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陈洪绶(1599~1652) 枯木寒禽 立轴 设色绢本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1月14日 开拍
拍品描述
作者:陈洪绶(1599~1652)
尺寸:114.5×50cm
款识:老莲洪绶写。 钤印:陈洪绶印(白)、章侯(白)
陈洪绶《枯木寒禽》赏析
陈洪绶具有超乎常人的感觉,他脆弱而又敏感、生性忧郁、风流蕴藉、感情极为细腻。其绘画风格独特,在中国绘画史上还没有哪位画家像他这样对高古之境如此迷恋。他的画风渊静,色彩幽深,构图简古。花卉之作,冷逸深邃、无绰约之姿、有幽昧之味。
此幅《花鸟》造型奇拙,色彩古艳,线条迟涩中见劲挺,厚重而不失圆润。绢本设色,分绘水仙、枯枝小鸟、湖石等景物,款署“老莲洪绶画”,图中一立石崛起,其底部有水仙一株,石上有枯枝伸出,枝头有小鸟矗立,此种构图中空间表达十分清晰,画面底部中水仙一株,烂然绽放,花朵被刻意的夸大,犹为饱满,水仙叶片肥厚,其色白,与顶部枝头小鸟共同构建完整的形象。水仙造型忠实于自然,花朵盛开者饱满,未开者浑圆,长叶穿插,编织巧妙。小鸟树枝双钩填色,用色古雅,而枯枝用极锐利细劲之笔写出叶子的尖端,保留了绢的底色,轮廓外用淡花青晕染。石头部分色彩过渡自然。所用线条十分挺立,边缘勾勒细致,其中描绘枯叶的线条则稍有跌宕,与底部饱满的花朵对比而成一种荣瘁景象。石上以淡墨晕染出明暗对比,其上加粗点,先浓墨而后石绿,看似突兀,却与叶色相得益彰,而此种墨底加色的点苔法,陈氏常用之。石头线条的笔法相隔霄壤,折笔从容,而天真自然。二者一荣一枯,相映成趣。如此表现既突显主题又能呈现出他所追求的“拙雅见古”的气息。
枝头栖息着的小鸟,对比元代画家赵孟頫名作《幽篁戴胜》的写实画风,便会发现老莲的造型更是富有独创性。小鸟的冠羽变成了蓬松的细毛,小嘴取代了修长尖细的喙,在古今花鸟作品中绝不多见,创意大胆却并丝毫不觉得突兀,新奇而言之成理。小鸟忠贞不渝,不畏严寒的习性,也象征画主人的品质。
从画风及款字推断应是陈洪绶陈洪绶少时师承蓝瑛,而于花鸟水仙这一题材风格上则推崇赵孟坚,但由此幅《花鸟图》可以看出,陈氏已然超脱前师,而自立门户,独辟蹊径。公元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即明朱清初之际,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审美趣味的变革,始于徐渭(文长)和董其昌,成于陈洪绶(老莲)。他们把“笔情墨趣”进一步从所描摹的物象上独立出来,前提条件是先要把所描摹物象的本来面貌加以“变形”的艺术处理,遂有意识地背弃了写实的因素。这种造型奇特的艺术风格,在陈老莲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鲜明突出。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工画人物,山水、花鸟俱能。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早逝,仗母抚养读书,二十一岁时曾考取县学生员,然自幼性喜作画。早年学画于蓝瑛,又据周亮工言,老莲儿时曾临摹过李公麟所画七十二贤的石刻拓本,由此也可以了解到他的画艺的渊源之一;清代毛奇龄的《陈老莲别传》又记载了他又曾临摹过唐、周昉的作品。可见陈洪绶能博采众长,后终自成一家。陈洪绶中年时曾赴京为国子监生,授舍人,被召为“内廷供奉”(宫廷画家)而未就。而正值此时,战乱频仍,他于1643年离开北京返乡。1644年清军入关,明亡后陈洪绶曾剃发为僧,并改号“悔僧”、“悔迟”、“迟和尚”、“老迟”等,以示难忘故国之意。但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风浪却并未影响他在绘画艺术上的孜孜追求。明亡之后,他的画艺更为精绝,身后画名益高。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50,000 - 2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5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中艺拍卖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富力盛悦居旧钟路10号院10号楼307室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