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清初 马槽炉
北京 北京时间
2020年10月16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宣德年制」铁线篆书款
12.5×16.8×10.8cm?重: 4850g
出版: 杨炳祯著《金玉青烟》,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社,P280展览: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明清铜炉特展,1996年
本炉式俗称马槽,因长方斗状故名,古籍中未见此称,《金玉青烟》谓之“戟耳长方炉”,或为戟耳方炉之变体。宣炉多圆器,方者稀少,有说法云此式取“地方”之象,喻耿直之意,为文人所青睐。又有说马槽炉自台几炉变化而来:明代吕震《宣德彝器图谱》诸图样,唯“台几炉”作方体附耳,形制接近。而《图谱?卷十五》“台几炉”一栏记载“敕赐九卿科道衙门”,通政司、大理寺、尚宝司等机构的正卿、少卿官员亦配此式。明张居正《请宥言官以彰圣德疏》曰:“窃以为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清雍正帝亦道:“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果能秉公持正,据实敷陈,方合天下之公是公非,而于朝廷政事有所裨益。”赐与监察、司法官员台几炉,乃册命其仗义执言,秉公执法,恰与“马槽炉”耿直寓意相似。二者外观内含都有同点,或确有演变关系。炉长方形体,方折口唇,上方略阔,下部微狭,使四壁皆倾,气势厚重。两侧戟耳,清秀规矩,平底,四角承四矮折板足,形如马槽,故名。炉之线性平直,比例精确,且铜质精纯细腻,包浆温润,入手沉稳压手,叩击声音清脆,声如玉盘,精光内蕴,将金玉之美集于一炉,为上佳妙品;造型设计取材于古代常见的马槽形式,是明代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款式,形制简洁,线条明快,相应双耳亦简练劲挺。炉身蜡茶原皮,养护极好,内膛打磨工整,底心平滑。底款「宣德年制」四字长脚篆书,字体起线高,笔画细窄,乃与炉身一体失蜡法铸就,地平字峻,铸后精修,整饬凝练,规矩有度,劲挺深峻,体现出官方高度的制作标准、精湛工艺和不凡气度。如此稳重大器,这非寻常官绅所能用,真社稷之器也。古代铜炉形制依“天圆地方”之传统观念而制,“天圆地方”是古人的宇宙概念,祭天当用圆形香炉,祭地则用方形香炉,其中以取“天圆”者多,取“地方”者少。而传世的方炉中,最别具一格、最受人喜爱的当属马槽炉,马槽炉铸造上难度较大,且对铸造所用之铜,较之其它形制,要求更多精炼,盖因宣炉一体铸成,方耳之铸需要铜水流动性极佳,铸得此规整形态极为不易,存世量较稀少,王世襄老先生藏有一落康熙年款的马槽炉,形制与本品相类,但尺寸较本品略小。此炉为目前所见马槽炉中尺寸最大者,订制如此大器,非宫廷之力不可为,极为珍罕。参阅:王世襄著《自珍集》P40清 康熙 “大清康熙年制燕台施氏精造” 马槽炉 ,2010年北京匡时秋拍lot0016,成交价RMB 14,560,000方圆异趣——杨炳祯先生旧藏铜炉杨炳祯先生是台湾宣德炉收藏界的权威人物之一,也是近二三十年来最富盛名的明清铜炉收藏家,1996年曾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金玉青烟—明清铜炉特展】,轰动一时,并由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了《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一书。之后更是受邀全台湾巡回展览,台湾媒体甚至为他出了专题报道。杨炳祯先生对于铜炉的追求,可称为收藏界一代佳话,其收藏之铜炉,无论造型,皮色,尺寸,款识,均兼容并蓄,收藏面极广,尤其在铜炉造型的追求上,不仅要求线条优雅,而且独到精妙,这些藏玩所得皆陈于《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一书,书中收录了杨炳祯先生自1970年代起,呕心沥血,历经二十载精心挑选,盘玩养护的宣德炉数百只,也由此在宣炉学术界和收藏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二十一世纪宣德炉系统化的收藏奠定了基础,而今杨炳祯先生旧藏铜炉更是成为各大拍场的宠儿!本书将向各大藏家朋友们呈献一批明清铜炉珍品,其中即有杨炳祯先生旧藏中的两件重要宣炉:明代「牧元清玩」款铜戟耳炉和清初铜马槽炉,皆出版于【金玉青烟—明清铜炉特展】一书。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800,000 - 2,5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8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