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黄胄(1925-1997) 丰收图
北京 北京时间
2023年07月04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80×68cm 31 1/2×26 6/8in 约5.0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1988年
款识:黄胄戊辰年九月雨石居。希同同志指正。
钤印:黄胄之印(白文)、雨石居(朱文)、雨石堂画稿(朱文)
上款人:”希同同志“为陈希同,原北京市领导。
备注:作品由上款人家属提供。
黄胄之所以被称为"边疆画家",是因为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边疆人物作品。自1948年到1979年,黄胄曾经七赴新疆写生,他的重要作品也大多出自新疆写生的所见所闻,这些作品掌握了中国水墨写意的精髓,又吸取了西洋面的技法,将速写的艺术风格融入水墨画之中。在黄胄的边疆创作中,一些符号与题材贯穿其中。诙谐的老人、干练的女性、动态的舞姿,甚至于超越出画面的少数民族音乐,都在黄胄的笔下变得生动活泼。
《丰收图》是黄胄反复创作的边疆题材。黄胄对于丰收的重视,也许来源于他对位于丰收对立面的灾难的深刻体验。1946年,黄胄遵循老师赵望云的沿途写生法,徒步从西安两赴河南黄泛区,对水灾、饥荒、流民进行写生创作。“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是他对当时情况的描述。灾难刺激了黄胄,促使他建立了早期的艺术风格。新中国建立之后,战火燃烧过的地方发生了巨变,在边疆写生的黄胄,重新见到人民收割庄稼、果实时平静幸福的生活。对于他来说,丰收也因此不仅仅是一个平常的劳动场景,更是一种胜利、和平、安宁的符号,是苦涩黑暗的战斗岁月结束以后,万物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象征。相较于歌舞、庆典等以“民族性”为核心的画作,“丰收”则直接代表着更为普遍的“人民性”,是根植并超越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普遍价值的重要题材。这即是《丰收图》成为黄胄创作母题的契机。
黄胄曾作过多幅《丰收图》,贯穿他60年代后的创作生涯。相较于其他的作品,本幅《丰收图》显得最为充盈:由六只毛驴承载的十数篮满载的水果完全占据了画面的中下位置。驴群后方,一名老人,二位妇女欣喜的望着丰收的果实。我们可以充分的肯定,这是黄胄创作生涯中最为“丰收”的一副丰收图,这其中原由,应当是此幅作品创作于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发展的科学技术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果实的产量,人们的物质水平真正得到了提高。作为一名对创作现实生活有着极度追求的画家,黄胄目睹了(或是有充分信服的理由想象着)新时代的丰收场景,才将此景带人画作之中,创造出场景复杂,但最为丰盈的收获图景。
在布局之外,此幅作品的技法同样精彩至极。毛驴正面一向是技法上最难以把握的,但却是黄胄最擅长的。从此幅面中即可看到他的驴面造诣之深。他用速写的手法快速抓住了六头毛驴的神态。墨色浓淡巧妙搭配,勾勒出的毛驴体态健硕,但因所负果实过于沉重,不得不放慢脚步,拥挤在一起,形成远近的立体效果。而乘负在毛驴背上颜色各异的新鲜果实更使得画面色彩明丽,生动活泼,和水墨的毛驴相得益彰。
位于画作上方的三位人物同样有着浓郁的速写气息,造型准确,线条有力。衣服刻画有松动自由之感,勾线浓淡墨兼用,简笔不显单调,复笔不显繁杂。妇女的头巾、上衣略施淡彩,与下方水果清脆的颜色呼应。而人物的头、手画的更是漂亮,结构动态精到,用笔又十分简洁,概括能力极强。整体生动地表现了少数民族满载而归,内心欢喜得意的场景。
黄胄创作此画,抒写自己对八十年代新气象、新生活的赞美。在黄胄创作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段中,这幅作品不可不谓极用心之作。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800,000 - 1,2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8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镇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4035
电话: 010-65671178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