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梁启超(1873-1929) 乙卯(1915年)作 楷书为向东书中堂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9月12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183×49 cm. 约8.1平尺
材质:纸本水墨
形制:立轴
广东省新会市人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释 文』 鹿耳山形壮,鲲身海气粗。重关常北向,众水总南趋。事去劳精卫,年深失湛卢。东风最无赖,绿到海桑无? 『款 识』 台湾集诗二十首之一。向东兄督写。乙卯二月。启超。 『钤 印』 梁启超(白文)、任公(朱文) 『出 版』 《百年翰迹》,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 无问西东 那时清华 在中国,无论是对官员学者,还是对车夫小贩,清华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在它的早年,它是国运衰败中的希望.是一个梦想,是中国人都为之动情的故事。可以这么说,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工字厅。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一步一步奋斗成中华名校。 清华工字厅,它的大小房间有多少,不容易说清楚。如果从天上看,它的主体是一条竖着的游廊,把前后两排横着的房子连接在一起, 组成一个“工”字,所以人们称它为“工字厅”。1909年夏天,清朝外务部在这里设置“游美学务处”,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就在这年深秋,四十七位少年远渡重洋。后来,工字厅扩展成赫赫有名的清华大学。 工字厅西行一公里是圆明园,清朝有六代皇帝曾在那里生活。 两百多年前,乾隆圣驾君临,转道工字厅后厦,发现这里山林变幻,环拢一泓清水,绿树点点,簇拥着古屋,不禁想起晋朝诗人谢混的诗句“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于是他提起御笔,题写了 “水木清华”四字。 后来,道光皇帝把工字厅以西赐给四儿子咸丰,取名“近春园”,工字厅赐给了五儿子奕誅。等咸丰做了皇帝,他便借用乾隆爷的题词,把弟弟的工字厅命名为"清华园”。但咸丰兄弟都没想到,后来英法联军竟然兵临城下,还烧了圆明园。 1860年10月18 日,英国驻华公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迫使清朝低头。浓烟飘向京城,仿佛黑云压城,整个天空看起来像是在经历持续很长时间的日全食。大火一直烧过近春园,接近清华园时,渐渐熄灭。于是,清华园躲过一劫,它依然是乾隆笔下的“水木清华” 20世纪的第一年,洋人们护卫驻华使馆,组成“八国使馆卫队”,打进北京。惇勤亲王奕誴的两个儿子载濂和载漪气不过,便把义和团招进清华园,设坛举事。事后,一个被撤职查办,一个重罪发配新疆。惇勤亲王留下的清华园也被慈禧没收,陷入荒芜。这一年是庚子年,战败赔偿,便叫“庚子赔款”。正是这笔苦涩赔款的一部分,造就日后的清华。1908年,美国人同意将一部分赔款退还中国,有-千零八万余美元,要清朝外务部设立“留美预备学校”。 1909年,六百三十名青年走进史家胡同深深的巷子,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四十七人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清华留美学 生。后来成为清华唯一一位终身校长的梅贻琦也在其中。那时,他风华正茂,只有20岁。 对于老罗斯福总统退款办学,清华早期毕业生梁实秋评价说:“意思是好的,但带着深刻的国耻。”有很长一段时间,清华被称作“赔款大学”。用着本不该给但不得不给最后又被人家退回来的赔款去美国读书, 这种复杂的心理很难说得清。或许也就是因为说不清,早期留美学生大多沉默寡言,把复杂的心事化作苦读,成为各个领域的大师。 1910年,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七十人, 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漂洋过海。后来成为语言学大师的赵元任,考分高居第二。大气象学家竺可桢也在其中。而最负盛名的要算第五十五名,他就是后来改变中国文化心理的美少年胡适。 1911年,散发着浓郁的德国古典风格的清华学堂在工字厅西边落成。清朝军机大臣那桐为之手书匾额 。1911年4月29日,学堂里传来第一阵读书声,清华从此发朝。按照美国方式,清华校庆安排在每年4月的后一个星期日 ,而百年校庆2001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恰好也是29 日清华学堂落成后第六个月,辛亥革命爆发,清华在混乱中被迫停课。1912年2月12日, 隆裕太后颁发《清帝逊位诏书》,宣布宣统 皇帝退位,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清朝在内外交困中灭亡。 两个月后,唐国安出任清华校长,主持复课事宜。10月,为了淡化帝制时代留给清华的痕迹,唐国安呈文外交部,把清华学堂改制为"清华学校”,办学方针依旧照搬美国。 1913年夏天,唐国安病逝。同年,周诒春继任,引领清华继续前行。 周诒春并不满足于在工字厅周边老老实实办留美预备学校,他想的是办大学。于是, 他在清华园大兴土木。1919年早春,砖红色的清华图书馆落成。想当年,它曾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图书馆,它的一层铺的是玻璃地板, 学生们走在上面,无不充满好奇,感到兴奋。 清华科学馆更是神奇,楼下的空调大风机一转,整个馆里四季如春。 清华大礼堂是一座希腊式和罗马式混合的建筑,当年,它是中国高校中最大的礼堂, 装得下清华的全部师生。20世纪20年代,每逢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赛球,校工们总是在放电影之前,加放漫画幻灯,讽刺燕大学生野蛮,盛赞清华学生勇敢,然后宣布清华得胜。从那时到现在,大礼堂一直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 还有一座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原名叫 “罗斯福纪念馆”,是清华体育馆前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清华体育馆都是中国清华学堂最先进的健身房,饷内有暖气,有热气干燥设备,游泳池里还有水源消毒设施。早年清华,体育不及格就不能毕业留学。闻一多和梁实秋都曾在这个室内游泳池里遇到大难题。他们在水中翻腾,使出浑身的力气,努力向彼岸靠近。 清华四大建筑,高大而豪华,一百多年前,北京几乎没有同类建筑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在西洋风格的建筑群的包围中,清华同方部显得平凡而简陋。“同方部”的意思是“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二字取自《礼记》,那是一本儒学名著。20世纪20年代,正是儒学精神遭到质疑的年代,它的伟大哲思,时时有可能因为国家羸弱而充同方部当替罪羔羊。即便是在“打倒孔家店”之后, 同方部依然是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祭孔的 地方。一边是西式足球联赛,一边在悼念孔 圣人的仪式,这便是清华的特色。 1915年,梁实秋考进清华。他把清华园通往西直门城楼的路描述为垂柳轻拂的夕阳古道,两边是纯粹的乡村景象,跟今天连接海淀区和西城区的那条快速路截然不同。实际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清华园都因为远离城市的喧嚣,显得宁静悠然。因为它特殊的美丽,清华园成为清华学子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季羡林1930年考进清华外文系(原为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德国一住十年,直到1946年才回到北京。在清华原国学院导师陈寅恪推荐下,季羡林任教北大, 创办东语系。不过,季羡林也惦念着清华, 每当沿着梁实秋笔下的那条古道去清华,他的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快乐。他在《清华颂》 里写道:“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 先生之风 “大学必须有大师”是20世纪20年代飘荡在清华园的理念。那时候的清华出手阔绰,广聘天下名师,一时间,清华群星璀璨, 光耀西山。 清华工字厅的这个院落,荷花摇曳,藤萝缠绕,住在这儿的大师吴宓管它叫“藤形 荷声之馆”。吴宓自称“奠居”,意思是, 更合适住在这儿的人还没到来,自己不过是 为他们将来在这里住得更好打个前站。这就 是吴宓给自己的定位,鞠躬尽瘁,甘作清华 名师的护卫走卒。 1925年,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住进南院靠西的那排中式房屋。每天上午,王国维从这里出发,走向清华学堂。下午和晚上,他会回到书房读书和写作,过着半封闭式的牛活。早在多年前,王国维便已写成 《人间词话》,那是20世纪中国美学的重要成果。 赵元任夫妇俩都讨厌繁文缛节,从不讲究排场,结婚时,他们自拍结婚照,自制结婚证书。赵元任把北大中文系刘半农教授的诗, 谱写成《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位留美时在数学、天文、物理考试中都得过满分的理科高才生,此时像刘半农一样,成了语言学家。 在这首诗中,刘半农为汉语创造了 “女”字 旁的"她”,赵元任第一次使用西方音乐技巧, 把“女”字旁的"她”唱进干家万户。从那时开始,我们不再像古人那样,用单衣人旁的"他”代替女字旁的"她”,也不必再像早期白话文那样“伊伊” “侬侬”。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吴宓在哈佛读书时的同学。跟吴宓不同的是,陈寅恪13岁开始留学生涯,足迹遍及日本和欧美,却一个学位也不要。他既有学家传,又懂得20多种外语,被世人称作“教授的教授”。 1925年,陈寅恪自德国归来,走进清华园。 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双目失明。晚年,他仍以耳代目,以代笔,卧床完成八十余万字 的鸿篇巨制《柳如是别传》。他带给清华的理念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 1927年1月19日深夜,清华国学院导师梁启超教授给远在哈佛考古系读研的梁思永写信,希望儿子回国,跟李济一起开拓中国的考古事业。梁思永果然回来了,梁启超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著述过勤” “过于疲劳”,梁启超患上了尿血症,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肾脏切除手术,术后却未见好转,最后却是因医生的失误而错误治疗。而为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生根结果,梁启超禁止徐志摩起诉协和,他默默承受了全部痛苦,不求任何赔偿,不要任何道歉。 1929年初,梁启超与世长辞,享年56岁。 噩耗传来,学界政坛,天下同悲。 在清华学生的记忆中,梁启超双目炯炯, 走起路来昂首阔步。他那广东官话,声如洪钟。他情感丰富,记忆力超群,用手一敲秃脑壳,就能背出大段大段的诗词。有时候, 他手舞足蹈,讲得口沫四溅,他的演讲不知激起了多少学生的文学情思。 在清华,希腊人崇尚体育的精神得到充分伸张,体育课不及格不能毕业。这让清华成了华北地区体育最强的高校。这种高度重视体育的校风,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即便在西南联大时期也没有间断过。 1906年,王国维发表文章,提出教育必须德、智,美并行,此外, 再加上体育,学生才能成为完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周诒春心中生根开花。 六年后,周诒春出任清华副校长,确定德智体“三育并进”。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在体育部主任舒美科的指挥下,学校会把图书馆、教 室、宿舍统统锁起来,迫使学生们去操场或体育馆锻炼。清华规定, 所有学生必须通过五项体育指标并通过游泳考试才能留洋,任何人不得违例。 1929年,叶企孙创建理学院,一网打尽天下名师,为数学系聘请杨武之和熊庆来,为物理系聘请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为化学 系聘请萨本铁。不到十年时间,清华理学院和物理系都成了全国第一。叶企孙终身未娶,把所有学生视为儿女。 每一所学校的校史中都会有一位父亲般的人物。虽然早期清华有过周诒春和曹云祥 两位颇有建树的校长,但清华还是把后来的梅贻琦校视为父亲。1941年,在梅校长52 岁生日时,清华工学院院氏顾毓璘教授写了一首贺诗:“天南地北坐春风,设帐清华教 大同。淡泊高明宁静志,雍容肃穆曲和衷。” 梅校长回诗说:“英才自是骅骊种,佳果非缘老圃功。回忆园中好风景,堂前古月照 孤松。”自比堂前孤松自然是梅贻琦谦虚,但那的确是清华园一道别致的风景。 1931年,梅贻琦走马上任,送给清华一句箴言一大学之所以为“大”,不在于有 没有高楼大厦,全在于有没有大师。抗战时 期,梅校长是西南联大主席,论人数、论经费、论设备,清华占有压倒性优势,梅贻尚必须 让清华不觉得吃亏,让北大和南开不觉得被清华占了上风。胸怀之“大”让梅贻琦对整 个联大一样看待,整个联大也就一样看待他。除了那段时光,梅贻琦把一生韶华全部献给了清华。 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在他的《严先生祠堂记》 中曾经这样歌颂东汉隐富贵、不慕荣利的高洁情怀:“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对那些为清华开创独特学风的老先生,我们也只能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他们:“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百年翰迹》,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45,000 - 75,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45,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中纺大厦8层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