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傅抱石(1904~1965) 1948年作 水阁围棋 立轴 设色纸本
广东 北京时间
2021年03月31日 开拍
拍品描述
作者 傅抱石(1904~1965)
尺寸 113×39cm
创作年代 1948年作
出版: 1.《傅抱石画集》P34,台湾中华书画出版社,1980年。 2.《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3》p1403,故宫出版社出版,2014年。 著录: 1.《傅抱石年谱》P134,叶宗镐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傅抱石年谱(增订本)》P216,叶宗镐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2月。 钤印:抱石之印、往往醉后 题识:戊子九秋,傅抱石金陵讲舍写。
借古开今 踪迹大化
—傅抱石《水阁围棋》
傅抱石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说:“我比较富于史的癖嗜,通史固喜欢读,与我所学无关的专史也喜欢读,我对于美术史、画史的研究,总不感觉疲倦,也许是这‘癖’的作用。因此,我的画笔之大,往往保存着浓厚的史味。”抱石先生潜心于艺,尤邃于金石之学,于绘事在轻重之际,古人气韵之气有微解,故能豪放不羁。特别是在金刚坡时期,在创作中完成了壮阔雄浑、如梦如幻的风格成型。
此件《水阁围棋》成于1948年,时傅抱石从金刚坡复员返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执教已一年有余。相比金刚坡时期的浑厚沧古,此时傅抱石用笔更显松动,画面气息清新,行笔皆简洁明快而又轻松潇洒,设色亦洗去厚重而更见澄明。简约勾勒的线条、层叠多彩的晕染取代了“抱石皴”山水遒劲苍茫的皴擦,看来似率意为之,整体效果却未因此呈现松散,反而增添了朴实无华的韵味,无须苦吟推敲却见神韵,由此反映出画中主人的恬淡冲和。用笔自是傅氏一贯作风,洒落豪宕又法度谨严。
《水阁围棋》作一溪畔草庐,流水莲叶环绕,柳荫梧桐掩映,简约冲淡。庐中有高古之士凭栏倚望,眉宇之间隐隐有傲岸不羁之态。又有二人据案而坐,落子对弈,容抛俗虑。依水湄,傍绿柳,庐内棋局,拈子斟酌,黑白纵横,一片心机贯注于棋枰的方寸天地间。水阁下潺潺细流,微微作响,世俗烦忧皆随之消逝。屋外水响风动,鸟鸣虫声,似都不进这草庐之中,只有高士心胸坦荡于物外的淡然与澄明与二人于棋枰这方天地间捉对厮杀,此即《对弈图》所谱画外之音。
傅抱石不仅是国画大师,亦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经常以古诗古韵入画。傅抱石曾论及其创作题材之来源,以人之诗境入画以营造画史上美的故实,以此为灵感形成傅抱石画意的高古奇崛。本图是绘画的传统题材,据《佩文斋书画谱》记载,东晋顾恺之就已经画过,不过图已无存。傅抱石擅写历史人物,惟对奕题材却较少见其笔下。此幅将水阁置于溪畔柳荫之中,从而表达了傅抱石于纷乱的时局紧张生活之中,祈求和平之愿望。略显轻松的画面处理也凸显出移居南京中央大学之后傅抱石心态之变迁。傅抱石擅长据古立意,或从中汲取灵感,抓住古典精神实之质进行艺术再创造。
傅抱石“对弈”题材最早见于1943年,另有金刚坡时期几件同题材作品构图均与本幅接近。沈左尧先生曾研究傅抱石同题材1944年本,称画中对奕者可能是苏东坡与黄庭坚,佛印和尚在傍观战。时战火纷飞,环境困逼,终日为生计操劳,既无力扭转眼前时局,遂将对理想境界之渴求寄托于笔下画境中,而这种抽离现实的取态也是画家“清者自清”自我期许的心理投射。本幅虽未明示人物身份,从题材、布局、处理手法上,或可窥见两画在创作上演变发展之关系。唯此件《水阁围棋》成于金刚坡后一段难得安逸的时期,体现在画中,化为清流而接古木,林木蓊郁森森,房舍掩映于水瀑树林间,知己三两,容抛俗虑,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随手拈来即成佳品,机杼别出,故大有可观。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0061
  • Lot 0062
  • Lot 0063
  • Lot 0064
  • Lot 0065
  • Lot 0066
  • Lot 0067
  • Lot 0068
  • Lot 0069
  • Lot 0070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0,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电话: 020-87306608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