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清康熙 青花人物故事葫芦瓶一对
北京 北京时间
2023年06月18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高37cm;直径18cm*2
类别:清代青花瓷器
描述:康熙时期是我国青花瓷器生产史上继明代永宣青花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期,《陶雅》中也有这样记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要在青花的小江湖中占有一席之位是很不容易的,苏麻尼青已经被封神,大官窑一出江湖基本就是亿元俱乐部的常客。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历经数年青花瓷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时至今日,依旧以其清丽素洁的风格为大众喜爱。康熙中期,由于烧制方法的改进,加上把国产料进行精炼提纯,使其呈色鲜蓝青翠,娇翠欲滴。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记载:“瓷器青花、霁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其江西、广东诸山产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画粗器。”这里说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部分是云南的珠明料。国产浙料,发色鲜亮而有浓翠感。康熙二十年以前的青花颜色偏灰暗,二十年以后烧出了“翠毛蓝”、“宝石蓝”等艳丽的纯蓝色。
此件青花人物故事纹葫芦瓶,敝口、葫芦形、圈足。通体装饰以青花五层次布局,图案纹饰密布全器,上中下分别饰变型俯仰莲瓣纹两肩方,外框以青花涂抹粗线。上中部分间以缠枝花卉纹,主体纹饰绘以仕女故事,人物描绘写细腻,姿态各异,神仙气足,花卉点缀人物之间,浑厚大气。此瓶胎质坚密,釉色温润,青花色泽浓艳,凝聚不散,线条流畅,且“葫芦瓶”与“福禄”谐音,寓意大吉大利,是不可多得瓷艺珍品,值得收藏。
仕女发高绾,脸型饱满,眉如弯月,朱唇轻点。《阅世编》提到清初女子“高卷之发,变而圆如覆盆,蝉鬓轻盈,后施缎尾,较美于昔年。束发直上指,前高逾尺,数掩颧,数载之前,始见于延陵,时以为异,今及于吾乡,遍地皆然矣”。这是说以前高高卷起的发型,现在都变成宽阔的圆盆形状。这在康熙瓷器绘画中的仕女图中得以证实。同以往相比,康熙女子高绾圆阔的发型,加上满的脸庞,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端庄大气。仕女形象高大,画面构图饱满,较少背景的衬物,强调主体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主体人物的上下位置不留过多的空间,坊间俗称“顶天立地”。为了突出主体人物,除了假石、几片草丛外,背景几乎全部留白,留给欣赏者广阔的联想空间。从康熙瓷器仕女图表现题材与仕女形象的特点来看,人物形象表现出较为自信、大气的精神气质。说明康熙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比其他历史时期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一点可与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仕女图加以比较。
来源:北京重要私人藏家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21
  • Lot 122
  • Lot 123
  • Lot 124
  • Lot 125
  • Lot 126
  • Lot 127
  • Lot 128
  • Lot 129
  • Lot 130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500
10,000
1,000
30,000
2,000 5,000 8,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0 - 2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中古陶(北京)拍卖行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17号京瑞大厦B座16A&B
电话: 010-87363969
邮编: 100122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