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罗中立(b.1948) 1999年作 收获 布面油画
广东 北京时间
2020年09月13日 开拍
拍品描述
作者 罗中立(b.1948)
尺寸 100×90cm
创作年代 1999年作
背面签名 深展100×90cm 乡情系列 稿 罗中立luozhongli 四川美院
展览
2016“状态·巴山变奏曲”罗中立个展,深圳e当代美术馆,中国广东

来源
藏家得自艺术家本人


收藏证书

罗中立(b.1948),重庆人。196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留校任教。1986年毕业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家政府津贴。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四川优秀作品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台湾山美术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

《收获》这张具有强烈表现主义特征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罗中立对于勃鲁盖尔式的艺术语言与中国民间造型元素的探索,画面构图饱满,描画了小麦收成时,三个正在专注地打理麦子的农民,壮硕的身材、厚实的手和脚、黝黑的皮肤、被晒红的脸颊,无不准确反映出劳动者的形象特点。而以夸张的表达方式渲染农民怀中麦子的金黄色泽,让画中人物都被一大片金灿灿的光芒包裹着,何尝不是艺术家一种温情的表达。

早在20世纪80年代,罗中立就以超写实主义代表作《父亲》确立了在中国美术界的巨擘地位。尔后,罗中立的绘画语言,慢慢地走上了表现主义的道路。罗中立对乡土题材的热衷持续多年,他喜欢把视角切入到最平实的劳动群众,用主观性强烈的,罗中立式的语言去描绘他们的生活。他笔下的人物总是身材饱满,粗壮有力,彰显出一股极为强悍的生命力。
被时代选择的罗中立
罗中立的名字是与中国当代美术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81年,罗中立凭借作品《父亲》,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金奖,被艺术界视为中国当代绘画的里程碑。“时代”选择了罗中立,他笔下的大巴山农民画像既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体现,也是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艺术创作的反思与超越。
从第一次跟着同学去大巴山当教员,住进了一个名叫邓开选的老人家里,和老人躺在一张床上伴着蛙声聊天,再到从美院附中毕业后再次回到大巴山,当了十年钢铁厂工人,罗中立在大巴山度过了他的整个青春时期。艺术无非是真诚,他真挚地热爱大巴山的人事物,大巴山回馈他以用之不竭的创作能量。创作《父亲》时,罗中立就是以当年接待他到自己家生活的邓开选老人为原型,而在之后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里,罗中立始终以描绘大巴山农民形象为一种责任,反复讲述“熟悉的大巴山农民的平凡生活,画他们的悲欢喜怒、爱憎、生死。”直至今日,他仍然每年回大巴山写生,探望邓开选的家人,和村里人一起过年。罗中立并非直观地记录农民生活,而是展现他记忆中大巴山“生活的悖理和存在的别扭,生命的强悍和习惯的荒唐”,从而构成一幅幅山野味极浓但又极具生命力的民俗画。罗中立笔下的农民身上蕴藏着一种金子般的精神,一种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精神。
蛰伏十年,重新定义“乡土绘画”
虽然《父亲》让罗中立名噪一时,但在罗中立看来,它只是自己艺术探索道路的起点。1984年,罗中立前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深造。这段经历不仅使罗中立对西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让他从开放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回国后又埋头钻研了近十年,直到1990年代中期,罗中立才以一批“新乡土”风格的绘画杀回美术界。
不同于《父亲》时期的超写实手法,这批作品被一种强调直觉和笔触的表现方式所取代。艺术家不再拘泥于细节的逼真,而是以质朴有力的线条、参差错杂的笔触、斑驳厚重的肌理、鲜明而充满民俗味道的色彩,赋予了作品古拙的原始冲动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罗中立对于“乡土绘画”的突围,也是他对于自己的一次突围。虽然仍以大巴山农民为题材,但这一次,罗中立显然心不在此。于是我们看到他的笔画超越了题材本身,述说出一种不同于当代社会状态的生存经验,在那些平凡的生活片段中,表现生而为人的欲望,以及隐藏其中质朴而有强悍的生命意识。
回归本质,从乡土中汲取力量
本次上拍的《收获》创作于1999年,从风格与作品的完成度来看,正是属于罗中立实现艺术语言转换之后的“新乡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秋至1999年夏天,罗中立曾回到大巴山的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并由导演王海兵把这次“回山”经历拍摄成纪录片《山里的日子》,分为回乡、冬闲、嫁女、农忙、收获五集,在记录大巴山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展示了这批作品的创作过程。结合纪录片中的大巴山,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罗中立这批作品会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变化。随着城镇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的加速传播,大巴山也经历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但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这就是罗中立通过画笔探寻出来的部分。
画面中这耀眼的光芒中,物质条件简陋的大巴山农民们,温顺坚韧而生生不息,在严酷的环境中相依为命,没有过多被文明加以掩饰的人性,朴素粗粝却又真挚可爱。罗中立笔下有一代代中国人最深层的记忆和体验,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是生命力的来源,也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最不可或缺的底色。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0941
  • Lot 0942
  • Lot 0943
  • Lot 0944
  • Lot 0945
  • Lot 0946
  • Lot 0947
  • Lot 0948
  • Lot 0949
  • Lot 0950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2,000,000
50,000
5,000,000
100,000
10,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20,000,000
1,000,000
100,000,000
20,000,000 50,000,000 80,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2,000,000 - 30,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8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71号东方文德广场A栋写字楼24楼全层
电话: 020-83394856
邮编: 51018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