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2001 赵无极 1921~2013 16.12.2001
北京 北京时间
2020年10月15日 开拍
拍品描述
146*114cm 布面油画 签名:无极 ZAO; ZAO WOU-KI 16.12.2001(背面) 展览
1.梦的本源——赵无极专展,舍农索城堡,法国,2002;
2.冬季回顾展,Taidehalli 美术馆,赫尔辛基,芬兰,2003;
3.赵无极回顾展,普利斯通美术馆,东京,日本,2005。

在对西方抽象油画语言东方性的探索中,赵无极是当之无愧的蜚声世界美术界的华人抽象艺术大家,他所探寻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的“抽象方式”,成功将西方的抽象艺术融入到东方的意象世界。呈现出独特的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趣味,流露出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然而这种探索完全出自于赵无极自我需要,与他的出生、成长、成熟的认知密切相关。
从1935年到1947年,赵无极受传统书画的影响比较深刻,所以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气韵生动”的美学特征。1948年到1958年,这一时期处在法国巴黎的赵无极,受到了毕加索、贾科梅蒂、米罗等大师的艺术理念的影响,开始探索自己的创作风格,绘画由注重具象向关注抽象开始转变,并以象形文字式的符号象征来丰富其抽象绘画。1958年之后,赵无极完全转变为抽象主义创作,作品中表现出抽象色彩的美学特征。受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他不再拘泥于具体形象,转而重视绘画本体语言的建构,强调色彩、笔触、点、线、面组合形成的张力,从而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如经典作品1959年作的《19.11.59》和1964年作的 《29.01.64》。1959年作的《19.11.59》中抽象性的使用了中国古代汉字、传统图形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使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现抽象主义的美学特征。而1964年作的《29.01.64》在多彩交替的画面反映出画家内心的情绪起伏。赵无极80年代后的作品,构图早期向中心聚拢变为悠远充满禅意的弥散。这段时期的作品色彩明亮清淡,大片清亮的颜色占据画面中心,仿佛一股疏散之气将细小的笔触轻轻推向边缘。如果说赵无极早中期作品是描绘激烈与对抗,80年代后的作品就是看透世事后的随心所欲不逾矩。
创作于2001年的《16.12.2001》是赵无极杖朝之年的佳作之一,此时他突破原有的画面格局,不再以展现激烈的交织冲突为画面的中心,而是走进“中 和”与“虚静”的精神境界,画面上方采用纯粹单色作留白处理,色泽淡薄稀释,同时也融入了水墨晕染丰富而细腻的层次。清透澄澈的天蓝被极具冲击力的深蓝由下至上包围聚拢,刚柔并进,一股跃动的宇宙力量和气息能量扑面而来。细看中部交织的黑色、灰色、褐色以及乳白色画面,可以发现他施展颜料的方法变化多端,点滴、泼洒、厚涂、甚至连画笔毛和龟裂纹也清晰可见。赵无极1985年回母校教学多次对后生提及,艺术是一种需要材料、技巧、表达的观点都是凭着个人需求自主选择的。因此,他建议学生解决两个绘画问题:解决已有的问题以及发现新的问题。他说到,“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自检,别把自己估计太高......因为这个工作是一辈子的事,做不完,做到四十岁有四十岁的问题,做到五十岁有五十岁的问题。”对于这个时期的他而言,以前累积下来的问题早已解决,新陈代谢成了多端的变化,遨游其中并寻找一种包容的节奏平衡成为他的新目标。因此,虽然在本作我们依旧能看到过往的粗粝“伤痕”,但它的出现只为了体现当下中和静虚、包容广纳的心胸。 出版
1.《舍农索城堡》,无页数;
2.《赵无极》,普利司通(石桥)美术馆、石桥基金会,p.149;
3.《赵无极——冬季回顾展》,赫尔辛基美术馆,p.44;
4.《赵无极1935-2008全部作品》,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著,法国弗拉马里翁出版社,2009,p.303。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8111
  • Lot 8112
  • Lot 8113
  • Lot 8114
  • Lot 8115
  • Lot 8116
  • Lot 8117
  • Lot 8118
  • Lot 8119
  • Lot 8120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22,000,000 - 28,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22,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电话: 020-87306608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