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王翚 仿惠崇水邨图
北京 北京时间
2020年10月16日 开拍
拍品描述
质地:立轴 设色纸本 1714年作
形式:142×51cm .约6.5平尺
尺寸:钤印:海虞、耕烟、王翬之印、上下千年、王翬之印、石谷、我思古人、耕烟散人时年八十有三
题识:
一、荷花荷叶满晴川,小阁帘开镜里天。如此溪山冯领略,始知平地有神仙。仿惠崇水村图笔,补白石翁诗意。甲午中元海虞王翬。
二、子震宗长先生,博雅好古。操济世之术,得养生之秘。嗜山水,特嘱图以供卧游。因写此诗意奉寄。弟翬再识。
题签:王翬仿惠崇水村图真迹,萧平。钤印:萧平、平印
描述:出版:《中国名画》第二十集,中华民国十五年八月十三版,有正书局。
著录:《王石谷年谱》P144,2008年6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钤印:说明:王翚为清初“四王”之一,是传统绘画之集大成者,自谓“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其在世时受到朝野追捧,曾有“画圣”之目,60岁时奉诏画《康熙南巡图》,画成深得康熙帝赏识,赐书“山水清晖”四字,王翚引以为豪,一时公卿以结识王翚为荣。画名日盛,声誉之隆,身价之高,一时罕有匹者,追随者甚众,人视其为“虞山画派”开山之祖。
展览:惠崇意 石田诗
——王翚《仿惠崇水村图》赏析
王照宇(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因其绘画技法最为全面,存世画迹亦夥,且又精于临古仿古,更兼其得享高寿,子孙门徒众多,使得王翚在“四王”之中颇具影响,曾一度被视为有清一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无论文献记载,还是存世绘画真迹,都可以印证王翚的绘画根祗主要源自元人黄公望,同时也旁参他家,最后自成面目。由于石谷享寿八十六岁高龄,画历长达大半个世纪,且存世画目极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分期,诸多前贤大家对之多持有相对较为一致的看法,吴湖帆在其《梅景书屋随笔》中如许说到:
“石谷自三十至四十颇见风韵,与南田绝相似,四十以后至六十为中年最精能之时,六十以后渐趋松懈,至七十左右为最退化时期,仅存糟粕。凡长卷大幅往往由门弟子代作,稍自润色,整齐停匀,便乏远韵,人诋诃石谷大半为此。八十以后则老笔纷披,复入佳境,愈简愈辣。此种工力,非他人能到矣 ”。徐邦达先生生前则认为石谷“三十几时伪作古画,元、宋,全凭臆造,本事很大,但易流露自己的面貌。中年声望高了,不复作伪。四十左右与恽南田过从,相互影响。五六十岁时画细,在北京,为迎合权贵好尚。七十岁左右‘开工厂’,收学生代笔。八十岁时不卖画了。老年画干 ”。吴、徐二人对于石谷晚年绘画大抵上都持肯定态度,就存世真迹来看,的确如此,王翚自七十岁至八十六岁的十余年间,其绘画艺术可谓是精进不息,老而弥笃。《仿惠崇水村图轴》即是例证,此画纸本设色,纵142厘米,横51厘米,著录于有正书局在民国十五年(1926)出版的《中国名画》第二十集;亦见于赵平先生的《王石谷年谱》一书 。此图丘壑布局采用了宋代山水画中常见的“全景式”构图,用写生的方式将画面分为远、中、近三个层次。其中远山巍峨起伏,山色郁茂,笔法繁密,山石多用披麻皴,传达出了黄公望山水的精髓,然又不失自家面貌。自远山而下,陂陀沙渚,草木葱郁,其间穿插房舍数间,笔墨苍秀,敷色淡雅,极富自然天趣。近水处,绿叶簇簇,荷花盛开,两条渔船横卧江心,生活之气顿生。近景则林木高耸葱郁,树下房舍鳞次排列,有文士独坐其中,隐逸情怀则油然而生。所有物象造型精熟,穿插布置井然有序,笔法老练,却又不失生动自然,极可能是画家描绘江南家乡一带的风景写生作品。画心左上方有两段行书题识,其一:
“荷花荷叶满晴川,小阁帘开镜里天。如此溪山冯领略,始知平地有神仙。仿惠崇水村图笔,补白石翁诗意。甲午中元海虞王翬”。下钤“耕烟”朱文方印、“王翚之印”朱文方印。起首处有“海虞”朱文椭圆形印一方。西晋时期,因常熟东临大海,时人故名之“海虞”。这三方印章均见于上海博物馆编篡的《中国书画家印鉴》一书 。该七言诗原为“明四家”之一的沈周所作,“仿惠崇水村图笔,补白石翁诗意”,无疑是说该画作主要仿宋代小景画家惠崇的笔意,同时又补写了沈周的诗句。据款题的书风来看,更近于存世的石谷中晚年之笔,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王翚作于康熙四十三年(乙亥年,1695年)《山川浑厚图扇面》(纸本设色,纵17.5厘米,横54厘米),时年王翚六十四岁。而与他早年的书风相去甚远,如作于康熙五年(丙午年,1666年)的《山窗读书图轴》(纸本设色,纵160厘米,横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作于康熙六年(丁未年,1667年)的《山水图扇面》(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50.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由是可知此落款中的“甲午”,应为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王翚时年八十三岁,是其极晚年的画作。比对吴湖帆和徐邦达二人的说法,发现此图并没有“老笔纷披”之感,但有“复入佳境,愈简愈辣”之意,更没有徐邦达先生所说的“干”,可见这是一幅石谷晚年较为独特的山水画作品。说明晚年的王翚,其绘画不仅难称粗滥,而且依然是精品不断。
第二段题识:“子震宗长先生,博雅好古。操济世之术,得养生之秘。嗜山水,特嘱图以供卧游。因写此诗意奉寄。弟翬再识”。下钤“王翚之印”白文方印、“石谷”朱文方印,这两方印章亦见于《中国书画家印鉴》。另,起首处钤有“上下千年”朱文椭圆形印,此印见于王翚《仿古山水图册》中的第四开(纸本设色,共十二开,每开纵38.1厘米,横30.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是石谷画作中常见的一方闲章。行文大意是说,这幅作品是王翚应“子震宗长先生”之约而作。这位“子震宗长”具体名讳待考,从王翚题识中知道他好古,懂养生之术,性喜山水,故请王翚为之绘图,供其“卧游”。“卧游”一词原是六朝刘宋时期著名画家、理论家、佛学家宗炳(375—443)《画山水序》中的“卧以游之”的意思,他认为山水画是以其外形体现“道”的,因此图绘山水形象是可以领悟虚无之道,反映出宗炳绘画思想深受玄、释以及儒、道影响的特点。另,画心左下方的边角之处钤有王翚本人的“我思古人”朱文方印和“耕烟散人时年八十有三”白文方印,亦吻合了画作款题中的纪年。该山水题签处有当代著名鉴定家萧平先生的行书题识:“王翬仿惠崇水村图真迹,萧平”,并钤盖印信“萧平”、“平印”等。
北宋僧人小景画家惠崇,善画湖山小景,然存世作品绝少,对于存世的“惠崇”款作品,学界向来以为难以考订。据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先生研究,宋代的人们就认为惠崇之作品“自宋初即真迹寥寥①”。王翚此作虽自题为“仿惠崇水村图笔,补白石翁诗意”,但是惠崇的作品今已无存,其绘画风格究竟是什么面貌,我们不得而知。那么这幅画作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研究惠崇绘画的一个图像文本,或者说,在清代人眼里,惠崇的绘画是一种什么面貌,王翚的这幅作品似乎给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3,500,000 - 5,5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3,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