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湖田窑狮钮温酒器一套
浙江 北京时间
2023年03月15日 开拍
拍品描述
此为一套温酒器,总分执壶及温碗两部。 执壶的产生与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早在新石器时代,为了储水方便,已经出现了各种陶制钵、瓶等。其大多无柄无流,取水时使用不便,遂逐渐为陶鬶、陶盉所取代。这两种器型皆有嘴或短流,并有把手方便持取;有的陶盉还配有盖子,一来防止泼溅,二来盛放含有酒精的液体时可减缓挥发。此两种器型可看作执壶雏形。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极大发展和酒文化的流行,使得壶、盉,爵、匜等器物逐渐由储水器转化为饮器,至秦汉而逐渐没落。两晋时期,越窑、瓯窑等烧造出了一种鸡头壶。壶身主体部分较青铜器中的壶形为瘦,一侧为鸡头装饰的短流(也因之得名),一侧为曲柄,已与后世执壶已几无差别。经历南北朝至隋唐,鸡头壶的造型理念变化不大,只是装饰感变得更强,鸡头逐渐变为凤首;体积也变得更小,从中或可推知古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在不断精细化的,此种壶当为酒器无疑。 至唐宋时期,执壶的发展趋于鼎盛,时人称之为“注子”、“汤瓶”,金属及陶瓷材质皆有之。吴自牧在 《梦梁录》中记叙杭州的百姓生活:“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也。 谓之起来八件事。”饮茶饮酒在宋人生活中的普遍性,从宫廷到平常百姓,以饮酒、品茗为雅,由此可见执壶使用的频率之高。这一时期,各窑口出产的陶瓷执壶百花齐放,千帆竞秀,涌现出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产品。比如长沙窑执壶,以书法诗文著称;越窑执壶历史悠久,至唐宋而历久弥新;更有“北越窑”耀州执壶,以剔刻花纹独树一帜。然而还有釉水、剔刻和造型皆美的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执壶。 《资暇集》载:“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太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可见早至唐时注子与茗瓶已有区别。 宋代点茶文化蔚然成风,天子以至庶人皆好之,故绘画作品及墓葬壁画中多见此种题材。徽宗《文会图》中,两件执壶放在熊熊炉火之中燃烧;宣化辽墓M10中,风炉及桌上各有一把执壶;河南登封高村宋墓、山西大同五法村辽墓、山西陵川玉泉村金墓中,皆绘有执壶放于方形燎炉上加热的景象。其显而易见应为金属材质,待水沸后即可用于冲点茶汤。另也有不少茶瓶为瓷质。在绘画作品中,有些专门描绘了点茶场景,由侍者手持茶瓶缓缓往茶盏中注水,或将茶瓶立于一旁,用茶宪击拂点茶。宣化辽墓M1(张世卿墓)壁画中,人物用小直口执壶往茶盏中注水,观之似为瓷质。山西屯留县康庄村2号墓壁画中,侍女所持的执壶则为长曲流。刘松年的《撵茶图》和赵孟頫的《斗茶图》中,所绘的执壶皆未作加热用,推之亦为陶瓷质。 可见,材质并非为判定执壶为注子或茶瓶的根本依据,在民间,茶酒器混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最终确定执壶用途的,还要看是否带有温碗。 在蒸馏酒出现之前,我国饮用的多为酿造酒,早期饮凉酒居多,后逐渐变化。《楚辞·大招》:“清馨冻饮,不啜役只。”王逸注曰:“冻尤寒也。醇浓之酒,清而且香,宜于寒饮。”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冰鉴中有储酒方壶,亦可证明。而魏晋以降,名士多服五石散,需以酒行散,而饮凉酒则易生病。《世说新语·任诞》有:“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王忱为了喝温酒,甚至不惜犯了桓玄的父讳(桓玄为桓温子)。其后饮酒多需加热,为了防止加热过的酒冷却,故酒注子外要套一层贮热水的温碗。壁画中亦有表现,如山西长治东郊南垂村金墓夫妇对坐图,山西陵川县玉泉村金墓进酒图等。 此器壶口内收,颈斜外倾,带二弦纹;折肩,壁微弧,间刻竖纹,作瓜棱腹;腹下接圈足,足高立外撇。其柄扁平,接颈中,初作一折角,后高耸直立,作一锐弧而下,结于肩沿,外侧带二弦槽,随形而动;流斜长挺拔,外探渐收,末端齐削,凌冽快利。此壶壶身素简,仅于柄、流端下腹剔刻一鸡心状蕉叶,内饰篦纹;颈根处浮雕双层莲瓣,瓣纹圆润,层次分明,如一花环套于壶颈,素雅不失活泼。此壶支烧所成,壶内满釉,底部虽露胎,然发色素白,无湖田常见米糊底,而圈足底有釉,沿圈五角可见五处剥釉窑粘,为彼时支钉留痕,颇为少见。 壶附一盖,盖顶作一蹲坐小兽,高鼻,宽嘴,尖耳,鬃毛,尾扁平蜷曲,胸垂一铃,望壶流向,为狻猊形。狻猊多以龙九子之一称,初记于《尔雅》及《穆天子传》,言其脚力超凡,形似虦猫,以虎豹为食。晋郭璞作注时,将其与狮子画等,后世多称其为狮,而将狻猊作古称。狻猊纹饰流行于唐宋,因其喜烟,常见于香炉等器,又以其好静之性,多以蹲坐形现;如此器般将其作为盖钮,也为彼时常用饰器手法。钮下作双层圆顶,平檐外张,作宝塔状,下接莲瓣竖帘,瓣修长,双层分布,中脊突出,露素白胎骨,下端直指壶肩处莲瓣,合盖视之,则如一青莲盛放,清新素雅。盖一侧开槽,以容柄首,槽沿凿二小孔,彼时应为挂绳所用,以系壶柄,免遭纷失。盖内部无釉,可见垫圈烧痕。 温碗为一花口莲瓣碗,敞口深腹,圈足高立。瓣间深压出楞,作涛状纹刻,洒脱写意。足外壁浮雕莲瓣,釉接痕迹明显,应为贴塑而成。莲瓣与壶盖帘形近,然瓣尖为钝不及底,末端齐整,可见贴塑后修胎痕迹。碗足底有釉而不见窑粘,底处露胎,有米糊痕,为垫烧而成。温碗内可见五处支钉痕,与壶足底留痕对应,时应为上下合烧而成。 宋承唐风,饮酒之风盛,文人雅集中常有饮酒作词者。时酒品尚无蒸馏,多为粮食、果类闷酵而成,故度数较低,饮酒量大,多以壶、碗盛酒而饮。且米酒性温,热饮者居多,故孔明碗等温酒器盛行。如此器者,注酒于壶,盛温水于碗,复置壶于碗中,以水温酒,欲饮时则将壶取出,兼加热保温之用。 类似狮钮温壶、温碗组合常见于湖田窑,类器颇多。然此器釉色清丽,水光盈润,保存相对完好,颇为难得。江西省历史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编著《青白瓷精品鉴赏》封面器物,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兽钮花式注子,即与此器相近。大英博物馆藏有一青白釉温壶及温碗,也与此器基本一致。2017年10月香港苏富比乐从堂收藏专场曾以1,187,500港币拍出一对青白釉温壶及温碗组合,形、色均与此器近。 参阅:1、江西省历史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编《青白瓷精品鉴赏》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兽钮花式注子 2、大英博物馆藏 青白釉温壶及温碗 3、2017年10月 香港苏富比 青白釉温壶及温碗组合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无 起拍价格:8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8.00%

拍卖公司

杭州器物说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887号联银大厦东楼703室
电话: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