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明 彩绘云纹漆耳杯一组(四件)
线上 北京时间
2020年07月03日 开拍 / 2020年07月03日 截止委托
拍品描述
尺寸:长:10.4cm 宽:8.2cm 高:3.3cm
详情:款识:“陈抿卿弟二”红漆款 木胎耳杯,四件一组,形制如一,口沿呈椭圆形,弧腹,杯身似舟,底作椭圆形饼足。口沿外有对称双耳,形制精巧,状如新月,耳面上翘。通体内外髹黑漆,以朱漆弦纹分割出耳部、口沿、腹身,耳部饰几何纹,外口沿点状及方格纹交替排列。内底心饰云气纹。外底红漆书“陈抿卿弟二”款识。传承年代既久,器身彩漆多已脱落,透过斑驳痕迹,仍可想见当年美轮美奂之态。 羽觞杯又称“羽杯”、“耳杯”,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其外形椭圆、形状像盾,两侧有耳,如鸟的双翼故名“羽殇”。《汉书》:“酌羽觞兮销忧”,并注曰:“羽觞,爵也,作生爵牖雀牍形,有头尾、羽翼。”目前所见之羽觞,如本器一般,无头尾,仅有双耳如翼。 古人之饮酒礼仪,以双手执耳杯,不似今人单手执杯,《礼记.投壶》:“请行觞”,是谓劝酒之意,《吕氏春秋》:“管子觞桓公”,则可知古人双手执耳杯饮酒,为君臣、贵族间社交礼节。在许多古代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到“觞”字,如东汉文学家张衡《西京赋》有“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句;又如耳熟能详的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其中的“觞”便指羽觞杯,唐代李白更写道“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可见流觞曲水,饮酒赏景,帝王文人之趣历经千年而不衰。 耳杯盛行于战国两汉时期,并延续到魏晋,多作为日常生活用器,大部份以漆器为主,还可见有青铜质地,其后材质多元,有漆、铜、金、银、玉、陶等。我国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西汉晚期彩绘夹纻胎漆耳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三国(吴)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英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秦代的黑漆彩绘羽觞杯,见《East Asian Lacquer—he 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Collection》,大都会博物馆,1991年,页17;另台湾抱一斋藏有一件“战国·黑漆朱绘方耳杯”,参见《叠彩——抱一斋藏中国漆器》,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页18,编号2;湖北省博物院藏有一件朱漆彩绘耳杯,定为汉代之作品,与本品形制相似,著录于《Masterpieces Of Chinese Lacquer – from the Mike Healy Collection》,2005年,美国,页26,图2,可做参考。 本品造型线条简洁,规整隽美,器壁轻薄,厚度如一,纹饰纤细韧劲,勾绘颇具法度,处处闪现出线条的变化韵律之美,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及收藏价值。 参阅: 1.《East Asian Lacquer—he 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Collection》,大都会博物馆,1991年,页17; 《叠彩——抱一斋藏中国漆器》,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页18,编号2 2.《Masterpieces Of Chinese Lacquer – from the Mike Healy Collection》,2005年,美国,页26,图2; 3.《珠联璧合之美:中国漆器&琺瑯器收藏精品选》,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页13; 4.《绚丽晶莹——淘石斋所藏中国古代水晶玛瑙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年,页 210,图 221; 5.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页43,图15。 6.《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页23-30; 7.甘肃省博物馆藏,“西汉晚期·彩绘夹纻胎漆耳杯”; 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藏“三国(吴)·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21
  • Lot 22
  • Lot 23
  • Lot 24
  • Lot 25
  • Lot 26
  • Lot 27
  • Lot 28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200
5,000
500
10,000
1,000
50,000
2,000
100,000
10,000
500,000
20,000
1,000,000
50,000
2,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无 起拍价格:1,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博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厦门市湖里区翔云一路海丝艺术品中心羲缘楼A馆213-215
电话: 0592-2201331
邮编: 361004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