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清乾隆 粉彩纏枝蓮紋天球瓶
福建 北京时间
2022年01月09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 50.8cm,口徑 11.1cm,腹徑 35cm
本品為乾隆時期極為特殊的御制彩瓷,形制大氣沉穩,
於端莊敦實之中透出秀逸之美。
其彩繪裝飾頗具特色,口沿繪如意雲頭紋吊飾長短相間的瓔珞紋,
頸部裝飾異體蕉葉紋,源自青銅器,清宮謂之為「蟬紋」,
肩部繪八組黃地雲肩,分別內繪兩類纏枝花卉相間裝飾。
腹部上下留白,中間繪三組銀蓮花與西番蓮交替裝飾,
其花卉枝蔓舒卷自如,設色淡雅清新,尤其在瑩白色地映襯下更見麗質非凡。
足脛處繪飾變體蓮瓣紋,底部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
筆法精湛,神韻甚佳。
来源:
1. 慶寬家族收藏(傳);
2. 徐展堂 收藏;
3.香港蘇富比,1993年10月27日,編號263;
4.香港蘇富比,2001年10月29日,編號601;
出版:
《嘉德二十年精品錄》- 陶瓷卷,故宮出版社,2014年,236、237頁,編號120
乾隆一朝未見與本品相同之器,其在裝飾風格和表現技法方面均有別於常見御瓷之面貌,展現高級官窯的新姿采。其特點有二:一、本品以白釉為色地,縱觀乾隆時期彩瓷色地,斑斕多彩,當中以白釉色地最為罕見,故白釉色地者一向聲價不菲。比較當今所見白釉色地者,其彩料必當妍美於其餘色地者,可見白地彩瓷品質非凡。二、本品紋飾一改乾隆彩瓷雍容繁縟的面貌,紋飾之間留白較多,層次過渡非常清晰,頓生一股清新雅麗之氣,亦為乾隆御瓷少有之個例。
本品為乾隆官窯粉彩器之中堪稱別致的洋彩佳器,諸彩絢麗濃妍,繪畫細緻規整,工藝精湛絕倫。
紋飾與顏料運用技法諸多方面凸顯出典型洋彩之特徵:一是繪畫技法摹仿西洋光影畫法,注重枝葉的明暗表現和花朵花瓣的立體層次;二是頸部和腹部多處使用洋彩特有的圓狀光點裝飾。彩繪呈現明顯的琺瑯彩效果,富於西方裝飾韻味,體現出歐洲巴洛克裝飾風格對中國美學的影響。
洋彩正是十八世紀清宮與西洋文化交流互動而產生的藝術珍品,它是雍乾時期清宮對運用西洋繪畫技法描繪的彩瓷的正式名稱,乾隆朝《活計檔》、《陳設檔》多作「磁胎洋彩」,原配木匣上也皆刻上「洋彩」品名。「洋彩」名稱最早出現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之《陶務述略碑記》:「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微。」該碑據實記載,憑此表明清宮洋彩至少在雍正晚期已被珠山御窯廠成功燒制。
洋彩的繪畫設色妍麗繁縟,有別於傳統技法,更需要畫工高超的繪畫功底與豐富的經驗。唐英在乾隆八年奉諭編撰完成的《陶冶圖冊》第十七編「圓琢洋采」中曾作如此評述:「圓琢白器,五采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采。須素習繪事高手,將各種顏料研細調和,以白瓷片繪染燒試,必熟諳顏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細,熟中生巧,總以眼明、心細、手准為佳。所用顏料與法琅色同,其調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膠水,一用清水。蓋油色便於渲染,膠水所調便於搨抹,而清水之色則便於堆填也。」
洋彩的主要特徵就是「摹仿西洋」,對繪畫者的要求非常嚴格,必須具有過硬的技術根基方可,並且需要對彩繪效果反復做試燒檢驗,把握著色彩變化、搭配的奧妙之處,強調指出洋彩與瓷胎畫琺瑯均使用相同的顏料。在「圓琢洋采」配對的圖畫中,見有一中年工匠正在聚精會神地染繪洋彩,桌上擺放三個碗,勺子在其中,應是盛裝前述芸香油、膠水、清水三種調劑,另見多瓣調色盤上有紅綠諸彩,該畫具體地記錄了當年洋彩瓷器繪製的工作場景,這是迄今為止關於洋彩瓷器製作僅見的一份圖像數據,異常可貴。
「天球瓶」始作於明初永樂、宣德時期,受外域器物影響深刻。以「蘇麻泥青」渲染,或畫纏枝,或繪雲龍,色調幽豔,氣勢奪人。曇花一現後,有明一代再不見此類器物,直至康熙晚期才恢復燒造。雍乾時期「天球瓶」比例勻稱得當,在陳設瓶、尊類的器物中脫穎而出,頗得帝王歡心,加之文化繁盛,工藝超凡,造就了或氣勢磅礡,或嬌羞婉約的官窯佳品。乾隆一朝,可見各式釉彩、紋飾作例,然而類同此件拍品之粉彩蕃蓮紋天球瓶,鳳毛麟角,現知僅有兩例。
天球瓶因其體格較大,造型穩健,適合宮廷陳設,更適合匠人畫師繪畫。因其造型高級,天球瓶無論何種繪畫創作皆為經典。乾隆一朝天球瓶紋飾為常見的主要有粉彩九桃天球瓶、青花釉裏紅海水雲龍紋天球瓶等。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時有見到,可比玫茵堂舊藏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著錄於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756,後以9026萬港元售於香港蘇富比2011年10月5日,編號0015;清乾隆青花釉裏紅海水雲龍紋天球瓶,可見保利香港2019年10月7日,編號3324,以5664萬港元售出;其他題材天球瓶作品又見清乾隆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售於香港佳士得2018年5月30日,編號8888,以1.306億港元成交。本件粉彩纏枝西蕃蓮天球瓶,題材少見,帶有濃郁的西洋巴洛克風格,十分少見。
十八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標誌正是體現為清代宮廷文化對西洋元素的吸納和運用。其中乾隆皇帝興趣廣泛,對西洋文化的借鑒和推廣更在康雍二帝之上,他頗為推崇西洋裝飾形成富麗堂皇之效果,因此登基之初即命傳教士設計並建造了圓明園當中的西洋樓建築群,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一處時代標誌,在宮廷工藝品的設計與製作上,乾隆皇帝的喜好致使西洋元素廣泛運用,臻於極致,也讓西方為之驚歎不絕,其中洋彩瓷器的成熟與流行,使得西洋技法與西洋題材在清宮瓷器上得到完美結合,品格不凡,鑄就了中國陶瓷史上一段洋溢西洋氣息的佚麗篇章。
本品屬於此番西風東漸之下的重要見證者,其氣韻婉約雅致,清新複見華貴,溫和蘊含富麗,沈穩亦不失和諧,極盡考究之能事,尤顯雍容高雅、賞心悅目,當屬乾隆御制彩瓷之翹楚。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000 - 17,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0,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厦门博乐德平台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厦门市湖里区象屿保税区象兴一路33号
邮编: 3610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