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明永乐 铜鎏金文殊菩萨
北京 北京时间
2020年08月17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 高25.5cm
创作年代 明永乐
款识:大明永乐年施
内地宫廷 黄铜鎏金

此尊文殊菩萨造像即为永乐宫廷造像的佳作。菩萨头戴花冠,顶结高发髻,耳侧缯带呈U字形翻卷,耳下垂圆环。面形方正,面容庄严肃穆。双目低垂,嘴角略向上翘,透露出菩萨悲天悯人之意。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有力。上身饰项圈和长链,项圈下缀U字形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腰带下亦有U字形连珠式璎珞装饰,双肩披大帔帛,手和足部有钏躅装饰。裙子与帔帛采取写实手法表现,衣纹流畅优美,生动表现出丝织物特有的质感。结跏跌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宝座上,两手置胸前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左右肩花上分别安置经书和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美好和深刻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
莲花座造型规范,上下边缘各饰一周圆形的连珠纹;莲花瓣周匝环绕,饱满有力,头部饰有立体感颇强的卷草纹;座面阴刻“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楷书款,文字细劲,书体柔美,为永乐宫廷造像中最为标准的款识。莲座封底已失,内膛光滑规范、底部边缘磨损自然,剁口规整有力。整体造型端庄,形象生动,比例匀称,工艺精细;形体舒展,线条流畅,金色饱满悦目,富丽堂皇;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做工,都生动自然,既符合历史规制,也饱含时代艺术气韵,体现了明代永乐宫廷造像鲜明的艺术和工艺特点。

永乐铜鎏金文殊菩萨赏析
明代宫廷造像是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汉藏风格造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
明代宫廷造像的其风格形成源起于元朝,当时艺术大师尼泊尔人阿尼哥(Aniko,1244-1306)引领了元代宫廷佛教艺术的风尚。永乐宫廷“御用监佛作”作为最高权力的佛像制作机构,汇集了中原、藏地和尼泊尔的造像高手。他们继承了元代宫廷造像“西天梵相”风格,在力求符合佛法原旨和仪轨的同时,提高冶炼和铸造技术,以别出心裁的构思,铸成独特的宫廷风格,使得造型更加完美成熟,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和频繁的文化交流,是明朝宫廷艺术的集大成者。根据历史记载,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期间,西藏向明廷至少进献了七次佛像,而在永乐六年(1408年)和永乐十六年(1418年)间,西藏六次接受明廷赐赠的佛像。
这尊精美的永乐宫廷造像表现的题材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印度梵语“文殊师利”的音译简称,意译“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他以智慧见长,位居各大菩萨之首,佛经中称他“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乃是极其特殊的佛教尊神,显密各宗有不同的文殊菩萨法相,共计数十种之多。文殊经常高居显宗八大菩萨的首席尊神,特别是在般若经典盛行的大乘早期。文殊象征般若智慧,修行者必须通过智能修行关卡始能成佛;因此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成为佛部的最高位阶菩萨,常与普贤侍佛左右。
藏传佛教中同样对文殊菩萨十分尊崇,这与其修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认为,佛教修学的主要宗旨是断烦恼、证菩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智慧,智慧如利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之贼;如果不修智慧,而仅去做一切普度众生的善事,只能修得很好的福报,终究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成佛的最高成就。基于对智慧的重视,藏传佛教还将一些重要的上师或历史人物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历史上先后有萨迦派四祖萨班·贡噶坚赞、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清代乾隆皇帝被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这些化身的形象也都带有文殊菩萨的形象标志,即手中或肩花上有经书和宝剑。
此尊文殊菩萨造像即为永乐宫廷造像的佳作。菩萨头戴花冠,顶结高发髻,耳侧缯带呈U字形翻卷,耳下垂圆环。面形方正,面容庄严肃穆。双目低垂,嘴角略向上翘,透露出菩萨悲天悯人之意。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有力。上身饰项圈和长链,项圈下缀U字形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腰带下亦有U字形连珠式璎珞装饰,双肩披大帔帛,手和足部有钏躅装饰。裙子与帔帛采取写实手法表现,衣纹流畅优美,生动表现出丝织物特有的质感。结跏跌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宝座上,两手置胸前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左右肩花上分别安置经书和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美好和深刻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
莲花座造型规范,上下边缘各饰一周圆形的连珠纹;莲花瓣周匝环绕,饱满有力,头部饰有立体感颇强的卷草纹;座面阴刻“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楷书款,文字细劲,书体柔美,为永乐宫廷造像中最为标准的款识。莲座封底已失,内膛光滑规范、底部边缘磨损自然,剁口规整有力。整体造型端庄,形象生动,比例匀称,工艺精细;形体舒展,线条流畅,金色饱满悦目,富丽堂皇;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做工,都生动自然,既符合历史规制,也饱含时代艺术气韵,体现了明代永乐宫廷造像鲜明的艺术和工艺特点。
类似的乃至同一题材的作品,在公私收藏机构中均有所见。如冯施罗德先生《西藏佛教造像》一书中,即收录有三例,分别收藏在敏竹林寺(高21厘米,图1)、布达拉宫(高22.5厘米,图2)和大昭寺(高18厘米,图3)。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例(高20.5厘米,图4)。北京私人藏家收藏有两尊(高分别是19.5厘米和26厘米,图5、图6)。这些造像在年代早晚上,亦稍有差别。其中除图6为永乐后期的以外,其余皆为永乐早期造像。此次上拍了的这尊造像同样属于永乐后期的作品,莲瓣肥润,草头纹比较丰富。
在过去十余年佛教艺术品市场上,明代宫廷造像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引导市场不断前行。这些年,佛教艺术市场已趋向成熟,不再是明清宫廷佛像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些艺术性、工艺性较强和题材独特的佛像纷纷脱颖而出,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明代宫廷造像的价值和地位一直牢固树立,不可撼动。明代永乐宫廷造像无论是在佛教艺术史上,还是佛教造像收藏专项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今后的佛像艺术品市场上,永乐宫廷造像仍将作为佛像中的极品受到佛像爱好与收藏者的关注和亲睐,继续引领市场不断前行。
2017年保利香港秋拍,《清净广严》重要藏家珍藏永乐宫廷造像专场中推出的一尊同题材的作品即以1416万元港币成交(图7)。此次北京永乐拍卖公司推出的这尊文殊菩萨像就是一尊风格典型、艺术精美、品相一流,而且体量较大的永乐宫廷造像,堪称经典中的代表作,值得广大藏家收藏爱好者特别关注。(文案参阅黄春和先生相关著述)

参阅:
1.Ulrich Von Schroeder,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 VOLUME TWO, TIBET & CHINA, Plate 352A-C.(图1-3)
2.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品大系-藏传佛教造像》,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25页。(图4)
3.《鸣鹤清赏—瑞宝阁藏金铜佛像》,文物出版社,200页,202页。(图5,图6)
4、保利香港2017年秋拍,清净广严—重要藏家珍藏永乐宫廷造像,LOT,3207;明永文殊菩萨,高19.4厘米。成交价1416万港元。(图7)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023
  • Lot 1024
  • Lot 1025
  • Lot 1026
  • Lot 1027
  • Lot 1028
  • Lot 1029
  • Lot 1030
  • Lot 1031
  • Lot 1032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200 500 800
10,000
2,000 5,000 8,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8,000,000 - 12,0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8,0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805室
电话: 8610 5925 0855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