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清乾隆 杏黄色绸绣彩云金龙纹女龙袍袍料
北京 北京时间
2019年06月08日 开拍 / 2019年06月08日 截止委托
拍品描述
L:150cm;W:300cm 杏黄色龙袍为清代贵妃、妃所御吉服之一,主要用于大型典礼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吉庆场合,如:万寿节、千秋节、元旦(即春节)、冬至令节、先蚕坛躬桑儀……等。 清代后、妃吉服袍是一款前后身连体通裁的直身式袍服,通常情况下,多与吉服褂套穿,有时亦会单独使用。 在清代典章制度中,女龙袍的分类及造型不但繁复多样,且最具特色。根据清乾隆钦定《皇朝礼器图》中所示:各种冬、夏应季女龙袍达十二式之多。其中八团有水款四式;八团无水款四式;正行龙款四式。此件杏黄色龙袍料即为正行龙款式。我们通过考察其前后身左右两片的“拼接缝纫形式”,以及袍料质地(江绸)和装饰风格可以确认:这是一件专为清代贵妃或妃位份的人制备的,春季或冬季龙袍料。其绣制制作及完成时间,应在清乾隆晚期至嘉庆初年。 清代帝后御用服饰的制作极为繁冗、考究。制衣的所有具体事宜和相关工作,自始至终全都在清宫内务府的统筹安排下进行。首先,要根据冠服制度及穿着者要求,敕画院处画师,先行画出线描半添彩工笔服饰“小样”后,呈交御览。然后,再将御览后的谕(懿)旨反馈给画师修改(主要是纹样及设色方面)。接下来,还要经反反复复地订正修改和多次往返……审阅,才能最终定稿。至此,服装定制的第一步工作基本结束。后面还要再命宫廷画师,按照穿着者本人服装的准确尺寸,分别画出比例为1:1的纸本和绢本线描半添彩工笔服装“大样”以及实际效果图。最后,内务府会根据图纸上的具体工艺要求(或织或绣),有选择地派发给下辖的江南三织造(苏州、杭州、江宁(今南京))承造。如果是刺绣品,多由苏、杭两织造承办;若为缂丝织物,则交与苏州织造缂织;而江宁与苏州织造,更擅长于妆花类提花织物的制作技艺……。我们根据清代《内务府来文》档案中的详实记载可知:一件御用袍服的织、绣周期,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有时甚至时间更长。而在这漫长的制作周期中,还不包括衣料的包装(御用衣料还需用镂雕红木、榉木刻字或贴签衣料盒盛装)、运输(水路或者陆路)、进宫勘验、入库,以及派发给“衣作”,选配衬里(及丝棉或皮草)、纽扣,并再一次衡量确认穿用者适衣尺寸(毕竟距首次量体已过很长时间),才能进行裁剪缝纫,最终制成一件成衣……等一系列时间。可以说,清代帝后服饰制作的奢华考究与艰难繁杂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这件杏黄色龙袍料,采取二至四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套针、平金、钉线、缠针等刺绣技法,在三枚左斜纹江绸地上,绣制彩云金龙、海水江崖、蝙蝠及折枝寿桃等纹样。两肩及胸背正龙各一,下摆前、后,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下衬万字不断头,作曲折网格状,间以小朵花纹样。整体构图沉稳庄重,疏密有序。层次分明,立体感突出;设色自然和谐,浓淡相宜;针法娴熟细腻,舒展流畅。局部(树干)做笔墨皴染,力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与故宫传世同时代藏品特征完全相同。是一件难得一见的清代苏州织造具有代表性的刺绣佳作。 众所周知,清代冠服制度全面确立、完善于清乾隆中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清宫帝、后御用服饰,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各种新、奇、特样式,不但层出不穷,且各具特色。乾隆朝(装饰风格)的新、奇、特特质,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此,曾被有人诟病“与制度不符”。片面强调,作为“制式服装,就要与制度吻合”。殊不知,这正是清代冠服制度创新、变化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曲折过度的必然。眼前这件贵妃龙袍料,就是一件十分形象而典型的范例。这里不妨先从其最具代表性的彩云、行龙和海水江崖纹样三个层面试做解读。 1、 熟悉清代帝、后服饰纹样的人想必知道,乾隆时期的彩云多作“流云”状。然而,在此袍料上,人们不难发现,五彩流云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夸张、浪漫,也更具装饰性。同时,也更加注重写实与写意完美融合的表达方式。 一股股漫天遍舞的五彩“如意灵芝连云”,形态万千充满了画面。像飘渺缭绕的条条彩霞,在熠熠生辉的金龙身边流动穿行着。它们那神秘莫测的万千变幻,既像溅落在水中涌动的彩色浪花,泛起阵阵涟漪。又似缕缕袅袅的云气,从水中慢慢喷发、升腾……,一派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展现在观者眼前,充满生活情趣,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刹那间,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油然而生,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尽管清乾隆以后各朝,又经历了“灵芝云”(又曰:烧饼云)、“如意云” 、“灵芝连云”(又曰:疙瘩汤 云)以及复古式“四合如意云”等一系列审美趣味的变化,但都不能与清乾隆时期那种放逸、潇洒、自然,充满生命力的五彩祥云相提并论。 2、 正行龙纹样是清代后妃吉服袍纹样之一,即:两肩及前胸、后背正龙;下摆前、后两侧行龙。乾隆时期帝、后吉服袍行龙纹样主要有三种,除了一直沿袭至清代末年的头朝上作“摆臂竞走”状行龙外。还有头朝下作“飞天摆尾”状行龙,以及此袍料所表现的头上尾下作“鲲鹏展翅”状行龙纹样。 两条金碧辉煌的行龙四目相对杀气腾腾,犹如威猛骁勇的鹰爪功武侠气势如虹从天而降;抑或又像一对久经沙场的掼跤高手,面对强劲的挑战者,摆动起健硕有力的臂膀,跳跃着挑逗、震慑对方。充分体现出满民族骑射尚武“马上得天下”的英雄气概,以及大清朝“康乾盛世”那种傲视群雄不可撼动的霸气。令人遗憾的是,乾、嘉朝以后,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纹样再难一见……。而第二种纹样基本退出了宫廷装饰,更多地显现出趋于“世俗化”的特征了。 3、 寓意与谐音,是中国古代人对富贵、吉祥的期盼与追求的主要表现形式,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清代帝后礼、吉服上的海水江崖纹样,意即:江中的山,被寄托寓意为“江山社稷”。在这如此庄重威严的场景中,让人不禁会想象到:这座能够代表江山社稷的山矗立江中,饱经惊涛骇浪的冲刷,该是何等巍峨、险峻与肃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眼前的山(江崖:即下摆底部中缝处彩条),哪有半点雄伟之势?几被浩瀚的大海所淹没潜入水中,更与经常能够见到的那种深深的立水烘托起的山峰大相径庭。而在江崖应该所处的水面位置,却被一座座瘦、皱、露、透的太湖奇石所占用。本应波涛汹涌的立水,却俨然一派波光粼粼的“平水”场面令人咋舌。然而,大家又都了解,在清代冠服制度中,凡帝、后礼服(衮服、朝袍、朝褂、朝裙上的)海水江崖均“平水”;凡吉服(龙袍、龙褂)皆“立水”的严格规定。 毋庸置疑,在清代屈指可数的十位皇帝中,雍正、乾隆父子可谓最具艺术造诣的人。关于这一点,从雍、乾时期《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谕旨所言可见一斑。尤其是乾隆皇帝,档案记录中的他,并不像一国之君,却更像一个艺术总监。他不仅对各类艺术品的制作材料的特性与工艺流程稔熟、深谙其道,更是对装饰艺术与造型艺术有着独到的感悟与理解。那么,清高宗究竟要在这近乎‘平水’和瘦骨嶙峋的奇石装饰样式上表达些什么呢?而我们看到这瑶池仙境般的美景,又会联想到什么呢?其实,这里所生发的一切,都与“乾隆爷江南巡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翻开历史的一页,乾隆皇帝的多次江南出行巡幸。在那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说,几乎影响了他一生,始终左右着其宏伟的执政方略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心目中理想的江山社稷,就是他的南巡感悟和化作《皇朝礼器图》中的一张张图纸,(详见皇后龙袍各图)诠释出他企盼大清朝繁荣昌盛兴国安邦的诸多构思。他脑海中展现的山,并不是呆头呆脑、见棱见角的简单堆砌,而要像太湖石那般隽永、那样秀美和引人入胜。他内心所崇尚的江山社稷,就应该是风光旖旎繁花似锦的江南美景;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海晏河清;是百姓安居乐业歌舞升平;是流光溢彩的海市蜃楼……。难怪乾隆帝会将江南美景落户京城、搬进皇宫。这就更加说明,他试图将世上一切美好都囊括在大清江山和这尺素(龙袍)之间的良苦用心……从而全面、系统地完善、构筑起庞大的清代冠服制度体系。 这些清楚明了地告诉我们,清高宗所要表达的正是“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诸乾坤”的治国理念;他所追求的就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他脑子里所想的也一定是大清江山子孙永葆……。这些统统通过如此浪漫的装饰手法,都被清高宗那细腻、准确地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极致,令人拍案叫绝。 北京故宫博物院 房宏俊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2,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200,000 - 1,5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2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巨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八十八号SOHO 现代城D 座七零四室
邮编: 1000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