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傅抱石(1904-1965) 1947年作 望庐山瀑布 立轴 纸本
北京 北京时间
2021年03月21日 开拍
拍品描述
作者 傅抱石(1904-1965)
尺寸 131×65.5cm
创作年代 1947年作
款识:丁亥暮春三月,洪都偶居遣兴之写,新喻傅抱石并记。 钤印:抱石私印、踪迹大化、代山川而言也、抱石得心之作
这件作品尤其是表现了用淡墨的高妙处,我们看到山丛上面有泉水有瀑布,画的盈盈的在淡墨中间。他的皴法相对来说也少一些,淡淡的皴,淡淡的染,把山就推得很远。一张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的繁和简,而在于它用的是不是恰到好处。傅抱石先生简处难学,繁处追仿者倒是可以得到一二,而简妙处是很难得到的。所以我讲这张《庐山观瀑图》实际上它的重要的特点是简而淡,是他的一件妙作。
摘自2021年2月萧平采访语录
对望千秋诺?登高今古情
—傅抱石《二湘图》《观瀑图》双赏
随着对近现代美术史关注和研究的深入,渐渐走近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家生命体,也愈发清晰地感知到风起云涌、万象竞驰的现代百年在他们身上映现出的气质与才情。越是人格富有、思想峻切、学养丰赡、绘事精竑者,就越能经得起学术研究与万千观者的审视和评断。傅抱石即是这样的艺术家之一。在傅抱石的艺术成就中,以学滋艺,艺学共进,人物画与山水画双峰并峙,构成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言说整体。傅抱石的人物和山水,皆成熟于抗战背景下的寓居重庆西郊金刚坡时期,其极富个性的绘画创造在这一时期横空出世般卓然诞生。作为美术史论学者的傅抱石,其倾数年之力研究顾恺之和石涛两大重镇而成的巅峰成果也完成于这一时期。依托笃厚的文史学养和对巴蜀山水的切切体验,傅氏不仅创作了大量经典代表作,还栖心构思并成功实践了若干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人物、山水画题,为20世纪中国画坛注入崭新的气息。

这一时期傅氏创作的人物画,基本都是古典题材,图绘古人、古事并传达古意,此类之精品,多可归入笔者近年集中研究的蕴涵历史、典故、诗意等元素并具有情节实体的“人物故实画”。笔者将傅抱石人物故实画作品按照画题分作“东晋六朝”、“明清之际”、文人与画史故事、屈原与《楚辞》等系列。这其中,绘制屈原形象与《楚辞》诗意的画作深得抱石怀抱。傅抱石饱读历代诗文,古典文学修养甚高,尤爱《楚辞》,能以文人心境解读屈子悲喜。吟咏之余,付于笔墨,自1942年初作《屈子像》和1943年首创《湘夫人》开始,以《九歌》为主的《楚辞》题材,频频入画而佳构时现,终其一生皆如此。
眼前这帧《二湘图》,是傅抱石该题材的精彩之作。画家以《九歌》中《湘君》《湘夫人》“姊妹篇”诗意作为画题内涵,全面挖掘、继承前贤图像经验并理性创新了这一题材传统。傅氏笔下的《二湘图》大致有两个类型:一是独立并对望的两个人物,不作复杂的背景、环境刻画,至多辅以“洞庭波”、“木叶下”等简省描绘,突出高古形象与悠远诗境;二是将人物与环境共同经营,以丰富底幕烘托主体人物。这幅《二湘图》属于前者。
画中的湘君和湘夫人呈对望之姿,湘君静默回首,湘夫人袖手凝神。在两者的人物仪态、发髻眉目、服饰衣纹等方面,均可见傅氏对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参酌与承嗣。高古娴静之中融入一份不可名状的空灵与隽永。轻盈流畅而不失力道的线条,摹写出饱蕴上古风神的衣带飘举、思游千载之势。“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青冥中纷纷散落的秋叶由远及近,墨色渐近渐浓,如自由妙舞的精灵沟通着二湘之间的内心言语,流溢出幽沉而缱绻的文人心绪。重墨俊朗的篆书题款“抱石写湘君湘夫人”,熠熠字迹掩映在裙裾与落叶之间;款识下端的小圆朱印“傅”与画幅左下的长方压角章“往往醉后”彼此呼应,错落有致。
傅抱石在《九歌》主题创作上,历二十余载,煞费苦心,营制了数种人物组合形式与画意表现空间。整体来看,此图在绘制细节、画幅尺寸等方面,与现藏南京博物院的一帧作于1961年的《二湘图》(《傅抱石全集》第四卷,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92-93页)及作于1957年的一幅同题作品(《傅抱石全集》第三卷,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170-171页)酷似,与他创作于1940年代的同类画作在人物塑造和格调韵味上存在细微不同。据此可知,该“二湘”图式的生成,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画题上沿续了金刚坡时期的创获,而此时作者的生活境遇与创作心态出现新的变化,在艺术上也凝聚了新的思索。
从细处看,此图有如下鲜明特征:首先,较之1940年代的画作,二湘的面部刻绘更显雍容端庄,饱满润泽,似乎挥别了抗战时期浓郁的家国愁绪,代之以一种更近日常的祥和怡然。人物服饰着色考究,以写带染,淡雅疏朗,令观者欣喜自生。其次,该图中徐徐前行的湘君手执排箫,底部两端随风摇曳的朱红坠子格外夺目。在傅抱石很多人物画中,都习惯将期待强化或者点题的道具施以朱红色,此处亦然。这一道具细节承载着画家对该诗意内容及其文化蕴藉的深入提炼。对比40年代作品里湘君手中的扇子(此构图参考了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和1954年《九歌组图》(现藏中国美术馆)中湘君手中的木枝,排箫(“参差”为其别名,相传为舜所制)的刻画不仅契合了“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辞文,更将“二湘”的文化意涵进一步与舜帝和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融为一体,化悲婉为忠诚,延展了历代前贤对《九歌》文本的文人改良之脉络。
傅抱石一生创制高古人物,积累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创作论。他有一段经典自述:“刻画历史人物,有它的方便处,也有它的困难处。画家只有通过较长期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体会,心仪其人,凝而成象,所谓得之于心,然后才能形之于笔,把每个人物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表现出来。”(《陈老莲〈水浒叶子〉序》)“心仪其人”是“凝而成象”的首要前提,傅氏以文入图,以情撼人,这幅《二湘图》即是绝好的证明。

1942年10月10日,身居金刚坡下山斋的傅抱石在重庆夫子池励志社举办了一次重要的个人画展。他自撰的《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一文连载于《时事新报?学灯》,这也是详细描述这一展览及其本人画学思想与创作状态的重要文献。文中细致讲解了作品的四种题材取源,即“撷取大自然的某一部分,作画面的主题”“构写前人的诗,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实”和“全部或部分地临摹古人之作”。在金刚坡时期,还有一类傅氏的重要作品,即富含古意的山水,这一般会与上述表达诗境的题材相联系。苍茫阔远的山水之间跳脱着体量微小但意兴驰骤的人物,寄旨高蹈,旷思泠然。如画家常常绘制的《登山图》《观瀑图》《听泉图》《归庄图》《松林策杖》《高士探幽》《溪山放棹》《携琴访友》《风雨归舟》等等。此幅《观瀑图》就是一例。
傅氏笔下的“观瀑”题材,在山水方面,大致有浑厚淋漓与苍茫疏阔两种格调,此图属于后者。喜将人物置于广袤山水之一角,三五高士知己同游同止,登高眺远,凸显山势之巍峻,瀑流之湍急,高情之涤荡。此图整个上半部分都在以画家擅长的散锋尽扫自由摹绘出崇岭叠峰,以挥洒自如的长锋或疾或缓地写就山形面块,淡墨与淡赭叠染,不做细腻的局部皴擦,着眼宏观的勾勒与气象的通贯。傅抱石对水口的描绘久为人称道,自成家法。此图的一带远瀑悬于群嶂之间,垂流匆匆,至中景处已汇作洪洪倾泻之势,顺此路径,将观者视线引向瀑前平岩上伫立观瀑的三老一童。人物体量虽小,但眉目须发尽显,神采飘逸。一老举手指瀑,与另二老或有对谈酬唱,共赏这一域林泉秋色,感悟一份穿越古今的超迈情襟。
前景以阔笔勾皴几丛坡石,形成远近相宜、层次明朗的自然丘壑,与远山渐融一处。在丘壑互动之间,重笔写出数株老松,以右下至左上斜角线的排列,将画面有序分割,引观者视线聚拢于画面右侧众老观瀑的画意核心。最近处几株峻立如虬的苍松,笔墨劲挺,乱中有致,与远松相映而成欹正互补之天趣。此图是傅氏疏阔山水的经典类型,在山水构图与松石笔法等方面,与创作于同时期的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暮年留眼但看山》《荷锄过溪桥》等作品皆有相似之处。静观此画,泠泠水声、飒飒松声、幽幽谷声、朗朗秋声宛在耳畔,登高遥想古贤,观瀑亦是仰观寰宇、俯察己心。
颇值得一提的是,画上题识云“丁亥暮春三月洪都偶居遣兴之写”,可知此时傅抱石身在南昌。南昌之于抱石,既是早年求学发迹之地,也是新余老家之外的又一故乡。南昌生活着抱石诸多的亲友故交,自然是极重情义的傅氏甚为眷顾的地方。抗战胜利东归之后,傅抱石应有几次返回南昌,这些具体的经历尚需在散如云烟的史料中爬梳、勾连。据叶宗镐先生《傅抱石年谱》记载,傅抱石1948年2月和1949年12月底明确回过南昌。另傅氏门人沈飞自述,在1946年10月左右,傅抱石也有南昌之寓,并在赠送沈飞的画上题有“战后复员,绕道章门,小住匝月”等语,对此则材料,叶宗镐也收入了年谱并注明“待考”。由此可见,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定能够弥补研究的不足和旧有的认识。此画落款时间为“丁亥暮春三月”,即公历1947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末,又据两帧傅氏给同在中央大学任教的好友张书旂的赠画(分别题于4月28日和5月20日)可推知,傅氏此次去往南昌的时间或在当年4月底至5月20日之间。但此行的缘故与“偶居”的地点及人事,尚不得知,一并“待考”。笔者一直强调,做美术史研究,必须关注拍卖市场和收藏界日益现身的崭新材料,这些画迹和信息与学术研究不断互为考订和补益,功德可嘉。
毋庸置疑,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画史上一座举世公认的巍巍高峰。他笔下渊博的人物故实与悠远的奇山隽水,定会随着时光的流徙而愈发深隽地植入读画、识画者的心灵,渐次构建一个高华、明朗的天地。这天地间奔腾的,正是抱石先生一生尊崇的民族精神与超然境界。
辛丑岁初写于京华
(张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傅抱石研究专家)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0434
  • Lot 0435
  • Lot 0436
  • Lot 0437
  • Lot 0438
  • Lot 0439
  • Lot 0440
  • Lot 0441
  • Lot 0442
  • Lot 0443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8,000,000 - 10,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8,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开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
电话: 010-66089788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