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葛饰北斋 富岳三十六景,全套48张
上海 北京时间
2022年11月13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24×33cm×48
质地:木版画
其他:《富岳三十六景》的创作历时将近10年,葛饰北斋从71岁画到79岁,是晚年的集大成之作,描绘了富士山附近的众多著名景点。出版商是“西村屋与八”(人名)和他的“永寿堂”(公司名),从1831年开始发行,每年发行若干幅。可能葛饰北斋画了远远不止36张画,只是发行到36幅的时候葛饰北斋已经老的无法创作,于是叫《富岳三十六景》。但版画实在太受好评,所以出版商仍以《富岳三十六景》为题又追加出版10景,最终此系列共有46景,即46张画。日本美术史学家也无法考证这46张版画的出版顺序,于是就按照永寿堂出品的一个目录作为顺序。 此套《富岳三十六景》是1981年由东京国立博物馆监制,日本美术社发行,用葛饰北斋用的木刻绘制手法,百分百还原发行。包含46张景画,1张目录,1张永寿堂的题款,共48张。分成23集装订,每集2张,第23集4张。 世界上其实有两个日本,一个是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一个是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这两个日本截然不同。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慢慢走向军国主义,在此之前,日本就是一个普通的亚洲小国。葛饰北斋的作品就记录了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人们在风景优美的富士山附近打鱼、卖茶,过着安静的生活。很难想象,这样的国家在不到70年的时间,成为那个席卷东南亚的日本。这种变化发人深思,值得永世警醒。” 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1760年-1849年,也就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日本的江户时代在时间上和中国的整个清朝时期基本重合)。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他还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葛饰北斋是改名狂人,一生用过三十多个艺名,葛饰北斋是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一个名字。 浮世绘,顾名思义,就是浮动世界的绘画,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也就是清朝时期。主要以木版画的形式印刷,常见题材包括风景、美人、历史、民间传说、动植物、也有色情题材。如果浮世绘这个词陌生的话,那换几个词来说是连环画、海报、画报、风俗画、漫画。 葛饰北斋并不是第一个创作浮世绘的人,但却是让浮世绘成为浮世绘的人。就像莫奈不是第一个画印象画的人,但他却让印象派成为印象派。也就是说是葛饰北斋让浮世绘家喻户晓并流传到欧洲。葛饰北斋结合以前诸位大师的创作经验和西方的绘画技巧,为浮世绘风景画的创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葛饰北斋早期的作品,出名的并不多,50岁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固定下来,他常称自己是五十岁才降生,也就是在说自己的艺术是50岁之后成型。从七十一岁到七十九岁,葛饰北斋以富士山、海浪和瀑布等自然景观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风景版画,最著名的就是《富岳三十六景》。正是这些作品,确立了葛饰北斋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的画作随着当时海上的贸易,传到了欧洲,间接影响了法国印象派等西方艺术。当时的欧洲,曾经一度时间,浮世绘就是葛饰北斋,葛饰北斋就是浮世绘,直到更年轻的歌川广重的绘画传到欧洲,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 172-1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 永寿堂题款 172-2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 目录 172-3 江户日本桥 日本桥位于东京都中央区,是东海道的起点。这幅画虽说描绘的是日本桥,但画面并没有完整的桥身。 172-4 神奈川冲浪里 《神奈川冲浪里》自古以来即与本组版画中的“凯风快晴”、“山下白雨”并称为三大传世名作,更以“Great Wave”之名,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浮世绘。 172-5 东海道程ヶ谷 《东海道程ヶ谷》,取景自东海道上的第四个宿场——程ヶ谷宿。是江户观景名所之一。 172-6 深川万年桥下 深川,东京都江东区的旧称。万年桥,架在“小名木川”与“隅田川”的交汇处,位于清澄的二丁目,大约建于1680年。 172-7 甲州石班泽 甲州(甲斐国)中间为甲府盆地,平均海拔300米左右,四周却是2000多米的崇山峻岭。流经甲府盆地的富士川,为日本三大急流之一。 172-8 骏州片仓茶园不二 《骏州片仓茶园不二》便取景自静冈县。大井川,是静冈的“天险”;而茶园和富士山,则是静冈的“世外桃源”。 172-9 甲州三岛越 《甲州三岛越》,是一俏皮生动的风景,取景自山梨县巨摩郡山中湖至静冈县骏东郡小山町一带。画里,只有一棵树,但却是46景中,最壮观的一棵。 172-10 相州江之岛 作品是在片濑海岸上观赏江之岛的视角。江之岛是日本神奈川县一个陆连岛,据说在古代只有退潮时才露出与陆地相连的路,涨潮时这条路被淹就变为一座岛。 172-11 山下白雨 《山下白雨》也被称为“黑富士”。“白雨”,说的是夏天的雷阵雨,同样源于中国古诗词。画中天空乱云密布,被笼罩的山麓也暗沉了下来。清晰可见的闪电,将山体照射成绛紫色。 172-12 隅田川关屋の里 这是46景中第二次出现的“红富士”。远处艳丽得抓人眼球的富士山不再是标准三角形,顶端多了个代表火山口的小缺角。 172-13 下目黑 目黑现今是东京的高档住宅区。从目黑车站出来有一条叫“行人坂”的大道,在江户时代便是欣赏富士山的名所。 172-14 相州七里浜 七里浜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稻村崎的,可在其绵延的沙滩和江之岛上眺望富士山。 172-15 身延川裏不二 身延川,源于身延山,位于山梨县南巨摩郡。 172-16 御厩川岸より両国桥夕阳见 《御厩川岸见两国桥夕阳》取景自东京都墨田区隅田川。两国桥是连接武藏、下总两国的一座桥梁。 172-17 东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 《东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是取景自东京都品川区的一幅赏樱图。品川宿,东海道的第一个宿场,比邻御殿山。 172-18 相州梅泽左 梅泽是东海道大矶宿(现神奈川县大矶町)和小田原宿(现小田原市)之间的落脚处,以茶馆和休憩场所为人熟知。 172-19 骏州江尻 江尻,现在的静冈县清水市。这幅画中北斋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才能,将风这一看不见的东西非常真实地描绘出来。 172-20 青山圆座松 《青山圆座松》的青山,也是东京的名胜风景。圆座松,是青山龙巌寺中生长茂盛的名木,松顶呈圆形笠状。 172-21 武州千住 《武州千住》的武州,为武藏国的别称。千住,即东京都足立区千住樱木。千住宿,是“江户四宿”之一。 172-22 信州诹访湖 信州,信浓国的别称,现属长野县。诹访湖,是信州最大的湖泊。 172-23 常州牛掘 常州,常陆国的别称,现属茨城县。牛掘,位于茨城县潮来市。常州境内,有一霞浦湖,非常有名,为日本第二大湖。 172-24 东海道江尻田子浦略图 《东海道江尻田子浦略图》,是最日式的“歌剧”:四艘木船,远近高低各不同。 172-25 凯风快晴 据说在暮夏初秋,当南风吹拂,天空晴朗时,富士山的斜坡在阳光下会呈现赤红色。这是北斋作品中构图最具抽象感的一幅。 172-26 东都浅草本愿寺 本愿寺本堂所呈现的三角形屋顶作为近景占据了画面右端,远景的富士山小三角仿佛就是平移缩小后的大屋顶。 172-27 东海道吉田 吉田,爱知县丰桥市的旧称。东海道,旧时从江户(东京的旧称)到京都的驿道。吉田宿,东海道上第三十四个宿场(驿站)。 172-28 骏州大野新田 《骏州大野新田》之“大野隐田”,为地名,现属静冈县富士市,位于东海道原宿和吉原宿之间。 172-29 甲州伊泽晓 《甲州伊泽晓》是46景中光影最明显、渲染效果最好的一景。 172-30 相州箱根湖水 相州即相模国,箱根湖水所描画的是芦之湖,现位于神奈川县足柄下郡箱根町。 172-31 隐田水车 《隐田水车》取景自东京都涉谷区,现在原宿神宫前的周边地带。 172-32 尾州不二见原 尾州,为尾张国的别称,现属爱知县。《尾州不二见原》取景自该县名古屋市的富士见町。 172-33 本所立川 《本所立川》画的是位于东京都墨田区的木材置场。立川,也叫竖川,与小名木川并行的河流。在这附近,多是木材工厂。 172-34 诸人登山 富士山,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主峰海拔约3776米,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上山大概要7~10小时,下山则需3~5小时。现代,每年都有数万人登山,成功登顶的不过半数。 172-35 江都骏河町三井见世略图 骏河大道两侧是三井见世,即越后屋吴服店(和服店),著名的三越百货的前身,现今是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室町二丁目。 172-36 甲州三坂水面 甲州,为甲斐国的别称,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现属山梨县。坂,意指坡道、斜坡,多用作日本地名。 172-37 甲州犬目峠 犬目峠,位于山梨县上野原市。峠,同“卡”,意为山顶、山岭。犬目宿,甲州街道第十六宿,以高地闻名。 172-38 上总海路 《上总海路》,取景自上总国(现属千叶县)的海面。水平弧线上的陆岸,是相模国的三浦半岛。 172-39 武州玉川 武州,是武藏国的俗称,现有一部分在东京都内。玉川,寓意清澈的河水,并不是某一处地名。画中的玉川,位于东京都府中县。 172-40 东海道金谷不二 金谷宿,东海道第二十四个宿场,现属静冈县岛田市,是大井川渡河的起点。 172-41 东都骏台 《东都骏台》,即神田骏河台,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是旧时江户著名的观光区,在那可以俯瞰神田川和江户,眺望远处的富士山。 172-42 武阳佃岛 《武阳佃岛》画中间的“佃岛”,位于东京都江东区。 172-43 砾川雪の旦 砾川,又称“小石川”,现属东京都文京区。日本最早的植物园便藏身于此。 172-44 相州仲原 仲原是通往大山寺参拜的入口,现今是神奈川县平塚市中原。 172-45 五百罗汉寺荣螺堂 五百罗汉寺位于东京都江东区,是元禄年间(1688 1703)由松云禅师在本所五目建造的。 172-46 从千住花街眺望不二 千住花街,是当时德川幕府非官方认定的声色场所。 172-47 远江山中 远江,即远江国,现属静冈县。 172-48 登户浦 《登户浦》之“登户”,又称“登渡”,是关东有名的海湾、渔米之乡,位于千叶县。浦,意为水边、河口。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63
  • Lot 164
  • Lot 165
  • Lot 166
  • Lot 167
  • Lot 168
  • Lot 169
  • Lot 170
  • Lot 171
  • Lot 172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10,000,000
1,000,000
+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100,000
2,0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10,000
200,000
5,000 10,000
10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1,000
10,000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 - 2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9,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上海联合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1737号2楼
电话: 021-61491111
邮编: 200061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