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唐寅(1470-1523) 晚翠图卷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9月12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引首:30×69 cm.约1.9平尺; 画芯:30.5×35.5 cm.约1.0平尺; 书法:30.5×86 cm.约2.4平尺; 题跋:30.5×244 cm.约6.7平尺
材质:纸本设色
形制:手卷
拍品详情:【释文】野亭题晚翠,笠屐识来登。腊尽松颜重,日斜山色凝。穿林下樵檐,隔树过渔灯。此景有真趣,欲图谁箇能。唐寅。 【款识】晚翠图。吴郡唐寅为惟盛高君写。 【钤印】南京解元(朱文)、唐伯虎(朱文)、南京解元(朱文)、吴趋(朱文) 【鉴藏印】一度为罗志希所藏(朱文)、志希图书(朱文)、韵湖藏弆(朱文)、通州李玉棻韵湖庚子后所收书画(朱文)、匋氏武荆(朱文)、荫北鉴藏(朱文)、定府珍藏(朱文)、真赏(朱文)、李均湖珍弆(朱文) 【题签】唐六如晚翠图。壶斋装成属题,光绪丁未(1907年)五月,汪洵。钤印:渊若(朱文) 【题跋】1.野亭题晚翠,笠履识来登。臈尽松颜重,日斜山色凝。穿林下蕉檐,隔树过渔灯。此景有真趣,欲图谁个能。唐寅。 南京解元(朱文长印); 2.白发山中客,优游不论名。杖黎云卧壑,残菊露浮英。岂羡春华丽,真怜晚翠明。簮缨荣亦别,歌壤乐余情。东海徐伯虬。钤印:徐氏子九(朱文)、紫之堂(朱文); 3.留图始识饴又老,白发朱衣坐篷岛。山中多献紫霜待,杖头独挂丹书稿。海岸几瘦日重光,寒暑相明春百芊。击壤尧民近见之。天保影中愿相保。寒泉山人伍余福。 寒泉子(白文)、伍寿中印(白文); 4.松竹蔼深翠,文加奈尔何。即看秋色晚,更觉归云多。细藓踈对树,高枝密挂萝。知非爱簪紱,栖迹向山阿。华阳山人皇甫冲。 华阳山人(白文)、皇父子浅(朱文); 5.白发何年隐,幽然三径姿。冰霜凛馀操,岩壑抱遐思。霞色明仙杖,春风引寿卮。舒长对榆气,宁更无情知。皇甫涍。 玄晏主园(朱文) 6.唐六如此卷墨气疏秀,不类常笔,而自非绘事家所能,仿佛其万一也。图名晚翠,更为雅逸,观其苍润淋漓,正如身在秋林万翠间也。其后题识皆一时吴中名士前辈,风流文采尽在卷头矣。云卿题。钤印:莫云卿印(白文); 7.唐子畏晚翠图,苍润蒙密,岚雾淋漓,宛有洪谷子北苑生遗法,雨窗披览,不觉青霞染衣袂矣。来凤主人幸秘惜之,王稺登书。钤印:登(朱文)、广长庵主(白文)。 【引首】晚翠。吴奕篆。钤印:延陵吴氏(白文)、续古堂印(白文)、影翠轩(朱文) 【说明】1.徐伯虬(明)、伍余福(明)、皇甫冲(明)、皇甫浠(明)、莫是龙(明)、王稺登(明)题跋,汪洵(清)题签条。 2.载铨、罗家伦递藏。 【作者简介】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江苏苏州人。幼年俊才,博雅多识,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工山水、花鸟、人物,诗文书画俱佳。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跋者简介】1.伍余福,字天赐。江西抚州临川人。明代中期笔记小说家、诗人、书法家。 生卒年月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十年前后在世。正统九年(1444)中举,授咸宁(今陕西西安)教谕,后升济南教授。明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官陕西按察佥事,再升副使,奉敕提督学政。退休后去世。 2.皇甫冲(1490-1558) ,明代诗人。字子俊。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皇甫冲的诗歌能较多地接触社会现实问题。他在《袁抑之黄门防秋师还》诗中揭露明朝军队将领的腐败,他们御敌无方,致使"烽火夜照蓬莱宫,黎民半死长安陌"。士兵多已亡散,而“元戎尚拥娇娥眠”。 3.莫是龙(1537-1587),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字云卿,后以字行,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玉关山人、虚舟子等。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莫如忠长子。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 4.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号松坛道士,苏州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明朝后期文学家、书法家。少有才名,长益骏发,名满吴会。嘉靖年间,两度游学京师,客大学士袁炜家。万历二十二年,与陆弼,魏学礼等召修国史。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病逝,享年七十七岁。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等作品。擅长书法,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有名作《黄浦夜泊》存世。 5.汪洵(?-1915)字子渊,号渊若,原名学瀚,字渊若,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进士,授编修。书法摹颜真卿,得其神骨,又参以他帖而变化之,工力甚深。兼精篆、隶,古朴。尤工小篆。少时喜刻印,非旧友不知。所用印皆自作。工花卉、草虫,秀逸可爱,惟不轻动笔,鲜有知其能画者。暮年鬻书沪上二十年。 6.吴奕(1472-1519),字嗣业,号茶香居士,吴宽从子。是继吴宽之后延陵吴氏家族又一位活跃于吴中的文人。《延陵族谱》称其“善书,笔法类文定公。 【藏家简介】1.爱新觉罗·载铨(1794-1854),清朝宗室大臣,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帝玄孙、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曾孙,爱新觉罗·绵恩孙,爱新觉罗·奕绍长子。初封二等辅国将军,三进封辅国公,授御前大臣、工部尚书、步军统领,袭封定郡王。道光末年,受顾命大臣。咸丰帝即位,益加用事。咸丰二年六月,给事中袁甲三疏劾。 2.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祖籍浙江绍兴柯桥钱清镇江墅村,生于江西进贤。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3.李玉棻[清],字真木,号均湖、韵湖,河北通县人。自谓每逍遥于古肆,讨论于老成,尝就景其浚、曾协均、僧明基三家秘籍,以及平日所见,辑《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 4.杨荫北,晚清民国著名收藏家,江苏无锡人,住北京。 即看秋色晚 更觉归云多 ——唐寅 《晚翠图卷》赏析 文/刘金库(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初观此卷,为唐伯虎的“诗书画”三位一体的任性所打动。画是唐伯虎任性的画,诗是唐伯虎的任性诗,书法也是唐伯虎的率性而为。如此率性天真的书画作品集于一卷,十分难得一见。 唐寅曾题《摹古册》 云:“暇日辄意所记,图为一册,共得一十余帧。不知古人胜我,我胜前人?”即使是摹古,也把自己放在古人之上,绝不肯走酷肖的形似旧路,这种尝试带来笔法、字法及章法上各种出其不意的自由变化,也凸显了“诗书画”一体的任情任性、突出自我的风格特征。 一、本卷的鉴藏经过 此卷画正是因为有吴奕的引首题写“晚翠”二字而得名。引首是吴奕篆书“晚翠”二个大字,落款“吴奕篆。”前钤“影翠轩”(朱文长印),后钤“延陵吴氏”(白文)、“续古堂印”(白文)印二方。 吴奕,字嗣业,号茶香居士,吴宽从子。是继吴宽之后延陵吴氏家族又一位活跃于吴中的文人。《延陵族谱》称其“善书,笔法类文定公。”蔡羽《落魄公子传》中也说,吴奕“读书医俗”,“善文定公书”。时与邵宝、徐祯卿、祝允明等人均有交往。清人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提到的“东庄十友”,即有吴奕、陈道复、王守、王宠等。吴宽在世时,对吴奕关爱有加,连来客都不忘问候。 “延陵吴氏”一印,正是吴奕的出生地,即延陵县,在今江苏丹阳西南一带。吴奕(1472-1519),字嗣业,号茶香居士,江苏镇江人。吴宽之侄。工书能诗。吴宽,字原博,人称匏庵先生,成化壬辰(1472年)会试及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工书,是“吴门书派”的领军人物。 全图绘巨嶂在雾中隐去,山脚下苍松秋树掩映,一高士缓步从山嶂中走出来。观看着前面的山川飞瀑,桂树依稀,仿佛听到流水淙淙的声音。高士双手紧抱,目光凝神,以一棵桂花树来点明本卷画作的主题:晚翠。后有落款“晚翠图,吴郡唐寅为惟盛高君写。”后钤“南京解元”(朱文长印)下有收藏印“一度为罗志希所藏”(朱文长印)、“韻湖藏恭”(朱文)、“陶氏虚彬”(朱文)、“定府珍藏”(朱文)数印。 唐寅“诗书画”合一的作品《落霞孤鹜图轴》,字体笔法并没有过多奇笔怪姿,书风却极好地与画诗相结合,墨色的浓淡变化轻松自然,甚至出现枯笔之处。与画的题材、诗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为自己的坎坷遭遇而鸣不平的情感,整件作品流畅生动、情趣盎然。他学赵书并非是对赵书的模仿,而是不为法度所拘束,信手随意写来。唐伯虎这种随意、率意、尚意,恰恰使得他的书法呈现出与当时其他书家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流露出千人一面的馆阁体之外的独特面貌。 唐寅自己的题跋:“野亭题晚翠,笠履识来登。臈尽松颜重,日斜山色凝。穿林下蕉檐,隔树过渔灯。此景有真趣,欲图谁个能。唐寅。”下钤“南京解元”(朱文长印)收藏印有“志希图书”(朱文)、“通州李玉棻韵湖庚子后所考书画”(朱文长印)和本卷的卷后有“李均湖珍藏”(朱文长印)一方。画前有“籁竹鉴藏”(朱文)、“均湖珍藏”(朱文)、“口庐”(朱文)等数方收藏印。 据考证,李玉棻约生于1842-1843年,卒于1904-1906年间,李玉棻,字真木,一作贞蕤,亦号均湖、韵湖、瓠、蕴壶,自称虹月传师。室名傅鉴室、退馆、欧钵罗室,颜所居曰“传鉴堂”,又曰“褪馆”“瓯钵罗室”。幼耽书画,为著名鉴赏家,著有《瓯罗室书画过目考》。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人,辑《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始于同治四年(1865),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书。他的收藏印,如“通州李韵湖藏”“通州李均湖审定真迹”“鸥钵罗室珍秘”等,这些印章属于清末收藏家李玉棻。 “志希图书”(朱文)是罗志希的收藏印,罗志希即罗家伦(1897-1969),蔡元培大弟子,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罗家伦,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一生著述颇多,然其主要精力在于文化教育,对于青年人的人格培养尤其关注。其著作有《新民族观》《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科学与玄学》《逝者如斯集》《疾风》《耕罢集》《西北行吟》等。罗家伦于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受教于蔡元培、陈独秀等。在校期间,与傅斯年等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与《新青年》齐名。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亲笔起草了《五四运动宣言》(即《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1919年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以“毅”的笔名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五四运动”后游学欧美七年,专治历史和哲学。回国后参加北伐。1928年8月,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时年30岁的罗家伦成为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罗家伦虽在清华时间不长,但在任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将清华大学由留美预备学校转变成一所高水平的国立大学,对清华大学的发展建树甚伟。尤其在人才问题上,敢于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清华大学黄金时代的学术大师们,大多是他亲自聘请来的;国学大师钱钟书、历史学家吴晗报考清华大学严重偏科,也是他破格录取的。1932年罗家伦就任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之职,直至1941年,共任职十年。南京大学今天的校训“诚、朴、雄、伟”,就是由罗家伦所提出。期间充实研究图书器材,又广为延揽人才担任教授,使国立中央大学成为当时中国学科最多、规模最大的学校。 徐子久的题跋:“白发山中客,优游不论名。杖黎云卧壑,飱菊露浮黄。岂羡春华丽,怜晚翠明簪。荣亦别欹壤,乐余情。东海徐伯虬。”后钤“徐氏子久”(白文)、“紫之堂”(朱文)。 徐伯虬,字子久,生卒年不详。他是与皇甫冲、王谷祥同时代人,并与他们二人关系密切。 后接伍寿中的题跋:“留图始识饴又老,白发朱衣坐篷岛。山中多献紫霜待,杖头独挂丹书稿。海岸几瘦日重光,寒暑相明春百芊。击壤尧民近见之。天保影中願相保。寒泉山人伍馀福。”后钤“寒泉子”(白文)、“伍寿中印”(白文) 伍寿中,也是晚明的一位文人,他的生平不详。 再后接皇甫冲题跋:“松竹蔼深翠,文加奈尔何。即看秋色晚,更觉归云多。细藓踈对树,高枝密挂萝。知非爱簪紱,栖迹向山阿。华阳山人皇甫冲。”后钤“华阳山人”(白文)、“皇父子浅”(朱文)二印。 皇甫冲(1490-1558),字子俊,江苏苏州人。官礼部主事、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谪广平通判。旋移南京刑部主事、进员外郎,迁浙江按察佥事。善骑射,好谈兵,好工诗,负才名。著《皇甫华阳集》。 后接皇甫涍的题跋:“白发何年隐,幽然三径姿。冰霜凛馀操,岩壑抱遐思。霞色明仙杖,春风引寿卮。舒长对榆气,宁更无情知。皇甫涍。”后钤“玄晏主园”(朱文) 皇甫涍(1497-1546),明诗文家。字子安,号少玄,长洲(今苏州)人。苏州府诸生。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工部主事,改礼部主事。历任仪制员外郎、主客郎中、右春坊司直兼翰林院检讨。谪广平通判,以后又任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迁浙江佥事。未及三月,坐南计论黜,未及赴调,卒。涍好学不倦,工于诗,有才名。与兄皇甫冲及弟皇甫汸、皇甫濂,皆有才名,时称皇甫四杰。其后同里人张凤翼、燕翼、献翼并负才名,吴人因有“前有四杰,后有三张”之语。《明史》有其传。著有《春秋书法纪原》、《续高士传》、《皇甫少玄集》、《皇甫少玄外集》等。 活跃于明嘉靖年间苏州地区的皇甫冲、皇甫淳、皇甫滂、皇甫濂四兄弟。与皇甫冲(字子浚)、皇甫涍(字子安)、皇甫汸(1504-1583)皇甫濂(字子约)为四兄弟,人称“皇甫四杰”。时吴人有云:“前有四皇,后有三张。”汸和易,近声色,好狎游。于兄弟中最老寿,年八十乃卒。 后接莫雲卿题跋:“唐六如此卷,墨气踈秀,不类常笔,而自非绘事家所能仿佛其万一也。图名晚翠,更为雅逸。观其苍润淋漓,正如身在秋林万翠间也。其后题识,皆一时吴中名士,前辈风流文采尽在卷头矣。雲卿题。”后钤“莫雲卿印”(白文)。 莫雲卿,就是莫是龙(1537-1588)字云卿。 莫是龙(1537-1578),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后以字行,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工诗古文辞。书法锺、王及米,小楷精工,过于婉媚,行草豪逸有大家风度。莫是龙因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故后以字行,称莫云卿,后又更字廷韩,号少江、后明、秋水、莫伯子、碧山樵、贞一道人等。 莫云卿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其父莫如忠,字子良,一五三八年考中进士,曾任贵州提学副使,浙江布政使,莫如忠亦擅书法,尤善草书。据《松江志》“如忠书法以二王为宗,书势若龙蟠虎卧”,王世贞《艺苑卮言》亦评曰:“如忠行草,风骨朗朗,亦善署书。” 莫云卿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八岁读书,出口成诵,目下数行,十岁即能属文,有“圣童”之称。嘉靖二十九年补郡博士弟子员,后就一直宦场失意,虽曾四上京都赴考,都失卷落第,而以布衣终其一生 莫是龙一生以书画自给,寄情于山水,托意于丹青,十六岁时作《秋山无尽图卷》并题日:“每登名山,常恩作画,竟未可得,今日张伯起从舟中游新江,遥望山川嶔秀。岩壑幽奇,因展箧中所藏黄大痴《秋山无尽图》把玩。心境顿开,颇合吾意,参其法度,遂为作之。” 除山水之外,莫是龙尤喜诗文词赋,尝与乡里同好举结诗社以自娱,如鸳峰诗社、青溪诗社,相与唱和,终日以书画自娱,尝自谓:“余生平雅好书画,壮年精力半疲于此,虽未便诸古人,然当其得趣。”(见《石渠宝笈续编》)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在他的《笔麈》中可以看出他远避名利喧嚣之地,而喜倘佯于山川岑寂之间,他认为“人生最乐事,无如寒夜读书,拥炉秉烛,兀然孤寂清思,彻人肌骨,坐久性以一瓯茗,神气益佳,尔时闻童子鼻息,足当数部鼓吹,或风生竹树间,山鸟忽啭,倦魔都尽,往往徘徊达曙,强就枕席,晚凉箕踞,临池数酌。” 后接王穉登题跋:“唐子畏晚翠图,苍润蒙密,岚雾淋漓,宛有洪谷子、北苑生遗法。雨窗披览,不觉青霞染衣袂矣。来凤主人幸秘惜之。王穉登敬书。”后钤“登”(朱文)、“广长闇主”(白文)二印。 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百谷,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广长闇主、松坛道人、松坛道士、长生馆主、解嘲客卿。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移居吴门。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十岁能诗,长益骏发,名满吴会。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北京,在袁炜家任记室,辑《燕市集》。四十五年(1566)访慈溪、宁波,归著《客越志》。隆庆元年(1567)再至京师,辑《燕市后集》。万历十四年(1586)曾与汪道昆、王世贞、屠隆、汪道贯、汪道会等在杭州共举“南屏社”。吴中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穉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主词翰之席三十余年。同时期山人布也以诗名者十数,而穉登为最。万历二十二年(1594)与陆弼,魏学礼等被召参与御史。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云:“穉登妙于书与篆、隶。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游居录》谓其“隶书遒古,大胜真、草。”王世贞云:“百谷出入淳父,公瑕,而加尖峭。”周之士谓其“百谷瘦而不露骨。”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 二、本卷的艺术价值 细观此卷,是唐伯虎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长卷,十分少见。先说他的诗,本卷上有唐伯虎的自题诗:野亭题晚翠,笠履识来登。臈尽松颜重,日斜山色凝。穿林下蕉檐,隔树过渔灯。此景有真趣,欲图谁个能。 首先读唐寅的诗,在明代的地位非同一般,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诗中杜甫的美誉。唐寅一生坎坷,用诗言志,用诗悲唱。他以绮丽的语言书写了生命寂寥的感伤,记录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与奋进的过程。他的诗真实地袒露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隐隐传出梦醒之后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唐寅的人生追求渗透了一位末世士子的失意与感伤、无奈与落寞,其诗歌创作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桀骜不驯的江南才子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怀疑与否定,以及其对新的价值实现的个性追求。  在本卷中的诗句:野亭题晚翠,笠履识来登。臈尽松颜重,日斜山色凝。这首诗直接承袭唐代的诗意:古柏每怜含晚翠,枯荄渐觉换春华。唐寅在画中以松树来映照晚翠,以示人生的晚年,苦尽人间多是梦的感觉。无论是什么样的笔法,直抒胸意,直抒内心的苦闷才是文人画家的真正追求。 本卷唐寅诗文的后半段:穿林下蕉檐,隔树过渔灯。此景有真趣,欲图谁个能。他将人生苦短的人间生活、短暂的快乐,写在诗文里,画在画里,有如唐代诗文扡描绘的那样:野亭临水曲,裁树半垂杨。戴胜鸣阴雨,鸬鹚下晚塘。眼前的真实、现实中的现实,一切中的一切,无非只有短暂的快乐,把这人生的短暂快乐,写在诗里,画在画里,与后世读画人共同欣赏,这才是共鸣的真理所在。 其次看唐寅的书法,适性而已。本卷上的唐寅的书法才是性情放纵的真谛。笔墨之外求真情,性情之中求永恒。唐寅在《画谱卷》的题记中说,“予弃经生业,乃讬之丹青自娱”,并明确表示“寄兴寓情,更求诸笔墨之外”。故其创作看似漫不经意,实则大胆书写,即使出现了败笔也不会过多在意,祝允明就曾评价道:“每览足下诗笔,必兴触此意。”并说:“当其妙解,超然冥合,乃复以为业无大小,神适斯贵。是诚可以陶写浩素,我心获兮。”“神适斯贵”,以神适作为创作的主旨,这就已经突破了摹古、拟古的藩篱。 唐寅的书法虽源自于元代的赵孟頫,但又能在赵字的基础之上,大加拓阀,无拘无束。文从简在题《唐解元晚翠图卷》中云 :“六如先生书法,少宗唐宋,故运笔精奇,然未免痕迹尚存。”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 中对唐寅学赵的不足做了很好的总结:“唐解元自赵出,而逼近院体,姿重骨弱故也。”后代人对唐寅书法所指出的问题即是过于秀媚,缺少变化和气魄,在过于迅捷流畅的笔势中缺乏筋骨之力,使笔画产生失控打滑、浮浅平滑、飘浮空怯等弊病;在运笔上点画二端的表现方面,则指出其字太固定刻板地讲求逆入回收、藏头护尾,导致点画的势能受到裏束,产生拘谨和局促的不足。 然而,这正是后人对唐伯虎的误解,如同唐伯虎点秋香一样,唐伯虎哪里点过秋香,那是祝允明干的事。真正懂得唐寅的是曾国藩。曾氏提出以乾、坤二卦来喻书法,他说唐寅:“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也就是讲,帖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飘逸之美、潇洒之美、妍媚之美,而碑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质朴之美、刚健之美、雄强豪放之美。 最后再看唐寅的绘画。在本卷中,仿佛能够看到唐寅的用心良苦: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绝缨不见偷香橼,堕溷翻成逐臭夫。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晚翠,如同松柏一样,经历的风霜、经历的雨雪等等人生经历的坎坷,何尝不是松柏的晚翠。 唐寅绘画的意义,在本卷中所体现的是他的中年得意之笔。 唐寅以情感入画,颇有同病相怜的身世之感。画中高士全用白描,不设色,描绘了一位高士独立于平坡,神情忧伤,若有所思。人物画法风格略写意,时作顿笔,更加流利洒脱。唐寅诗画结合,以书法入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作写意一路,意趣悠然而生,具有秀逸清爽的艺术风貌。 唐寅的绘画风格,唐寅通过祝枝山拜见了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沈周,早期的绘画得益于“明四家”之一的沈周。这在本卷的远山画法中比较明确肯定。后来沈周推荐唐寅跟随当时的苏州名家周臣学画,这在作品既体现出南宋院体画刚劲挺健的斧劈皴技法,又和谐的融入了文人画线条飘逸的特征,画面中既有南宋水墨苍劲的骨力,行笔中又见线条舞动的空灵与飘逸,整个画面滋润明洁,书卷气十足,让我们在感受雄浑之气的同时,体味到唐寅俊逸潇洒的绘画风格。在本卷中,诗情画意正是画家惆怅满怀,寄情山水的真实写照。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取消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2,200,000 - 2,6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2,2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中纺大厦8层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