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直径31 cm. 参阅:
1、《明代初年瓷器特展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2年,图39
2、《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页262-263,图136
3、《大维德基金会藏中国瓷器精品》,日本大阪,1998年,页65,图34
4、《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美术馆,1990年,图77
5、《黄鼎轩珍藏展》 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1999,页18
6、《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页82-83,图27 本品敞口,弧腹,广底,浅圈足,器底无釉,形制规整。口沿绘海水纹一周,内外壁装绘缠枝四季花卉纹,勾画婉转流畅;盘心主题纹饰绘莲花、莲蓬、茨菇、浮萍姿态秀美清雅,香蒲、慈姑、红蓼穿插其间,以锦带束之,故有「一把莲」之称,寓科举连中或连生贵子之意。整器构图疏朗而饱满,纹饰写实传神,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
莲花是中国的传统纹样,有高洁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寓意。东汉时期,莲花纹随佛教传入中国,莲瓣纹也开始在陶瓷上流行,至两宋成为常见图案。束莲纹始见于宋,耀州窑青瓷上有「三把莲」字样的作品流传于世。「一把莲」纹饰为永乐、宣德朝瓷器的流行图案,较常见于青花瓷。自明代成化朝开始至晚清民国均大量仿制,最为成功的当属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宫旧藏的宣德青花为蓝本,去精心烧造,造型、尺寸、纹饰都十分酷似原作,这无不显示了后人对永宣青花瓷高度的推崇。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就这样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
一把莲纹盘为永乐官窑瓷器的经典之作,若以口沿纹饰的不同可区分为两类:一类为海水浪涛纹,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胡惠春先生旧藏等收藏,如本品即属此类。另一类为卷草纹。
检索各方典藏数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青花一束莲大盘(《明代初年瓷器特展目录》,图39)、台湾黄鼎轩藏明永乐青花把莲四季花卉大盘(《黄鼎轩珍藏展》,页18)、香港天民楼藏明永乐缠枝花卉一把莲纹大盘(《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页82-83,图27)皆珍藏相同之器,弥足珍贵。另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把莲纹盘(《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册)》,页262-263,图136)、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明永乐青花束莲纹盘(Masterpieces of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Collection,p.65,p.34)、台湾鸿禧美术馆藏明永乐青花一束莲纹折沿盘(《中国历代陶瓷选集》,图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