作品。尽管哥窑的产地与年代迷离不清,但丝毫不影响历代精英阶层对哥窑的喜爱和追求。明人鉴赏瓷器注重瓷釉表纹理的变化与色差,哥窑“金丝开片”的特点正好满足了精英阶层对居家清供、好古赏玩的想法,因此哥窑金丝开片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明清绘画中,如明代沈周《瓶中腊梅图》、清代蒋廷锡《瓶莲图》等。
入清以降,好古天子乾隆皇帝品鉴内府旧藏文物时对哥窑颇为推崇,在《清高宗御制诗集》中其曾对历代陶瓷赞咏诗共一百九十九首,其中赞咏哥窑为二十首。诗文之中流露出其对哥窑独特之珍爱。如《咏哥窑周素尊》“古质天然朴不华” (《御制诗四集》卷之五十)。哥窑并非以一色纯净而取悦士人,而是借助独特的物理效果独步古今。乾隆皇帝曾如此赋诗赞颂哥窑,正是反映了哥窑在艺术上追求质朴无华、淡雅自然,极易触动文人内心深处,从而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不可泯灭的精彩传奇。
2022年保利秋拍中,一件类似的哥釉文房器Lot5521明哥窑四方倭角小洗成交价为414万元。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500
1,00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10,000,000
2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600,000 - 1,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荣宝斋(深圳)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望海路1187号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三楼308荣宝斋(深圳)
电话: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