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14-15世纪尼泊尔铜鎏金嵌宝石帝释天像
四川 北京时间
2021年10月13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年代:14-15世纪 尺寸:高约13.4cm,宽约8.5cm 风格:尼泊尔 质地:铜鎏金、嵌宝石 来源: 1、欧洲私人收藏 2、Sothebys Indian, Himalayan & Southeast Asian Works of Art,2020.9.22,Lot:321 著录: 1、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1374;https://www.himalayanart.org/items/13748。 参阅: 1、Schroeder《Indo-Tibetan Bronzes》,第362页,图97B、97C; 2、Chow F.,“Arts from the Rooftop of Asia:Tibet,Nepal,Kashmir”,1971年,编号13; 3、Pratapaditya Pal 《Art of Nepal》,59页。 4、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Lot 6676,12世纪帝释天,成交价:RMB 13,110,000; 5、广州华艺2017年秋拍,Lot 1037,14世纪帝释天与明妃像,成交价:RMB 5,520,000; 6、纽约佳士得2015春拍,Lot 0011,14/15世纪鎏因陀罗坐像,成交价:RMB 2,435,529。 鉴赏: 帝释天曾为吠陀经中最重要的神明,在古印度的神话当中,位于首位,不过之后渐渐被毗湿奴、梵天与湿婆神给取代,梵文音译为「释提桓因陀罗」,意译则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帝释天,亦作「帝释」、「释天」、「天帝」等,原为印度教的神明,后来渐渐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在佛教信仰当中,认为祂是忉利天之主,座骑为六牙白象,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也是四大天王及地居的天、龙夜叉伞兵的统摄者。根据《大智度论》的记载,帝释天原本是摩伽陀国的婆罗门,生性乐善好施,死后则成为忉利的天主,祂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例如佛陀在树下修道时,若有邪魔扰其禅思,帝释天即吹响贝螺,护卫佛陀;而当佛陀涅盘时,帝释天又再显身,念诵颂诗,并保护佛陀的舍利。 此尊帝释天为典型尼泊尔14-15世纪的佳作,姿态闲适,头戴华丽的宽沿宝冠并镶珠宝,发丝卷曲微露于冠下,冠旁两侧还有如花般的配饰,扇叶形耳结夸张而有层次,向上翻卷的缯带轻柔、飘逸。面目安详和蔼,五官清晰秀美,额上有平视的第三只眼。细眉与鼻梁连成一线,三眼微睁,面润嘴扬,神态恬静且舒惬自得,耳挂圆形耳环,胸配、璎珞项链,臂戴菱形嵌宝石臂钏,显得华贵非凡,但又不失典雅之气,上身袒露且有一连珠纹饰自左肩流泄而下。宽肩细腰,手臂壮硕,右手于胸前结予愿印,双肩后攀升盛开如夏日般的莲花,左侧肩花上承托金刚杵,象征祂掌管雷电与战斗的神职,摧破一切诸邪外道,这是帝释天的身份标识。左手撑于身侧,下着贴体帛裙,双脚游戏坐,姿态舒展。 此尊造像由红铜铸造,通体鎏金,身躯结构的比例完美,姿态自然而不矫揉造作,除了反映出尼泊尔造像的写实技巧之外,同时也表现出尼泊尔艺术追求的人体自然和谐的理念,让帝释天自在安然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众人眼前。帝释天这一题材的造像并不多见,且多以尼泊尔风格为主,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15世纪帝释天(图一),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的16世纪帝释天(图二),英国D.A.Latchford收藏的16世纪帝释天(图三),美国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的16世纪帝释天(图四)。本件拍品与这四尊馆藏作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为十分罕见和珍贵的尼泊尔造像佳作!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1
  • Lot 12
  • Lot 13
  • Lot 14
  • Lot 15
  • Lot 16
  • Lot 17
  • Lot 18
  • Lot 19
  • Lot 20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1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9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无  买家佣金: 0.00%

拍卖公司

成都崇古尚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199号3号楼2001室
电话: 400-966-2988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