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齐白石 螃蟹
浙江 北京时间
2023年07月23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103*34cm
生卒年:1863~1957
形制:镜心
质地墨色:水墨纸本
题识:泰安先生清属,丁亥八十七岁白石写生。
钤印:白石翁、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
来源:著名学者石泰安旧藏,于1947年直接购于北京齐白石画室。巴黎拍卖会,2017年6月20日,Lot46。

作者简介:
齐白石(1863~1957),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书画篆刻艺术大师,曾任全国美协主席。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和平奖。年逾九十尚作画不辍,为现代世界著名画家之一。
上款人简介:
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 1911-1999),法国著名汉学家、藏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印度支那参加抗日战争,1946年以法国远东学院成员的身份,赴中国昆明、成都、北京、内蒙古等地考察,后任职于北京汉学研究所。
吴青霞生于1910年,江苏常熟人,号篆香阁主、龙城女史,1934年与李秋君、周练霞、陆小曼等人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是第一个女子美术社团。此套册页创作于社团成立的第二年,即1935年,时年吴青霞25岁,全套册页共12开,分别临习了宋代赵伯驹、马远,元代倪瓒、王蒙,明代文征明、唐寅、董其昌,清代王鉴、王翚、王原祁、徐震甲,该册在整体面貌上,笔墨技法多样,摹古功夫极深,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表现了她追求古意和笔墨情趣的审美观。
1.赵伯驹(1120~1182),南宋著名画家,字千里,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孙,赵令穰之子。官至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建南宋画院的新帜。
2.马远(1140~1225),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3.倪瓒(1301~1374),初名珽,字符镇,又字玄瑛,号云林、云林子、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幻霞生等。无锡人。家豪富,筑“云林堂”、“清閟堂”藏法书名画、钟鼎古琴。诗文音律,琴棋书画俱精。擅水墨山水、竹石,宗董源,参以荆关法,用笔方折遒劲,创“折带皴”画山石法,对明清文人画影响极大,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
4.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朝画家。赵孟俯外孙。元末弃官,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直至晚年才下山出仕,于明初任山东泰安知州。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
5.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别号衡山居士,斋名停云馆,江苏苏州人。贡至京师,授翰林院待诏。文师吴宽。书学李应祯,擅行草与小楷,尤其小楷温纯精绝。绘画初师沈周,后致力于赵孟俯、王蒙、吴镇诸家,于山水、人物、花卉无所不精,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6.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7.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香光、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人。万暦十七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诏加太子太保。才华俊逸,少负盛名。工诗文,善书画,精鉴赏。书法超越诸家,以行楷称绝一代,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家”。其书法自成一家,对明末清初书风影响很大。山水师董、巨,以黄、倪为宗,以禅论画,有“画分南北宗”之说,着有《画禅室随笔》等。
8.王鉴(1598~1677),字符照,号湘碧,复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明末曾任廉州太守,入清不仕,优游林下,以书画自给,是个有节气的遗民。画得董其昌指授,复纵观其所藏宋元名画,浸淫陶冶,自成一格,与董其昌、王时敏、邵弥、杨龙友同为“画中九友”之一,又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复与吴历、恽寿平并称为“清六家”,是清初传统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
9.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瞿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虞山派创始人。初为王鉴弟子,后转师王时敏,王时敏推崇其画,以为最能得古人精髓者。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加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
10.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山水面目格局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11.徐震甲(1817~1885),字东园,清泰州人。为人倜傥多才,慷慨热心,少习山水、花卉,稍不涉法,中年自为收束,尤工松竹、牡丹,笔意雅近张赐宁(十三峰),盖能提空而不滞也。
此吴青霞仿古山水册页,以盈尺之幅,写高远嵯峨之势而不失之野,当为吴青霞之佳作。
齐白石画蟹,和他画虾一样有名。他所绘的螃蟹作品在数量上仅次于画虾的次数,比画鱼要稍微多一些,而且在画螃蟹的意境中更有其独到之处。提到画螃蟹时,齐白石曾自述道:“寄萍堂后石侧有井,井上余地平铺,秋苔苍绿错杂,常有肥蟹横行其上,余察之,蟹行,其足一举一践,其足虽多,不乱规矩,世之画此者不能知……”
胡佩衡、胡橐在《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中,对他画蟹有具体的介绍:老人研究画蟹壳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五十多岁时只画一团墨,看不出笔痕来,后来把一团墨改成两笔,再后六十多岁时改画三笔,不分浓淡,仍没有甲壳的感觉,直到七十岁后,才画出甲壳的质感来。即用“竖三块”画壳,其笔墨有力,墨色变化丰富,黑白灰过渡明显,层次分明,质感强烈。
他画蟹腿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白石老人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自此之后,他笔下的蟹脚,变得更加逼真,刚劲有力,棱角分明。
本幅作品所画六只螃蟹,呈之字形排列,疏密有间,螃蟹用墨浓淡相间,淡墨表现水族动物的轻灵和浮动感,浓墨写出蟹壳蟹腿坚硬的质感,惟妙惟肖。蟹腿的伸展则向四方展开,或松或紧,各具形态,在空间上富于变化,妙趣横生。在螃蟹细节的刻画上,三笔浓淡不同的湿墨画出蟹的头胸,中间一笔稍浓,两侧的两笔稍淡,突出蟹壳的硬度,浓墨点睛,中偏蜂用笔,蟹钳饱满,螃腿挺拔,很好的表现出了力度感。用用墨上,白石老人巧妙地运用了水墨在宣纸上的晕散效果,表现出蟹身上的绒毛,让画幅中的螃蟹充满生命气息,仿佛是举足欲动的样子。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6042
  • Lot 6043
  • Lot 6044
  • Lot 6045
  • Lot 6046
  • Lot 6047
  • Lot 6048
  • Lot 6049
  • Lot 6050
  • Lot 6051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500,000 - 8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金字塔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弘钰博304
电话: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