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周作人(1885-1967)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行书自作诗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9月12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36×33 cm. 约1.1平尺
材质:纸本水墨
形制:镜芯
浙江绍兴人 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释 文』 饮酒损神茶损气,读书应是最相宜。圣贤已死言空在,手把遗编未忍披。 『款 识』 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录旧作。时若先生,周作人。 『钤 印』 周作人(白文)、知堂(朱文) 『出 版』 《百年翰迹》,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 『上款人简介』 高燮(1878-1958) 名燮,字进若,号吹万,以字行,别署老攘、黄天、慈石、时若、寒隐、葩翁。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受业于同邑名儒顾莲芳。与高天梅为叔侄。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南社名家。 巨星时代 191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胡适为《留学生季报》写了一篇文章《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没什么反响。 后来,胡适把它抄录了一份,寄给北大文学院院长陈独秀,发表在 《新青年〉〉杂志上,没想到石破天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发难文章。 紧接着,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 《文学革命论》。第二年,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此前此后,这些人会聚北大,终于把旧北大变成新 思想的传播中心。 1918年,北大一共有九十位教师,平均年龄30岁出头,其中刘半农和胡适27岁,徐宝璜只有24岁。非常有趣的是,当时北大的本科生平均年龄也是24岁。这年秋天,蔡元培校长委托徐宝璜创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北大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一边在哲学系做注册旁听生,一边听徐宝璜的课程,此时的毛泽东25岁。 蔡校长倡导“平民教育”,世人皆可在北大自由听讲,以至于北大的旁听生一·样人才辈出。后来官至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大作家茅盾是北大预科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沈从文是旁听生;柔石、胡也频、李伟森、曹靖华也 是旁听生,曹靖华后来成为著名的俄苏文学翻译家,常年担任北大俄语系主任。 蔡元培还为工人阶级创办了 "校役夜班” 和“平民夜校”,提出“劳工神圣”的口号。 1918年冬天,北大在天安门举行“庆祝第一 次世界大战胜利演讲大会”,蔡元培发表《劳工神圣》演说。在他的邀请下,马寅初、陈 独秀、李大钊、胡适纷纷发表演讲。蔡校长把这一系列演讲活动,称为中国“平民大学 的起点。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国文门(后来的中国文学系)学生邓中夏和外文系学生许德衡等人组织了 “平民教育讲演团”。实际上,蔡校长并不赞同学生参与政治运动,他主张 “潜修”,以备未来报效国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容忍政府镇压学生。 陈独秀 被蔡元培三顾茅庐请进北大的陈独秀既是文学理论家,又是政治家。他从1917年起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第二年又同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合办 《每周评论》杂志,宣扬新文化和共产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夕,陈独秀生气、失落,亲自到前门散发传单,当晚被捕。 1920年,在李大钊的帮助下,陈独秀逃离已经让他失去人身自由的北京城。陈独秀和李大钊化装成商人,乘一辆 骡车,出朝阳门东去,前往李大钊的河北 老家。李大钊把陈独秀安排在乐亭老家,而后 返回北大,后来陈独秀南下上海。 高一涵回忆说,在政党名称上,陈独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该叫“社会党”还是 “共产党”。他写信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建议叫“共产党”。后来,在中共一大上, 陈独秀被公推为总书记。1927年,在国民党元老的支持下,蒋介石在上海全面“清党”, 汪精卫在武汉“分共”。陈独秀反对武装反抗,使得共产党坐以待毙,损失惨重。8月7日,陈独秀被撤销一切职务,两年后被开除出党。 陈独秀并没有倒向国民党,他脾气倔强, 坚决反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 1942年,在贫困交加中,陈独秀病逝于四川。 胡适 相比之下,陈独秀推荐给蔡元培的胡适是更正宗的大学者。1917年,胡适尚未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便匆忙归国,担任北大教授。他以宣扬新文化为己任,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 影响了几代学者。直到“五四运动”,胡适才跟陈独秀分道扬镰,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938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因为抗战步入政界。四年后,胡适辞去大使职务,寓居纽约,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同年受聘为“行政院” 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胡适回国,恰逢北大告别昆明,回京复校, 胡适出任校长。 仅仅两年之后,胡适乘坐蒋介石派来的飞机,南下避乱。为此,他被毛泽东描述为“罪大恶极的帮凶”,列入战犯名单。后来,胡适去了美国,之后又到了中国台湾, 1962年病死于台湾。 钱玄同 1918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轮流编辑之一,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钞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便婉拒钱的约稿:“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上,署名鲁迅 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对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辜鸿铭 1915年四月,蔡元培聘请辜鸿铭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国文学。这个时期正是辜氏在西方文化界如日中天的时期。1916年,《春秋大义》德译本出版,在德国掀起一股"辜鸿铭热",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在《辜鸿铭论》中称他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从来还没有一个中国人被西方如此认可,并得到这样高度评价。就连李大钊也在1918年撰文称"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这一时期的辜鸿铭可以说达到了他声名的顶点,真正是炙手可热,所以辜鸿铭的狂与怪也就不足为奇了。时人这样评价他:"在我的记忆中,辜鸿铭这个人可说是怪才,他的'才'可能有人能相伦比;至于他的'怪',却是无人能与伦比的。" 沈尹默 沈尹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期给予很大的助力。沈尹默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一位诗人、学者、教育家,有着崇高的社会声望与学界地位。 沈尹默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任职于在北京大学,所交游者皆一时风云人物。一次,陈独秀见到沈尹默写的一首诗,对沈说:“诗很好,但字则其俗在骨。”沈尹默此后开始勤奋练字,如是不间断者两三年,书法面目从此一变。 沈尹默是以学帖出名,从米南宫而释智永,而虞世南,而褚遂良,再上溯二王。形成了秀雅、俊美的个人风格。沈尹默的书法理论主要集中为以技载艺、以法显术。因此,他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上》谈的是唐韩方明授笔要说,通过古今执笔的变迁来阐明他的五指执笔法。 黄侃 1914年秋,黄侃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至北京大学国文系讲授《文学概论》、《词章学》及《中国文学史》等课。作为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先驱,黄侃的同盟会故友多为显贵,但他耻与来往,放言:“我岂能作攀附之徒!”而同为同盟会元老的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软禁于北京钱粮胡同的寓所,周围全是警探,黄侃却愿意冒险陪宿数月之久。鉴于黄侃的社会影响,警察未敢加害,最终只将他逐出章宅。看来黄侃并非冬烘学究,爱憎极其分明。 黄侃的书法很有根底,他也擅长填词,风格深沉蕴藉,不妨抄录一阕:“万舞钧天沈醉,剧怜人尚醒。讶往日玉树铜驼,兴亡感便到新亭。迟迟残阳欲下,荒原外一发山更青。但自伤去国经年,雄心损,鬓额霜易盈。”这应是黄侃留日期间所作,读来令人叹怀。
《百年翰迹》,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 - 2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中纺大厦8层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