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徐悲鸿(1895~1953) 1938年作 红豆情思 镜框 设色纸本
北京 北京时间
2020年12月05日 开拍
拍品描述
作者 徐悲鸿(1895~1953)
尺寸 85×53cm
创作年代 1938年作
出版: 1.《徐悲鸿画集》P47,中华书局,1975年1月。 2.《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P40-4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9月。 钤印:徐悲鸿 题识:廿七年初暑,悲鸿。
展览:“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浙江美术馆,2012年10月16日-28日。

《红豆情思》作于1938年夏,看到这样的作品,令人无法不想起一位在徐悲鸿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孙多慈。作为作者的学生和恋人,她牵起了徐悲鸿太多的甜蜜、酸楚和无奈。布旗袍和高跟鞋,是孙多慈在悲鸿画里最典型的衣着——无论油画还是国画。这一年的春天,徐悲鸿登报声明与蒋碧薇解除同居关系,之后,即委友人沈君去孙家求亲,然所愿落空,甚至孙家立即从桂林迁往浙江丽水,柔弱内向的孙多慈迫于父亲的压力,不久就与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许绍棣结了婚。处于热恋中的两个主角,这期间的苦闷和思念可想而知,虽然琴瑟之偶不能偕,然而对于感情的喷涌都是不可遏止。在充满艺术情质的二人,不可遏止的思念自然就会化作笔墨的倾吐——于是就有了这件《红豆情思》。
画面上一少女着旗袍高跟鞋抬头仰望,右手举颊拭汗,又似担心采红豆的老农安危;老农援树,一手勾攀枝杆,一手正采摘两颗红豆,全身用力,神情专注,目光注视于红豆之上。老农目光中透出的神态,象极了徐悲鸿自画像中人物的目光。是画家不自觉的以身自代,还是心有所想的情绪流露?或者是两者间兼而有之的结果吧。少女的形象挺拔,人物比例造型准确而称,一望而知这是位年纪甚轻的女性——孙多慈当时年方26岁,在画家的心目中,恋人的形象总是与美好的记忆分不开。作为一个写实主义的画家,只用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的精气神与动态思想表现了出来,看似简单的笔触却满含着浓烈的情感和深厚的功力。徐悲鸿画人物强调“惟妙惟肖”,实际上是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的实践者和鼓吹者,他画人物最善于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是艺术的真实而并非自然物象的翻版,因此,在这件作品中,画家在人物的动态动作和眼神上的描写是注入了灵活多变的笔墨线条和空灵实在兼具的渲染手段的,因而使人的观感到达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
对于背景红豆树的描绘,画家采取了以一当十的创作手法,在大笔挥洒的遒劲枝杆上,浓荫蔽日的青叶挡蔽了烈日的暴晒不同成熟度的红豆挂满了画幅的上下左右。在空间的处理上,全画的人物关系,树、果、人之间的关系安排得自然熨帖而又疏密得当,树果的着笔不多,但是在照应全幅的轻重关系上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就算是情感奔涌,画家的能力还是在尺幅间显露无疑。我们越读越感受到,真正的佳作,是在情思和画理的交战中寻找到一条合理的信道,高超的作品,是这条道路越小,越能履险如夷。
《孙多慈与徐悲鸿爱情画传》一书载,1934年秋,刚从国外回来的徐悲鸿,为弥补二十个月来对学生授课的欠缺,亲自带队,率艺术专修科绘画组三年级十余名学生在天目山进行了一星期的写生活动,孙多慈随徐悲鸿上山后,发现了一棵高大的红豆树,她遂采下两颗,徐悲鸿用两颗红豆制成两枚戒指,一刻“慈”字,一刻“悲”字,以应两人姓名,永葆相思之情。《红豆情思》或即悲鸿先生回忆往事所作,心中感慨,尽皆流露笔端了。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0055
  • Lot 0056
  • Lot 0057
  • Lot 0058
  • Lot 0059
  • Lot 0060
  • Lot 0061
  • Lot 0063
  • Lot 0064
  • Lot 0065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1,000,000
100,000
+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
20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
10,000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28,000,000 - 38,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28,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电话: 020-87306608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