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张穆 八骏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
广东 北京时间
2021年01月07日 开拍
拍品描述
作者 张穆
尺寸 引首24.3×96cm;画芯24.3×216cm;题跋24.3×332cm
创作年代 暂无
题识:张穆。 钤印:张穆私印、铁桥道人 引首:穆王八骏,己亥六月,昙殊芬题。钤印:邓芬、从心先生、青赡敕度众生 题跋: 一、铁桥画马清初确最有重名,余搜求十余年,未有所获。去年曾见一绢本,色甚深黑,以议价不合,舍之。今年春忽得此卷,虽有蛀损,幸画尚未失,故亟收之。卷中马凡八,笔法全师李龙眠,颇得神骏之气,诚能品也。己亥秋曾于友人斋中见一金笺本,疏柳一株,马三匹,笔墨尤冲淡可喜,欲求割爱,不可得。盖赝本甚多,想一见真跡,亦不易。尝阅《曝书亭集》载其人品孤介绝俗,不轻易为人落笔,故传世特少云。戊辰二月养道者颐元漫识于小山书屋。钤印:养斋氏、护封 二、穆之先生一代奇人,慷慨悲歌,倜傥任侠。明亡后踰岭北游,欲图匡复,佐张家玉军,事败,遂不复出。北游日,高望之作诗送之云:“白头为客昔人悲,况复行当此乱离。江围昔年曾失路,才名今日恐非时。只身旅食曾依友,万里家书欲寄谁。莫向天涯重流滞,故山还有白云期。”朱竹垞来粤有诗赠先生:“铁桥山人逸兴长,草堂卜筑东溪旁。弹棋击剑有奇术,饮酒赋诗多乐方。逢人岂惮霸陵尉,画马不数江都王。莫道雄心今老去,犹能结客少年场。”韩纯玉题先生画马歌:“铁桥年已七十五,醉里蹁跹拔剑舞。余勇犹令笔墨飞,迅扬骅骝力如虎。维絷萧萧古白杨,四蹄卓立明秋霜。昂然顾盼气深稳,风鬟雾鬛非寻常。用之疆场一敌万,如何闲置荒坰畔。壮心烈士暮年悲,永日披图发长叹。”三诗能道先生心事。先生最善画马。屈翁山云:凡写生必须博物,久之自可通神。古人赋形而贵神,以意到笔不到为妙。粤东以翎毛名者颇众,若林良、张穆之皆神气生动,不甚着意设色。穆之尤善马,尝蓄名马曰“铜龙”,曰“鸡冠赤”,与之久习,得其饮食喜怒之精神,与夫筋力所在,故每下笔如生。尝言韩干画马骨节皆不真,赵孟頫得马之神,且设色精妙。又谓骏马肥须见骨,瘦须见肉,于其骨节,长短尺寸不失,乃为精工,又谓凡马皆行一边,左前足与左后足先起,而右前足、右后足乃随之相交而驰,善骑者于鞍上已知其起落之处。若骏马起落不测,瞬息百里,虽欲细察之,恒不能矣。故凡骏马之驰,以蹄尖寸许至地。若不沾尘,然画者往往不能酷肖。此诚论画马笃论,非先生深于马神理不能道也。此卷为先生《八骏图》,用笔绝高,神骨俱静,高步古今万物。一马盖先生晚年得意作也。旧为陈养斋藏弆,后展转归余,闲中无事,辄出展观,穆然神往,邈然有思,盖余之景慕先生,尤慕其人而不慊其画也。钤印:长留天地间 三、雁洲二兄博雅,富收藏。今之隐君子也,与余交善莫逆。一日雁洲过余读书画,因举而归之,雁洲并属为文记之,因记之如此,亦一段文翰因缘也。乙酉四月苍萍。钤印:高斋 《道援堂集》载《题张穆之画马》诗:“今代推曹霸,纷纷素绢来。真龙谁解好,天马自无媒。万里从军梦,三秋伏枥哀。何当将汗血,沾洒拂云堆。”又《张穆之为画支公爰马图赠诗》:“支遁怜神骏,今朝得紫骝。风沙生素练,翦拂向高秋。牢落千金骨,苍茫万里侯。含毫何惨淡,怜尔在林邱。”二诗亦能道出先生心事也。萍又记。钤印:苍萍 四、张穆八骏图真跡,乃其晚年之笔。予少日曾为容教授摹七十二马卷,容藏者乃其少作。此卷为张穆老年之笔也。予乡先生养斋旧藏,敬礼先生宝之宝之,后学子玉拜观因题。钤印:迟园、子玉、吴灏私印 五、中山王闻善拜观。钤印:王闻善印、中山龙都人、大吉羊 六、 丙申元月丙良拜观。钤印:丙良 七、己亥十月拜观因记,吴泰。钤印:吴泰、南海生 题签:张铁桥八马图卷,洞虚珍玩。钤印:洞虚 藏印:东官张氏珍藏、百居堂、百居堂珍藏印、敬礼心赏、高斋、秘色楼书画记、敬礼藏品、敬礼锦华同赏
说明:附木盒

张穆(1607-1683),字尔启,号穆之,又号铁桥,东莞茶山人。不但擅于画马,还擅于画鹰、画兰、竹、水仙,旁及篆刻。

张穆神品:
名士骏马佳山水
明清之际,战乱频接,岭南地区亦深受其害,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人烈士辈出,成就岭南文化史的一大辉煌。故前人总结说:
“一时人文灿然,多能书善画,迈越前代,吾粤艺术大放异彩,所谓穷而后工耶?……若黎遂球、陈子壮、邝露先后死难于顺治初年,函昰洞烛机先为僧于崇祯间,深度、今释、大汕入清后始出家,张穆、梁启运、薛始亨、高俨、陈恭尹辈遁迹山林终老焉。诸人或工诗能文,或以绘事专门名家,壮烈高节,照耀史乘,且有能兼具二三能事者,而其人之志概,亦可于此中窥之,抑亦文献足徵,又岂鉴赏其书画而已。”
(汪宗衍《明清之际广东书画家》)
这其中的张穆就是一位兼具画家、诗人和志士身份的艺术家。经过清初名家学者如屈大均查慎行朱彝尊梁佩兰等人的题咏记载,晚清民国间陈伯陶容庚汪宗衍等人的搜罗爬梳,张穆在明清时期绘画史上的地位价值愈发明晰,越来越受到艺术史界的关注。最近,张穆传世作品多入公藏,而代表了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骏马图现身本次秋拍,可谓引人注目。
张穆,字尔启,又字穆之,自号铁桥、铁桥道人,东莞茶山人。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生于广西柳州,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卒于东莞。大约是时代风气的感召,张穆虽僻居岭南,却和明清之际特立独行的士人一样,学道、能诗、会剑术,“精骑射”,倜傥任侠,好游历,足迹北达荆楚吴越。他虽科举无名,却有澄清天下之志,尤其倾慕乡贤袁崇焕抗清的功绩,与当时广东的有志之士如陈子壮、邝露、黎遂球等人交好。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清兵先后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张穆时年38岁,据前人记载,“铁桥闻变,为位哭于茶山雁塔寺”。在这易代之际,张穆一度追随隆武、绍武小朝廷,他与张家玉一起受诏在惠州潮州募兵,这段经历对他影响至深。最终失望于南明小朝廷之间的倾轧内斗,回里乡居,从此远离反清复明的第一线。
张穆以布衣而终,他因娴于书画而为艺术家,但在当时,他是和陈子壮等一批抗清志士一样,是以气节见重于世的,后世之所以推崇他、研究他、珍视其作品,正是首先基于他作为遗民的人格气节,他在绘画艺术上的精湛技艺,又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诸多课题。
张穆画马:“风流何让李龙眠”
“我闻此老好剑兼好诗,更于画马神工施”(王又曾),张穆在画马方面的造诣,博得了同时代不少名家的赞誉,如“龙眠妙手亦老翁”(查慎行)、“风流何让李龙眠”(彭孙遹)、“画马不数江都王”(朱彝尊)、“当代推曹霸”(屈大均),都把他与历史上的画马名家唐代的江都王李绪、曹霸、宋代的李伯时等相提并论,可见他在当时的名气。
因为张穆的遗民身份,又因清代文网之密,他的诗文流传极少,画作也十分珍稀。据研究统计,他的马画作品存世有三四十件,多存于公藏,所画马有独马、双马、三马、五马、八马等形式。这件《八骏图》,不仅可以饱览张穆作为中国古代顶级画马高手的造诣,还可以从民国时期数位鉴藏家的累累题跋考证中,看到张穆研究的学术成果,这对其创作的传统、特点、地位均予以了揭示,《八骏图》是一卷艺术价值与学术含量并重的作品。
《八骏图》起首为三匹奔跑状的骏马,最先一匹扬蹄侧首,迎面两匹,前者将作停足长嘶,后一匹依然低首,动中有静,并且将三匹马冲突下的不同反应都体现细致,画卷一开始就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紧紧抓住了观者的眼球。接下来的中部两匹马,是画卷的重心所在,同样是驻足,然而一垂首、一侧耳,神态各异,却能展现出画卷中心的安详静谧气氛,且二马所占空间较大,也给人以体味遐想的空间。末三匹马一躺一卧,中间一匹顾盼生姿,较之前两段更具动感,形象更泼辣,不仅展现了画家的苦心经营,而且造型的大胆、协调,笔墨的工稳、生动,都予人以美不胜收之感。曾经为容庚摹过张穆七十二马图的画家吴子玉在后跋中提到,此卷为张穆“晚年之笔”,宜其老笔纷披,直臻化境。
有学者指出:“张穆画马,除了娴熟的造型基本功外,更为难得的是能画出各种姿态的马,变化多端,组合巧妙,前后左右,运笔自如。马首无论是三分面、五分面,还是七分面、九分面,皆栩栩如生,自然天成,且站有站相,卧有卧相,奔有奔相,无不生动。”(任道斌《明遗民画家东莞张穆的马图及其他》)这段评语正是对《八骏图》准确的评论。
这卷《八骏图》先后得到民国时期陈颐元、李沧萍等人收藏,由岭南画家邓芬题引首“穆王八骏”——
铁桥画马清初最有重名,余搜求十余年,未有所获。去年曾见一绢本,色甚深黑,以议价不合,舍之。今年春忽得此卷,虽有蛀损,幸画尚未失,故亟收之。卷中马凡八,笔法全师李龙眠,颇得神骏之气,诚能品也。
己亥秋曾于友人斋中见一金笺本,疏柳一株,马三匹,笔墨尤冲淡可喜,求割爱,不可得,盖赝本甚多,想一见真迹亦不易。尝阅《曝书亭集》,载其人品孤介绝俗,不轻易为人落笔,故传世特少云。戊辰二月养道者颐元漫识于小山书屋。
按,陈颐元,字洞虚,号养斋,斋名秘色楼、小山书屋等。广西贵港人,前清秀才,雅好书画收藏,后在广东佛山挂牌行医。是卷后归岭南学者李沧萍(1897—1949),沧萍原名汉声,号萍簃、高斋,中年后以字行,为黄节弟子,黄遵宪之孙女婿,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他在得到这卷画后,于乙酉(1945)转赠给友人雁洲二兄,并应嘱写下长文考证——
穆之先生一代畸人,慷慨悲歌,倜傥任侠。明亡后踰岭北游,欲图匡复,佐张家玉军,事败,遂不复出。北游日,高望公作诗送之云:“白头为客昔人悲,况复行当此乱离。江国昔(按:《岭南画徵略》作‘曩’)年曾失路,才名今日恐非时。只身旅食曾依友,万里家书欲寄谁。莫向天涯重流滞,故(按:《岭南画徵录》作‘青’)山还有白云期。”朱竹垞来粤有诗赠先生:“铁桥山人逸兴长,草堂卜筑东溪旁。弹碁击剑有奇术,饮酒赋诗多乐方。逢人岂惮霸陵尉,画马不数江都王。莫道雄心今老去,犹能结客少年场。”韩纯玉题先生画马歌:“铁桥年已七十五,醉里蹁跹拔剑舞。余勇犹令笔墨飞,迅扫骅骝力如虎。维絷萧萧古白杨,四蹄卓立明秋霜。昂然顾盼气深稳,风鬟雾鬛非寻常。用之疆场一敌万,如何闲置荒坰畔。壮心烈士暮年悲(按:《岭南画徵略》作‘悲暮年’),永日披图发长叹。”三诗能道先生心事。先生最善画马。屈翁山云:凡写生必须博物,久之自可通神。古人贱形而贵神,以意到笔不到为妙,粤东以翎毛名者颇众,若林良、张穆之,皆神气生动,不甚着意,设色如生。穆之尤善马,尝蓄名马,曰铜龙,曰鸡冠赤,与之久习,得其饮食喜怒之精神与夫筋力所在,故每下笔如生。尝言韩干画马,骨节皆不真。赵孟頫得马之神,且设色精妙。又谓骏马肥须见骨,瘦须见肉,于其骨节,长短尺寸不失,乃为精工,又谓凡马皆行一边,左前足与右后足先起,而右前足、右后足乃随之相交而驰,善骑者于鞍上已知其起落之处。若骏马则起落不测,瞬息百里,虽欲细察之,恒不能矣。故凡骏马之驰,以蹄尖寸许至地,若不沾尘,然画者往往不能酷肖。此诚论画马笃论,非先生深于马神理不能道也。此卷为先生《八骏图》,用笔绝高,神骨俱静,高于古今万物。盖先生晚年得意作也。旧为陈养斋藏弆,后展转归余,闲中无事,辄出展观,穆然神往,邈然有思,盖余之景慕先生,尤慕其人而不慊于其画也。
雁洲二兄博雅,富收藏。今之隐君子也,与余交善莫逆。一日雁洲过余读书画,因举而归之,雁洲并属为文记之,因记之如此,亦一段文翰因缘也。乙酉四月苍萍。
《道援堂集》载《题张穆之画马》诗:“今代推曹霸,纷纷素绢来。真龙谁解好,天马自无媒。万里从军梦,三秋伏枥哀。何当将汗血,沾拂云堆。”又《张穆之为画支公爰马图赠诗》:“支遁怜神骏,今朝得紫骝。风沙生素练,翦拂向(按:《岭南画徵略》作‘问’)高秋。牢落千金骨,苍茫万里侯。含毫何惨淡,怜尔在林邱。”二诗亦能道出先生心事也。萍又记。
为张穆北游赋诗壮之的高望公,即高俨,新会人,博学工诗、画、草书,当时号为三绝。高俨与张穆同时代,志趣相投,与当时海内名公交接情形亦相同。本次有张穆高俨二人《山水花鸟行书》作品,可参见二人之风格。
此卷最后一跋就提到“容希白先生与张穆之同里,故喜集其作品,已捐张穆之《八骏图》卷有叁卷之多”(吴泰跋),70年代香港何氏至乐楼重印张穆的诗集《铁桥集》,书前便冠以容庚所写的《张穆传》。可以说,晚清民国期间,出于乡邦文献的重视和画史研究的需要,岭南对张穆的研究是风气,而李沧萍对历史上张穆文献的爬梳,正是这股风气的体现。他的长跋也并非泛泛抄录前人著述,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从张穆的同时代人屈大均那里,找到了张穆画马的几条重要记载:
1、“粤东以翎毛名者颇众,若林良、张穆之……”,这是说明在广东地区有创作花鸟画的传统,从明代正统、成化年间的宫廷画家林良,到明末清初的张穆,是有这种绘画风气的传承,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少在谢兰生的清中叶还存在(“余曾学画马,不领其趣,遂弃去。吾粤善画马推张穆之,论画马最精”,见谢氏《常惺惺斋书画题跋》)。
2、“穆之尤善马,尝蓄名马,曰铜龙,曰鸡冠赤,与之久习……”,披露了张穆养马以资观摩写生的记载。
3、“……此诚论画马笃论,非先生深于马神理不能道也”,张穆不仅是一代画马大家,他的绘画理论也借屈大均之口得以流传。
《罗浮洞天福地图》:可能是唯一传世的张穆山水
张穆不仅仅是一位画马专家。从时人的酬唱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他擅长的绘画题材众多,还包括花鸟(兰、竹、鸟、鹰、猕猴、鹿等)、人物、山水等,场面繁复者者有如射鹿、出猎这样的大型题材,据近人研究,上述题材,除了山水均有传世作品(参见《天骨超俊:张穆艺术研究展作品集》,莞城美术馆编;《张穆》,单小英编著)。《岭南画徵略》在张穆条提到:
“读书罗浮山,亲睹山岚隐见,故画山水有生气。”
彭孙遹的《题张山人画册三首》其第二首:“树色云容缥缈间,寒潭秋水碧潺潺。江亭高枕清无事,饱看衰阳雨后山。”是题山水画无疑。屈大均的诗集中有《题铁桥翁黄山画册》,“计十四景七绝十五首”。都可看出张穆山水画创作方面,流传稀少的情况。广东崇正2020秋拍的这件山水画(《罗浮洞天福地图》)可以说是现今存世极少的张穆作品,珍贵可知。
是卷山水作品卷轴题签:“铁桥山人罗浮图,东官莫氏多荫书屋珍藏,丙戌上元,挹翠敬署。”上有张穆自题诗作:
箓园先生五十又一,绘罗浮洞天福地为寿,并诗请政:百年过半信闲身,篱菊堆金不称贫。昔抚遗弓终抱恨,久怜埋剑尚如新。淡惟鲁酒倾高客,豪任齐纨散舞人。更问雄心销几许,从来英杰返天真。甲寅菊月,张穆具。
按,张穆的家乡东莞茶山,与罗浮山相距不远,这座道教圣地以得天独厚的罗浮盛景向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张穆近水楼台,不仅多次游览罗浮山,还有诗作,而他的号“铁桥”,据屈大均指出,正是典出罗浮二山之交的铁桥。可以说,罗浮的风景,张穆是最熟悉的,在这张并不大的(具体尺寸)画上,只觉罗浮森然万物,具体而微,笔墨古淡,足见画家力求精微之用心。而以画罗浮山洞天福地作为寿礼,本身也含有庄重申祝之意。
张穆此诗,题为《寿卫箓园》,见诗集《铁桥集》,字句略有数字不同,想是后来定稿所致。汪宗衍、黄莎莉著《张穆年谱》,此诗系于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张穆时年68岁:“九月,卫淇五十一寿,画《罗浮洞天福地》册页为寿,并系以七律诗。”由此可知,原画为册页形式,而据汪宗衍考证,卫淇亦为东莞人,字箓园,明佥事,著有《自携稿》,著录于《广东通志?艺文略》。从张穆的祝词看,卫氏很可能和他一样是一位参加过抗清的明遗民。
是画有邓尔雅题七绝二首:
下马能文上马雄,非徒书画此精工。卷开便作舆图看,收拾河山国士风。
乡居东望即罗浮,信宿黄龙想旧游。邑里相同都细事,遗民神品各千秋。
培樾世大兄吾莞有明遗老张铁桥先生山水真迹,属为题记,敬成绝句二首,用志眼福,邓尔雅。
按,“东官莫氏多荫书屋”,系岭南著名藏书家、五十万卷楼主人莫伯骥(1878—1958)的斋号,而邓尔雅为之题跋的上款人,正是莫伯骥之子莫培樾(1905—1982),业医,1941年移居澳门,丙戌为1947年。张穆的山水作品虽传世至稀,但这件作品却流传有绪。在汪宗衍增补的《岭南画徵略》里,完整地收录了张穆的题诗。过去许多研究者在论及张穆山水时为之束手的难题,如今可以得以解决:《罗浮洞天福地图》将会告知世人,何为张穆的山水手段。
1990年,83岁的汪宗衍在《张穆年谱缘起》中说道:
综铁桥一生,为侠士、为诗人、为逸民,岂独以画马传哉。遭逢板荡,往还朋旧,皆一时节烈硕彦,多系南疆兴亡,遗文逸事,略见于此,其亦爱谈明季史乘者有乐于是乎。
他是将张穆与明清之际紧紧地联系起来,综观清末以来对张穆的研究,对其作品的收藏,无不是建立在其人所代表的文化含义的考量之上。画(书)以人传,以画证人,正是透过艺术作品,传达出历史的无限意味。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2,000,000
50,000
5,000,000
100,000
10,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20,000,000
1,000,000
100,000,000
20,000,000 50,000,000 80,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00 - 1,5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71号东方文德广场A栋写字楼24楼全层
邮编: 51018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