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13世纪 六臂大黑天唐卡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8月21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53.5*45.5cm
质地墨色:棉布矿物胶彩
内文:西藏
逆缘尽消顺缘成,成就师怙不二身
—十三世纪《六臂玛哈嘎拉唐卡》赏析
大黑天是印度梵语“玛哈嘎拉”的意译,又译为“救怙主”,藏语称“贡保”。原为香巴噶举的主要护法,此尊兼具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后萨迦(花教)贡噶索南得到传承,亦成萨迦之宝,为特别不共法门,是求财的智慧护法,亦是黄教格鲁巴主要的护法神。
以往所有的赏文几乎都是从佛教仪轨和艺术的角度解读,为使大家对六臂玛哈嘎拉这个藏传佛教最著名的护法更加了解,此篇赏文特从传说的视角,讲述此智慧护法与传承之因缘及功德,以期使大家对深度了解这张唐卡有所帮助。
一、玛哈嘎拉的来历传说
在西藏关于玛哈嘎拉来历的传说故事有不同版本,本文是根据香巴噶举的一部重要的经典《五部金法》,里面记录了梅竹巴告诉琼波朗觉六臂玛哈嘎拉的来历及传承来阐述的。琼波朗觉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高僧,曾三次前往印、尼等地求学,是香巴噶举的祖师,梅竹巴正是传给他玛哈嘎拉法的上师。
琼波朗觉因为西藏人民贫穷,障碍多,无法修持需时较长、较复杂的法,所以想请上师传一个能迅速发财、除障、修持一下就能马上显现成就的法。梅竹巴告诉琼波朗觉:“有一位护法,他会救度中阴身的恐惧,有能力降伏神、鬼和人。修此法门,名誉、财物及饮食这三者自然就能富足,还能消灭摧毁一切逆缘不顺,任何敌人或障碍都无法损害、障碍修这个法的人……”接着琼波朗觉问这个法的来源,梅竹巴就说了下面这个故事。
“久远劫前,阿弥陀佛座下有位菩萨,因觉六道轮回众生之苦,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若有一众生未得度则不成佛,如退道心,则自粉身碎骨。这位菩萨在普陀拉净土部分昼夜地行利益救度众生之事业,历经无数劫后,某日他以智慧神通观察,未得度之众生仍无量无边,失望之际,觉要度尽众生是不可能的,于是退了道心,毁犯他的誓言,此时他的身体、头颅立刻碎成千片。阿弥陀佛便予以加持,说道:‘大乘种姓之子呀!莫如此轻易放弃,要发比这远大的愿才行。’菩萨碎成千片之头颅,经佛加持成为十一面,此即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其千手代表一千个转轮圣王,千眼代表贤劫千佛。然而观世音菩萨心想,之前的愿都无法圆满,何况更大的愿?于是昏厥七天,清醒之后,他见末法时代众生短命、障碍多、受用少,人与人彼此伤害、不守信诺、违背三昧耶戒、团体内讧,所作所为皆如轮回众生在中阴身般受苦、恐惧,永远无法解脱。观音认为末法众生需要一种短暂修持而容易成就、自然消除障碍与敌人,名利、事物自然丰足、共与不共皆自然成就的法,立刻自心中显现蓝色的‘吽’字,‘吽’字化成‘玛哈嘎拉',玛哈嘎拉如牟尼宝般,可满末法众生的愿。此时大地震动,阿弥陀佛与诸佛显现,一同赞叹观音(玛哈嘎拉)所发之大愿,并给予祝福及加持,密续空行母亦出现予以灌顶,除原本之怀(怀爱)、诛(诛魔)之外,息(息灾)、增(增益〉之功德事业亦同时具足。为实现一切诸佛事业之功德,诸佛事业灌顶化现为夜叉、阎罗、鬼王、魔、鬼母等等,此化现亦助观音实现玛哈嘎拉之誓愿。若能依此如法修持,将会得到所有成就,若不能立即得到,亦能见到玛哈嘎拉,得其加持。”
二、玛哈嘎拉的传承
梅竹巴继续又告诉琼波朗觉这个法的传承:“佛涅盘后五百年,在印度一个大城市巴滇竹崩(龙树菩萨之住所)附近有三十一个城市,其中有个以制作乐器闻名的城市里,有位婆罗门之种姓,叫‘夏瓦日巴’(曾以供养佛陀乐器令佛欢喜而闻名)。他在一个名为‘舍哇刹’的坟场(注:今菩提迦耶附近,玛哈嘎拉洞圣地)闭关。某夜,空中发出极大之声响,夏瓦日巴一看,看到一位空行母手持铃杵,身上吊挂许多铃铛,瞪眼看着他,身边同时出现玛哈嘎拉。玛哈嘎拉对夏瓦日巴说:‘大乘种姓之子,你要修持我的仪轨,修我的法。’于是玛哈嘎拉直接传授仪轨给夏瓦日巴,夏瓦日巴立刻记录下此仪轨,度母、观音、金刚亥母亦同时出现,各自传授具法门给夏哇日巴(注:此即香巴噶举〈四本尊〉法门的由来)。我梅竹巴在龙树菩萨居住地跟夏瓦日巴学习大手印,接受大手印口诀教授的同时,我也一并获得此玛哈嘎拉法,我修玛哈嘎拉法二十一天便亲见玛哈嘎拉本尊。请你(琼波朗觉)也修此尊贵的玛哈嘎拉法,供朵玛、供香,要不断地修持,见黑鸟、黑狗与任何黑色动物皆不可伤害,要相信上师怙主无二无别。循此而修,即使于山中也会有人来供养你,不论任何上师(传法者)或弟子(受法者),如是修十三天或二十一天即可亲见玛哈嘎拉,心中有何愿望亦皆能实现。”
三、玛哈嘎拉身相的解读
六臂玛哈嘎拉身形矮胖,色蓝黑,代表护法的忠诚以及法身不变的本质,并具息灾及降伏的能力;一面三目(三目红圆而怒睁)代表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通彻了解;额头有一个红点,头发及脸上的胡须、眉毛成火焰状,意智慧之火。护法血口大张。发出如雷般愤怒的吼声,震醒一切众生,并震慑外道诸魔;嘴上有上下四颗獠牙,代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辩才无碍。红黄色的发上有无佛冠,亦现愤怒相而呈五骷髅头状,代表佛之五智。
护法身上系有骨做的小铃和各类的蛇。蛇共有八种,代表八大龙王。发上缠绕着蓝黑色蛇,耳上以白色蛇为环,颈部绕着红色蛇,另有一绿色大蛇由颈部垂至腹间,两手的大臂上绕着杂色蛇,腕部的蛇则为黄色,腰间以绿色布为腰带,腰带上有一白色蛇,脚上的蛇亦为白色。蛇类代表嗔心,最易起嗔心的蛇之所以以乖乖地缠在玛哈嘎拉身上,并不是被玛哈嘎拉的愤怒所慑伏,而是因为玛哈嘎拉的慈悲使蛇起不了嗔心。
护法的六臂代表六波罗蜜,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是以大威力带领六道众生前往阿弥陀佛净土,也就是六字大明咒的显现。右第一手持钺刀在前,置于左第一手所持盛满鲜血之头盖骨碗上方,分别表示能断烦恼、断魔种,以及能得大乐与证悟。右第二手持人骨念珠上举,表众生能闻其咒音而得度,念珠不停地数,众生便不断得度。右第三手摇动着手鼓,号召其他玛哈嘎拉及眷属与所有护法、空行。左第二手持三叉天杖上举,上有一骷髅头。左第三手持金刚钩锁,此绳索一端为半截之五股金刚杵,另一端为金刚钩,代表能钩摄远近一切有情,并系住破戒众生。
护法身穿虎皮裙、象皮披风及蛇皮带,分别象征降伏自身的贪念、慢心和嗔心,足踏象头神、日轮与莲花座。莲花座代表出污泥而不染,能远离娑婆不净,具世俗菩提心;其上有一平躺日轮,照亮一切暗处,摧破所有无明,表胜义菩提心。护法两脚踏着象鼻财神,代表降伏欲念并有控制财富的力量。护法的双足象征智慧与方便,左足立而右足向前踏出,表示正在进行护法事业。护法戴着五十一颗新鲜人头串成的项链,代表清净了五十一种习气与烦恼,并已超越菩萨的前五十一阶位而达等觉。身后倚檀香木而立,檀木上有熊熊烈火,此乃智慧火,不烧檀木而烧尽一切的烦恼障碍。
玛哈嘎拉身旁主要有五大护法,他们是“巴滇拉馍(吉祥天母)、切扎巴拉(药叉)、吉那米扎、扎格拉杂、读棍扎谢。
四、本唐卡的艺术特点
整幅唐卡用色以绛红色的沉稳暖色调为主,上色技法以平涂为主,色彩之间区分明显,画面沉稳大气、庄重肃穆,展现了西藏早期唐卡的设色传统,遵循了古印度佛教绘画的用色特点,突出神佛世界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出与西藏早期唐卡风格明显的承继关系,与晚期唐卡鲜艳明亮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造型上主尊及周围的尊像体态优美,造型大方,装饰繁缛,风格典雅。构图传统古拙,15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艺术流行时期,会在画面中突出中央主尊,将其他神灵如安置于棋盘上的规整棋格之中,这是印度及西藏早期唐卡流行的构图形式,但值得重点指出的是:此卡已经突破了规整的平面化棋格布局样式的限制,大胆的用智慧烈焰突出主尊的庄严伟岸。
13-14世纪时,萨迦派在元朝中央政权的强力支持下,其势力范围得到了迅猛扩张,西藏西部地区也受到了明显影响,藏西地区后期的雕塑和绘画上都能反映出萨迦派在14世纪前后对西藏西部宗教发展的深刻影响。另外,据学者考证,当时西藏西部周边的一些邦国曾将势力发展到藏西区域,而这些邦国对萨迦派极为崇奉。本唐卡主尊其稚朴的形象、粗短的身姿,明显汲取了尼泊尔早期唐卡绘画的艺术元素:神灵头部硕大,下巴尖削,眉眼上挑,五官集中,身躯壮硕而挺拔,四肢粗壮而有力,与萨迦寺壁画上的护法形象近乎一致,堪称是一幅具有极大艺术成就和宗教价值的唐卡珍品。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770
  • Lot 1771
  • Lot 1772
  • Lot 1773
  • Lot 1774
  • Lot 1775
  • Lot 1776
  • Lot 1777
  • Lot 1778
  • Lot 1779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200,000 - 1,8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2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中古陶(北京)拍卖行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17号京瑞大厦B座16A&B
电话: 010-87363969
邮编: 100122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