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一人独享之乐-金西厓、冯力远竹木雕作品
北京 北京时间
2020年10月16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形式:32.7cm(扇骨);26.9×8.2cm(吴湖帆臂搁);16.9×29cm(花鳥詩文臂搁);9×6.2cm(金文臂搁)
描述:近代 吴湖帆画竹 金西厓刻製 白竹秘阁&乌木扇骨
近现代 冯力远竹雕花鸟诗文臂搁&金文臂搁

近代 吴湖帆画竹 金西厓刻制乌木扇骨
释文
「庚寅冬吴湖帆作」(1950)刻款
「吴万」、「西厓手刻」印款
「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州。康乐平生追壮观,未知席上极沧洲。」
「多景楼米老句。吴湖帆书」刻铭并款识

近代 吴湖帆画竹 金西厓刻制 白竹秘阁
释文
「吴湖帆为西厓兄作丁酉秋日。」(1957)行书刻款
「吴万」印款

近现代 冯力远竹雕花鸟诗文臂搁
释文
「海上潮来惊雁起,林梢月出照秋高,遥知万里同兹夕,一片清思慰寂寥。木堂丁未十月二八日年六十又五」
「木堂」、「八井山人」印款

近现代 冯力远竹雕精刻金文臂搁
释文
「无异毁为用初之器 文字纤细为然 而用笔结体皆极工巧 绰绰多姿 但闻初雄浑叶茂之风不复多寻矣 」
「丙午三月吴人冯力远刻年六十四」刻款
「木堂」印款
「首行用初八晚用之误」

来源:
1.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lot0886
2.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lot1306
3.香港佳士得,2011年11月,lot3274
4.翦淞阁旧藏

出版:
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手稿本,无页码),第57号、第376号。
王世襄,《竹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页61、58。
金西厓,《刻竹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页300、294。

参阅:
上海博物馆藏冯力远竹雕镇纸三件,《 竹镂文心-竹刻珍品特集》,上海博物馆编,P252、255、301。
竹刻摹静簋铭镇纸
钤印:这两件精采绝伦的作品是近代竹刻大师金西厓(1890-1979)以其“以刀代笔”之绝技,表现其好友、近代书画大家吴湖帆(1894-1968)书画的竹刻作品。
白竹秘阁著录于手稿本《金西厓刻竹目录》第57号:五十七,白竹,吴湖帆画竹。西厓。丁酉秋日,线刻阴文。丁八月十八日;以阴文浅刻吴湖帆画竹,行书刻款:“吴湖帆为西厓兄作丁酉秋日”。
此作以极浅之阴文线刻为之,先刻出竹节、竹叶之轮廓,再以较深刀痕,剔出竹枝,复以浅刻线条刻划出竹叶脉络,以深浅赋浓淡,层次分明自现。竹自画面右下向左上方斜倚,竹叶婆娑,如风过疏竹,一派平淡天真之景。款以浅刀出之,犹见吴倩庵笔力之遒劲,足见其功力。
乌木箑骨则著录于手稿本《金西厓刻竹目录》第376号:三七六,乌木九三十四,吴湖帆字又画竹。庚寅冬,印文,十一日廿七刻成。在金西厓刻竹作品中,乌木木箑(扇)骨有两件,此件即为其中之一,其珍稀可知。
扇骨一面刻吴湖帆画竹,款:「庚寅冬吴湖帆作」,钤「吴万」、「西厓手刻」印。最精彩虚,当在竹叶、竹干与竹枝之交相叠映,竹节、枝叶交会之处刻画清晰,粗细自朗,再现焕发向上之勃勃生机,愈现文人画竹之恣逸洒脱气息。另面刻米芾《多景楼》诗句:「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州。康乐平生追壮观,未知席上极沧洲」款:「多景楼米老句,吴湖帆书。」点划钩折、瘦腴有致,如见梅景其人其书。
竹刻书画家为之,刀法优劣能否传书画之神,固在刻工,然书画家亦须为刻者着想,要胸有成竹,如何打稿以适宜刻者变换其刀法,以期自然浑成又富于变化,实存乎于心。因此,两者间的配合呼应、商榷斟酌,决定了作品成功与否。金西厓以其兄、画家金城 (号北楼,1878-1926)为他的竹刻打稿之例,说明竹刻书画的作理与作法,深入浅出,生动鲜活,颇值竹刻与书画爱好者着意深究。西厓谓:
伯兄北楼能作寻丈巨帧,但画尺许之臂搁、扇骨,亦如狮子搏兔,必以全力。每见其把竹凝视,心有所会,方肯落笔。一稿甫就,便告曰,某处用阴文,某处用阳文,某处宜深刻,某处宜浅雕,某处求对比,某处是呼应。盖其构思时,已预见刻成之全貌矣。当谓书画家与刻工,有如词曲家与歌者。词曲家如谙音律,其填词之际,已为歌者之行腔吐字作好安排,故唱来抑扬跌宕,自然动听。
金西厓被启功先生评价为“于五百年来竹人之外独树一帜”,其不仅为竹刻艺术名家,对于竹刻艺术及其发展史更是精研湛深,75岁时,他撰写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论述竹刻的历史与工艺的著作《刻竹小言》,对毛雕、阴文浅刻、陷地浅刻、留青阳文、阴文深刻、薄浮雕等技法心得均有详论,「谈艺之说,多前人所未发」,对竹刻艺术作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脍炙人口,嘉惠后学无数。书中述竹刻简史,论及清代晚期在雕法大备后,技法特色偏重于力求以刀痕表现书画之笔墨,例如藉由刻迹之深浅毛光,以逼肖用墨之浓淡干湿,模刻书画,使人一望而知为某家。故此时竹刻书画每出书画家之手,此即所谓「以雕刻再现书画」。观乎这两件作品,「领会其神情,而傅之于刃下」,适为其说之绝佳印证。
金西厓名绍坊,字季言,号西厓,以号行。浙江南浔(今湖州)人,久寓上海。曾学土木工程,家学渊源,酷爱艺术,初从长兄金城先生习绘画,后从仲兄金绍堂(号东溪)先生改学竹刻,有出蓝之誉,他也是著名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1914-2009)的四舅父,《刻竹小言》一书即为王世襄极力促成金西厓发表者。金西厓刻竹,技法全面,取材广博,尤其诸多与书画名家的合作,于竹刻书画留下诸多名家早期的手迹巨作,饶富价值与意义。从《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可看出,其技法不惟阴刻、陷地深刻,也有留青;其中多半为西厓自己设计绘稿,部分是由两位兄长金城、金东溪绘稿,还有一部分,也是极为难得的,是来自于题襟馆、书画善会画友的酬唱留墨,海上名家如吴昌硕、王一亭(1867?1936)、吴待秋、吴湖帆、溥心畬、张大千与江寒汀等。由于西厓深谙画理,即使摹刻名家书画,也能将其神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赋予新意,使其竹刻书画作品更显精粹,而为艺术再创造,富于独特隽永的艺术价值。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吴湖帆,名倩,字遹骏,书画署名湖帆,后以此名为行,1894年--1968年,江苏苏州人。近现代著名的书画家、古代书画鉴赏大家、古代书画收藏大家,所藏古代书画编入《梅景书屋秘笈》。绘画造诣极高,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秉承“三吴一冯”,与钱镜塘并称“鉴定双璧”,富有江南“一只眼”美称。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协副主席,1934年、1946年两次被故宫聘为评审委员。作为收藏名家,吴老先生的收藏为其创作、鉴定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传统画学的一大特色,即绘画创作、收藏与鉴定的密切合作。

冯力远 (1902-1970),字立园,号木堂,别号八井山人。江苏苏州人,早年以雕竹驰名上海,并擅书法、金石和绘画,后居福州。耽于金石文字之学,尤擅以留青及砂地技法刻竹、所刻山水、人物及缩摹金石拓本,力求细密。所刻文字笔画细若蚊睫而点画清爽、结字整肃,显示出极高的雕刻技巧。曾以留青法缩刻古代名人字画于扇骨或小竹片上,有《殷·甲骨文》、《晋·王羲之兰亭序》等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生活上得到人民政府照顾,精心刻制的作品均由国家收藏。
冯力远刻字不打纸稿,以刀代笔,几乎为“盲刻”,全凭几十年练就的手上功夫,代表技艺是“砂地阳文”和“蚊睫小字”,本次一件金文臂搁即为合此二技之代表作,其上还刻有月、周等字样,除臂搁之用为,应还可为月份牌,精巧之意尽显;另有一件花鸟诗文臂搁,画意文雅,所刻“蚊睫小字”清晰简练,凸显出其深厚的竹刻功底。
上海博物馆曾收藏其一批竹刻作品,1957年,上海博物馆通过当时的福州市特种工艺局和特种工艺生产合作社,向冯立远订购了一套竹刻镇纸,题材为摹刻鼎彝、泉玺、造像、历代法帖、近人书画等,凡二十种,可资对比。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2,600,000 - 3,6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2,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