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忠献韩魏王别录 三卷全(天一阁进呈四库全书馆本)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9月05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24.5*15cm
质地墨色:白棉纸
铃印:满汉合璧翰林院印、赵二经眼
其他描述:明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
1函1册
提要:此书爲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白棉纸精印,品相较佳。为忠献汉魏王别录传世最早本。其书外有护封,内首封面钤一方木戳记,印文爲“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抚送至范懋柱家藏忠献别录壹部,计书壹本”,首卷首页正中钤有有满汉合璧翰林院官印,年深日久,部分字迹已有磨损,但可知此书爲天一阁旧藏,曾进呈四库全书馆。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被浙江巡抚三宝从天一阁抽调到四库馆,曾作爲篡修四库全书存目之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桂芬进京,偶于街市以钱五百购得进呈本五种,其中《遗忠录》、《礼贤录》、《忠献别录》、《龙川别录》等书,皆完善无缺,都为范懋柱家藏本,浙江巡抚所进者也”(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康熙抄本《周易阐理》四卷,卷尾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桂芬《跋》)。《忠献别录》,即天一阁进呈之《韩魏公别录》三卷。
韩琦,北宋名臣、名相, 安阳人, 历事三朝( 仁宗、英宗、神宗),十年辅相, 功在国史。 封魏国公, 谥忠献, 赠魏王。琦卒后 20 天,门人王岩叟“悉所闻见者, 叙而次之, 以为公《别录》”《韩魏公别录》 三卷, 《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有著录。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 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一卷。陈昌图撰提要云:《韩魏公别录》,右宋签枢密院事大名王岩叟彦霖撰。晁公武谓所记岁月多与国史不符, 则失之诬也。又李忠定有《别录补遗》一篇。这篇提要无一语正面揭示图书内容, 估计是辑录无多, 难以按断, 仅引晁公武两语搪塞。乾隆三十八年,宁波范懋柱家天一阁进呈图书送达翰林院。《新编天一阁书目》对此有相关考述: 《韩魏公别录》三卷。宋观察推官王岩叟撰。刊本。是书叙录韩琦逸事。馆臣遂弃《永乐大典》辑佚本,改用天一阁藏本存目。新撰《提要》 云:《韩魏公别录》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王岩叟撰。 岩叟字彦霖,清平人,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 历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事迹具《宋史》本传。岩叟尝在韩琦幕府, 每与琦语, 辄退而书之。琦殁后, 乃次为《别录》三篇。上篇皆琦奏对之语, 中篇乃琦平日绪言,下篇则杂记其所闻见也。
有宋一代,谥号“忠献”者仅三人:赵韩王(赵普)、韩魏王(韩琦)、张魏公(张浚,南宋中兴名相) 。而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如抵御西夏、庆曆新政等重要事件,在北宋内部享有很高的威望,即使在当时的辽和西夏,也是“夷夏具瞻”,有极高的震慑之威。迄今为止,各地犹有纪念韩琦文物遗迹,安阳韩琦墓,北宋时期的韩王庙和昼锦堂,福建泉州有忠献堂,五贤祠。
四库全书底本因爲文物价值舆历史价值在清末便受到极大的重视,沈津先生曾在《四库退还本<岩先生文集>》一文中、引述了瞿凤起先生的一句话:“凡是书上钤有翰林院大方印的书都难得”。
据前人调査,四库全书著録的范氏天一阁藏本共有四百七十五种,如今进呈本仅存五十余种,而出现在拍场的机会则更是少之又少。遍查历年拍卖纪録,只有嘉德与德宝曾拍过三部,其中嘉德一部爲明刻《皇明三元太傅商文毅公年谱》,在二零零七年以三十九万余元落槌,另一部爲德宝于二零零六年征集的天一阁抄本《异域志》一册,以近十万元价格落槌,二零一零年《天台集》在德宝以一百二十万落锤。此书传世自明正德九年至今已508年,从明天一阁至清四库馆,后入翰林院,几经辗转,品相尚能保存如此完好,真爲难得之本。而此《忠献韩魏公别录》不仅在文献价值上有极高的价值,更在文物和文化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及论《四库存目》之书的进呈本(节录)
乾隆三十七年( 1772) 正月初四, 清政府颁布征书令, 在全国范围采集遗书, 令直省督抚会同学政等, 通饬所属,加意购访 , 汇送北京翰林院, 纂修《四库全书》 , 编撰《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之整理与研究,,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范氏后人, 审时度势, 突破家规,挑选善本,应诏进呈,深得乾隆皇帝赏识。乾隆称: 浙江范懋柱家所进之书最多, 因加恩赏给《古今图书集成 》一部, 以示嘉奖。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 纯用砖瓦, 不畏火烛, 自前明相传至今, 并无损坏, 其法甚精今办《四库全书》,卷帙浩繁, 欲仿其藏书之法, 以垂久远。宁波范氏天一阁从此跨出江浙,迈向全国,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第一藏书楼。
此次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历史上藏书精品最大的一次集中流失。然而,通过此次献书事件,天一阁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皇家藏书楼,即四库七阁均仿天一阁建造。
公元 1772-1795 年( 乾隆三十七年至六十年) 这二十余年间, 是中国文化典籍整理研究史上大 丰收的年代。纂修近八万卷的 四库全书 , 缮写七部, 入藏七阁; 从 永乐大典 辑得佚书 126 种, 活 字排印出版 武英殿聚珍版书 ; 编撰 四库全书总目 200 卷, 四库全书考证 100 卷; 在在都是重量 级的标志性成果, 至今口碑载道, 如影随形般影响着中国学术界。在这一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范氏天一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损失掉部分藏书, 但乘此机遇, 天一阁向世界展示其藏书的独特价值, 传递出魅力无限的收藏理念, 藏书文化, 名扬海内外。藏书精神, 乃藏书楼之灵魂。精神理念的固持与弘扬, 为藏书楼生命力之源泉。天一 阁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 薪火相传, 不绝如缕。如今的天一阁, 不仅保有范氏旧藏 21245 卷, 而且海纳百川,众多藏书家自愿把辛勤积累的藏书汇入天一阁。1957 年, 张季言先生家属赠送“樵斋”藏书五万余卷。1979 年, 朱赞卿先生家属赠送“别宥斋藏书”十余万卷, 字画文物一千七百余件。同年, 孙定观先生赠送“蜗寄庐” 藏书,杨容林先生家属赠送“清防阁”藏书,均在万卷以上。1962年, 冯孟颛( 贞群) 先生家属遵其遗愿, 将全部藏书十万九千余卷捐赠给国家, 1983 年 3 月, 移藏天 一阁。目前, 天一阁所藏文献古籍已达三十万卷,相当于范氏鼎盛期的四倍以上,“楼阁清癯类硕儒”的天一阁, 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海内外学者的心目中,天一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天一阁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
以上文字据崔富章先生《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
其中,《忠献韩魏王别录》(四库存目标注著录为《韩魏公别录》,疑误)即是此次进呈中之一种,被列入四库存目图书中。
四库进呈本是怎么出现的
四库进呈本,又称四库采进本,从字面上看,是指各地方包括京城官员进呈到四库馆的书本。但事实上内府和翰林院藏书亦包括在内,这部分书不宜称「进呈」。
进呈办法,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上论有明确规定.「在坊肆者,或量为给价。家藏者,或官为装印。其有未经镌刊,祇系钞本存留,不妨缮録副本,原书给还。……先将各书叙列目録,注系某朝某人所著,书中要指何在,简明开载,具摺奏闻。候汇齐后,令廷臣检,有堪备览者,再开单行知取进。
根据以上分析,进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一、内府及翰林院藏书,包括《永乐大典》。二、各地督抚委员购买之书。三、官价借板刷印之书。四、借钞之书字。五、私家进呈原书。四库采进本之由来大抵如是。
在乾隆三十八年底,絶大部分书籍已进呈到翰林院的办理四库全书处。
四库进呈本原计划发还,最终没有发还。
四库进呈本集中到翰林院, 当时即于书衣铃写木记,注明何年何月何处献来何书若干本,并于首叶加盖一翰林院印满汉文大官印。目的是办完《四库全书》后将原书发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刘统勋等奏,「伏查盐政李质颖交馆之书已七百七十余种,现在派令纂修等分别校査。而浙省奏报之书又二千七八百种,江南所采亦不下千百种。日积日多,若不预定章程,诚恐将来归还时难于分别。臣等酌议、刊刻木记一小方,印于各书面页,填注乾隆三十八年某月、某省督抚某、政某、送到某人家所藏某书计若干本。并押以翰林院印。仍分别造档存记。将来发还之日,即按书面木记查点明白、注明底糯,开列清单,行文各督抚等派员领回,按单给还藏书之家,取具收领存案。如有交发如此则吏胥等既无从私自扣留而藏书家仍得全其故物,且有官印押记,为书林增一佳话,宝藏更为珍重。奉旨。「依议。」
到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永瑢等上奏,却不再提及三大块中的「应发还各家者」。
对《四库全书》底本,永瑢等建议不再发还,而庋藏翰林院,以充副本。其奏云 「其中有列入《荟要》者,已经缮校各九次。即专入《全书》者,亦已缮校各七次。磨擦汚损之处,势所难免,似未便再行给还。现在馆事将竣,若须另立副本,再钞一分,或雇觅书手 则多糜帑项 或招募誊録则又滋幸。且传写易讹 虽篇幅可得整齐,而点画未免淆混,亦不如存贮原本足资检勘。……臣等再四酌度,应请俟续办江浙三分书全竣之后,即将发写底本收拾整齐,汇交翰林院造册存贮,作为副本。
这项建议被批准。底本之外,永瑢等仅含糊其辞地说 「其各督抚购进诸书谨遵旨令翰林院査点交与武英殿另行藏贮。--那二千九百十八种应行发还的《存目》书不再被作为善后事宜的一部分单独提出,事实上被归入「各督抚购进诸书」当中,不必再单独清点发还了。
乾隆帝亲自倡议并一再坚持的原本发还计划就这样一步一步缩小范围,最终取消了。《四库存目》书进呈本有明确记载的发还只有两淮三百种。
《四库存目》进呈本是如何贮藏和散失的。
《四库存目》书进呈本一直存放在翰林院,各地进呈书都送到翰林院办理四库全书处,收办手续在翰林院敬一亭进行。而院内原心亭、宝善亭、西斋房皆为校雠之所。所选应刊、应钞各书均应缮写、详校编为《四库全书》。缮校事宜初在翰林院。迨各地书籍送到,工程浩大,则将应钞书籍发武英殿缮校。其间由于头绪纷繁,管理不善,曾发生底本丢失及抵换事件。
乾隆四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英廉等曾奏报清查结果,遗失及残缺之书实止三十八种。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三十日永瑢等奏报清查结果,英廉清查后又丢失有印底本一百二十二种。
这些事都发生于武英殿,所有发武英殿缮校各书,在七分《四库全书》办完后,又清点交回
翰林院存贮。
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永瑢奏将《四库全书》底本存贮翰林院,将「各省督抚购进诸书,谨遵旨令翰林院查点,交与武英殿另行藏贮」。奉旨 「依议。
估计在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以后,原藏翰林院的各省督抚盐政购进之书当中的《存目》书和重本,即被遵旨移送到武英殿收藏。
乾隆以后《存目》书、重本及禁毁书,即与《四库全书》底本同存于翰林院,直至清末散亡无存。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桂芬进京,偶于街市以钱五百购得进呈本五种,其中《遗忠录》、《礼贤录》、《忠献别录》、《龙川别录》等书,皆完善无缺,都为范懋柱家藏本,浙江巡抚所进者也”(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康熙抄本《周易阐理》四卷,卷尾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桂芬《跋》)。《忠献别录》,即天一阁进呈之《韩魏公别录》三卷。
四库存目进呈本存世稀少,面页带有木记的仅有九十一种。
《四库存目》书进呈本之得以传至今日者,为数甚少这少量残余之物大抵通过这样三种渠道从翰林院出来。一是公开发还,有记载的只有乾隆四十年发还两淮三百种,其中马裕呈本一百五十六种,总商江广达等购进者一百四十五种。二是乾隆中修《四库全书》当中及完成之后,直到庚子事变,这一百二十多年间,被有机会进入翰林院的人们「抵换盗窃」出来的。三是庚子兵燹煊余之书,流落市肆,被公私藏书者收购的。
近十年来,我(杜泽逊先生)从事《四库存目标注》工作又参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辑印工作,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四库存目》之书的传本,尤其是《四库存目》书进呈本,见到一百多种。又通过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了解到原北平图书馆有二十七种《存目》书进呈本,现存台北「故宫」。大陆的北京图书馆保存了全套胶卷,可以查閲。台湾一中央图书馆」现已知的《存目》书进呈本有二十九种。总计迄今所见所知《存目》书进呈本二百十一种,分布在三十二家收藏单位。其中北京国书馆现藏六十一种,原北平国书馆二十七种现存台北「故宫」上海图书馆十六种,南京国书馆十二种,台湾「中央图书馆三十种,北大七种,日本大仓文化财团五种,浙江省图、西安市文管会各四和、清华、吉林大学、扬州市”、美国会国各三和 中科院图书馆镇江博物馆、杭州市图、山东省、哈佛燕京各二种,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人民大学、天津市图、南开、无锡市图、青岛博物馆、中山嘅书馆、江西省圈、天一阁、瑞安玉海楼、甘肃省图、山西运城图、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各一种。
这些进呈本,其中面页有木记的只有九十一种。清华大学刘蔷教授对翰林院印大小尺寸及形製特点作过专门研究,发现真印边长十点三五厘米,而伪印十点九厘米。
天一阁进呈四库馆本目前存世仅有五十几种。
一九三四年赵万里先生在《重整范氏天一阁藏书记略》一文中这样记述四库进呈本的流出
情况。《四库全书》完成后,库本所披之底本,并未发范氏,仍旧藏在翰林院里。日久为翰林学士拿回家去的,为数不少。前有法梧门,后有钱犀盒,都是不告而取的健者。辗转流入厂肆,为公私藏家收得。我见过的此类天一阁书,约有五十余种。赵万里先生久司北京图书馆采访编目之职博见洽闻,所述常可信从。
《四库存目》书进呈本既是罕见的书种子,又是历史上一次重大文化活动的遗物。
《四库存目》中记载的书有六千七百九十一种之多,但在我标注《四库存目》和参加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过程中所作的大范围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一千五百种以上《四库存目》书已经失传,其中珍贵的历史资料不可胜计。这些书失传的原因,主要在于《四库存目》书进呈本惨遭兵燹,大都被燬。失传的这些《存目》书,当时的进呈本,是所有《存目》书进呈本中最罕传的部分。所以进呈本失传了,一部书也就失传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存目》书进呈本的被煅,损失比《四库》底本要大得多。反过来说《存目》书进呈本的保存,其意义亦较《四库》底本大。
现在我所知见的二百九种《存目》书进呈本,属于唯一传世之本的为数不少,它们是书种子,其特殊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四库存目》书进呈本,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四库存目》所依据的原本,一是重复进呈的本子。《四库存目》的原本,能帮助我们纠正《四库提要》的讹误,补充《提要》的不足。
重复进呈的本子,同样是钤记盖章,作为历史上一次重大文化活动的遗物,其文物价值当时大学士刘统动早已指出。除此之外,复本对我们评价《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都有帮助。
以上文字据杜泽逊先生《论<四库存目>之书的进呈本》,文字有删减,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流拍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2,300,000 - 3,5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2,3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孔网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328号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A7栋1层101室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