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周鲠生(1889-1971) 《外交史》等手稿109页
北京 北京时间
2020年10月16日 开拍
拍品描述
质地:镜片?水墨纸本?
形式:22×14.5 cm.?8 5/8×5 3/4 in.?约0.3平尺
尺寸:说明:周鲠生(1889-1971),湖南长沙人。国际法学家、教育家,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的四位顾问之一。获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及巴黎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国立北京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国立武汉大学教授及校务长。1939年赴美国讲学。回国后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兼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等职。周鲠生(1889年3月6日—1971年4月20日),又名周览,汉族,湖南长沙府长沙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法学家、外交史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的四位顾问之一。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后留学英法,获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及巴黎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国立北京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国立武汉大学教授及校务长。1939年赴美国讲学。回国后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兼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在武汉大学从事学术活动,因严厉批判李顿调查团的报告书而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著作有《国际法大纲》、《近代欧洲政治史》、《不平等条约十讲》等。

注:附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近代欧洲外交史》
出版: “中国国际法之父”周鲠生《外交史》手稿首度现身拍场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周先生都很重视。重要的外交文件,非经周先生提意见,周总理是不批发的。”
——法学家李浩培
??“中国国际法之父”周鲠生《外交史》手稿将于10月份亮相华艺国际北京首拍。手稿尘封近百年,首度现身,周鲠生不仅是“中国国际法之父”,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史学奠基人。这批珍贵文献共计109纸,记录了周鲠生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外交关系的洞察与辨析,进而探寻近代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1954年,时年65岁的周鲠生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四位起草顾问之一。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说:“周鲠生对这次《宪法》的制定,出谋划策,解释说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周鲠生不仅是新中国《宪法》的顾问,更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领路人”。法学家李浩培这样评价周鲠生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关系:“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周先生都很重视。重要的外交文件,非经周先生提意见,周总理是不批发的。”
??在新中国成立前,周鲠生就开始参与研究、制定多项关乎外交、国际法的重要文件、工作。1949年2月,为准备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定下“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面对美国及西方世界的封锁,在外交上面临巨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从建国第一天起如何与别国建立外交关系——所以,用什么英文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传递信息变得格外重要。最终,周鲠生审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文国名为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向世界准确传递了新中国的政体与国体性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什么名义命名我们的军队成为一个紧急的外交问题——最终,周鲠生建议使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称赴朝作战——准确传达了我们“边打边谈”努力争取和平的愿望,不仅为我国的外交斗争赢得了空间,更为新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整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带领下,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当时美国正对中国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周恩来审时度势,为中国代表团制定了战略总方针:在妥协中坚持原则,在和解中达到目的——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现实可行的战略方案。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有周鲠生的几个重要建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与主权完整”、“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最终,周恩来总理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树立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这次外交会议赢得了亚非国家的极大同情与支持,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
??1889年周鲠生出生于湖南一个贫寒的教书匠家庭,13岁考取秀才,“神童周览”(周鲠生原名周览)一时传为佳话;凭借过人的天赋,17岁即获得清政府公费留学资格,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后前往英国与法国,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和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作为清末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文人志士之一,周鲠生辗转在当时最强大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学习,他的学问与亲身经历,使其成为当时在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法学方面的佼佼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导的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国际关系波谲云诡。与国际关系紧密相联的是各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民族的兴衰和国际法则的更替。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世界秩序的变化,而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直接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
??“弱国无外交”成为中国人在这次事件中最为痛心的一个结论。正是在这个时期,周鲠生写下了《外交史》手稿,考察、辨析欧洲各国外交关系的变化,背后是对近代欧洲民主政体及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究。《外交史》手稿没有完整出版,但它的论述,却初步建立起中国知识界最早关于国际关系、外交史、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研究的方法论。
??正是沿着《外交史》手稿,周鲠生在20年代撰写出两部重要著作《近代欧洲政治史》(收录《外交史》手稿核心内容)《近代欧洲外交史》(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对近代以来欧洲国家民主政体及外交关系形成的原因、事件及结果等做出深刻的分析,成为探究欧洲外交史、政治史及国际法最早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1年,周鲠生获取博士学位后回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法治经济部主任。从20年代起,他开始投身于教育事业,先后为国立中山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建作出巨大贡献,并于1945年及建国后担任武汉大学校长——在建国前使得武汉大学成为“文、法、理、工、农、医”国立综合大学,至今这六个大字雕刻在学校的牌坊之上,成为武汉大学的精神地标。
??周鲠生说过一句话:“主权是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和对外事物的最高权力。”他一生为此而努力,在其生活过的两个时代——中华民国和新中国,都对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皇皇60万字巨著《国际法》,更是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使传统国际法发生了质的变化。
??2019年,在周鲠生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上,时任外交部法律司司长徐宏在致辞中说:“周鲠生先生以赤诚的报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际法学人。改革开放40年来……在周鲠生先生的崇高品格和学识修养感召下,我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懂外交、精通国际法的优秀才俊,以法律武器捍卫国家利益。”
??回望泛黄的《外交史》手稿,那不仅是100年前一位学者对国际法、外交史的研究,更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缩影——周鲠生穷尽一生,以实现这一世纪之愿。100年后,世界风云再起,《外交史》手稿愈发珍贵。
??百年沧桑,斯人已逝;唯有志念,砥砺前行。

『中国国际法之父』周鲠生—《外交史》等手稿109页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2,000,000 - 3,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8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