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李燕(b.1943) 风声雨来
北京 北京时间
2022年09月11日 开拍
拍品描述
拍品尺寸:68×68 cm.?约4.2平尺
材质:纸本设色
形制:镜芯
拍品详情:【款识】风声雨来,乳虎虽小神已含威也,鲁人李燕写意。 【钤印】李燕写意(白文)、壮北(朱文)、平安是福(朱文) 【说明】作品直接得自作者本人,并附点评视频。 【作者简介】李燕,字壮北,李苦禅宗师之子,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等职,曾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李燕先生最擅长写意动物与人物,嗜好国学文艺,亦擅国学文艺之大型演讲。 李燕字壮北,李苦禅宗师之子,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等职,曾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 李燕先生最擅长写意动物与人物,嗜好国学文艺,亦擅国学文艺之大型演讲。 主要作品《中华圣祖黄帝造像》、《屈原少司命辞意》、《儒林外史插图》、《老子思道图》等。他创作的《大鹏图》于1999年搭乘中国第一艘试验载人飞船神舟号,成为人类史上首件飞游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绘画,载入《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出版著作《苦禅宗师艺缘录》、《艺术大师之路?李苦禅》、《李燕画集》、《名校教师作品集?李燕速写》、《李燕画猴技法》、《李燕漫画》、《大话宇宙与民族文化自尊》、《周易中的哲理》、《钓鱼台边儿》、《李燕聊齐白石》、《李燕聊李苦禅》等。他绘制的历史上第一部《易经画传》以中文和英、法、德、西班牙文出版并多次再版,主编《李苦禅全集》(八卷)并荣获金牛奖的金奖。 薪火相传 中华文脉之所以生生不息,那必然离不开传承。基因的延续是人类的基本属性,然而加载在中华民族基因之外的华夏文明,才是我们赖以生存而又不可分割的炎黄血脉。同样,艺术文化如此的生生不息,一定是有着文化的坚强捍卫者。而一个艺术家的影响之所以延绵后世,必然是其过人的艺术造诣和其后人对先人艺术的悉心守护。 中鸿信国际拍卖愿为艺术的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谢稚柳和陈佩秋之子谢定琨先生,从小对父母的翰墨丹青耳濡目染,可以说已然成为这方面的鉴定专家。在共同生活长达大半生的时间里,是二老最为熟悉的“观众”。据谢定琨本人回忆母亲陈佩秋在作画的时候是不让边上有人打扰的,“我要趁她在画画的时候,悄悄地站到画桌边上,不发任何声响出来,才能看到她画画。” 吴昌硕四世孙吴超先生,从小浸染在书香世家,丹青临摹不辍,对吴氏画风心追笔摹,独成一家。幼时在祖父吴东迈、父亲吴长邺指导下学习书法,“文革”后又在王个簃先生亲授下练习金文石鼓书体。1988年赴日留学,多次在日本各地举办吴昌硕艺术讲座及举办《吴昌硕四代展》和《吴昌硕书法展》,受到日本各界好评,回国后长期致力于研究并积极参予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和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的工作。 陈半丁家属以及陈半丁艺术研究会,对陈半丁艺术的传承,依然不遗余力的发扬。陈半丁艺术研究会,通过研究、继承、弘扬陈半丁的传统书画、篆刻艺术,团结广大书画艺术家,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做贡献,以弘扬陈半丁艺术精神和传承优秀的京派文化为自己的使命。 谢稚柳、陈佩秋家属审定;吴昌硕家属审定;陈半丁家属审定。四大名家,三家后人,为艺术的传承,尽着自己应有的力量。 2021春季拍卖,三家审定的专场拍卖结果,为中鸿信的书画专场添加了一抹亮色,为整场的成交额锦上添花。202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同样延续这一传统。在以往取得不错佳绩的基础上,又陆续有新的名家后人的加入,为中鸿信的“家属审定”专场锦上添花。同时,也为这项文化传承的事业,默默的付出着一份努力。 在中鸿信拍卖工作如火如荼的进展过程中,著名画家李苦禅之子李燕先生,得知公司作这项工作的积极意义,对工作给予高度的赞扬,并以李苦禅家属的身份,加入了“家属审定”的大家庭。 李燕先生自幼在其父亲李苦禅教导下学艺。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继而升入美院中国画系,专习绘画长达八年,后到北京荣宝斋编辑科工作多年,故学识与功底深厚。其书画远避指端末技之形式主义的幻术,系以大自然天趣合大中华人文内涵形于笔墨,最擅长写意动物与人物。目前任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齐白石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 并且在随后的时间,积极地给我们联系了更多的艺术家后人。于是,齐白石老人的孙女齐慧娟女士,也成为了“家属审定”专家的一员。 齐慧娟,白石老人最小的孙女,父亲齐良末是白石老人最小的儿子。齐慧娟天资聪颖,年幼时即显露出良好的艺术禀赋。她三岁时即在父亲的指点下习画练字,诵读诗文,稍长又得白石老人弟子的传授,30余年来,笔砚耕耘不辍。通过不懈的努力,全面继承了齐派艺术之精华,成为齐白石老人孙辈中画艺出众者。 有了以上艺术家家属的加入,为“家属审定”专场更加锦上添花,也为中鸿信做的这件事情更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是秉着对拍卖作品负责的态度,也秉持着对藏家放心购买的承若,也是这份文化传承的执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先人们的披荆斩棘,在墨池丹青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们的一生所摸索的经验,为后来者点亮了明灯。艺术的传承薪火不息,总会在点滴之间影响着后人。在此,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专家及老师们,为中鸿信的“家属审定”专场添砖加瓦。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其人其画 ——略读苦禅先生 李苦禅先生是位个性突出、坦诚敦厚、执着率真的山东硬汉,欲识其画必先知其人。 出身贫寒,尊儒重道的他,作品永远洋溢着与农家生活紧密相连的情趣,同时涵盖着“慎重追远,民德归厚”的悲悯情怀。 生性刚烈,仗义直言,他的书法与画作皆充满阳刚之气。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由于他提出“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因此一定要体会他在行笔点厾之中的书法味道与金石风骨。 “所谓人格,爱国第一”,苦禅老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故而在研究他各时期的作品时,切勿离开时代,离开生活,离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苦禅先生始终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为座右铭;遵“天道酬勤”的古训读书、画画;以仁义礼智信的标杆律己待人。因此坦坦荡荡,不苟且、不浮华是他的笔墨特点;立意高古,生动鲜活,动静全在一刹那是他笔下禽鸟形象的特点。 苦禅先生的各种作品,目前存世约有5000至6000件左右,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要说明一点,苦禅先生丈二以上的巨作并不多,如果有人说拥有几张丈二或上百平米的作品,绝对是无稽之谈。 为使大家些许了解苦禅先生画风的演变,以下仅提供我个人分析研究的部分看法。 一、早期阶段 (1910年-1929年) 李苦禅少年时期受民间画工影响酷爱绘画,因学而优被保送聊城省立第二中学,接受美术课教师孙占群等老师启蒙,从目前发现的作品《四条屏》来看,已初步掌握了传统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并略涵民间画工的技巧,落款为李英杰、超三。 1922年李英杰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接受克罗多等教授的素描色彩透视等西画学习。 1923年同学林一庐赠名“苦禅”,此后题画始用“苦禅”名款。 1923年秋季,他拜师齐白石大师,此时是国画与西画同时学习的阶段。国画画风颇似齐师与吴昌硕,不久,又融入了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笔墨。白石先生在1928年赠29岁的李苦禅之画册上写道:“苦禅仁弟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其人品之高即可知矣!” 二、广泛求索时期 (1930年-1948年) 1930年应林风眠校长之聘任杭州艺专国画教授,前后四年多。作品题材日见丰沛,自然气息尤为浓厚。洒脱的笔墨与灵动的布局相得益彰。对禽鸟造型强调解剖结构、透视关系与书法用笔的有机结合。对鱼鸟造型尤其强调姿态生动变化,全由自家速写中出之,着色时有对“整体调子”的追求。对禽鸟点睛突破了古人的“一点定睛”,而往往以“两点定睛”——两点墨夹出眼神光。笔下禽鸟并不依其表象原有的通身黑羽去漫身用墨,而是特意用线勾出白翅居中,由此益显大禽鸟的体积感、重量感和黑翎挺实、光泽的质感。回北平之后李苦禅参加地下抗战,此时作品往往具有两种特点:其一是为抗战筹集经费之作,由北京前门外银号或天津法租界有钱人订的礼品画,皆为一种稿子,如相同画面的四条屏,此时题款多为“励公”或“励工”。其二是有爱国抗战寓意之作,如画《兰花图》以南宋文人的爱国典故题画,以寓“国土必光復”的信念。画《丑官图》以讽刺屈节的汉奸和“党国接收大员”中的贪官污吏。 三、在新与旧的搏动中形成了盛期的风格(1949年-1965年) 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初,认为“写意花鸟画是封建文人士大夫的艺术”。因此,李苦禅被排挤到了近乎失业的穷困境地。此时偶有作画,也多系沉闷景象,笔墨章法多有徐文长与八大山人的意味。此时作品题款常用“李英”,因为有人说“苦禅这个名太封建落后了!” 1959年至1964年,随着“大跃进”狂热的冷却,加之“三年自然灾害的经济困难时期”,文艺界的局面相对稳定。文化部、中央美院等对李苦禅及其艺术的重视出乎了他的想象,此时心情好转,艺术自然又重振雄风。此时的章法多变,极富形式感,大开大阖间气势充盈,任运成象间自寓法度。意象造型更为夸张凝炼。仅以鹰与渔鹰为例,前者体形殊似几何“梯形”,显其雄壮,嘴眼渐变为方形,足爪亦现棱角,显其勇猛。后者体形似舟,显其善泳,头部近乎三角形,显其善渔。此时他的笔墨全然将八大山人、徐青藤与齐白石等大师之法融为一体,浓墨若乌云欲雨,黑而不板,淡漠若晨烟暮霭,内涵生机。此时的代表作为《荷塘》与《山岳钟鹰》等。 四、非常时期与后非常时期(1965年-1976年) 1965年至1971年从山雨欲来到势如破竹的“文化大革命”,此时苦禅老人虽被批斗,仍趁偶放回家的机会,偷偷以小纸作画,尺幅为元书纸的一半,不敢用水盂打水(水龙头在院中公用),遂只用墨汁作梅、竹、松石,题字者尤少。此时之作极少,系“非常时期”的遗珍,虽真迹也令藏家不敢自信,更未见伪造者图之。 1971年底,周总理为保护一批老画家,以“为宾馆、使馆作画”为由,请李苦禅等国家级画家,住在宾馆作画。此期间他为国家画了大、中、小写意花鸟不下三百件。此时已搁笔数年,起初用笔显得生疏,章法也略呆板,所用印章多由梁树年先生临时急就而成。至1972年中他的笔墨功力渐趋恢复,又现当年的气魄。此时之作多按宾、使馆陈设之需量就,不按习惯尺幅,且有相当比例的画是横幅。 1974年春,又有“批黑画”之妖风骤起,李苦禅又成了“黑画家”,此时他躲在儿子李燕家,仍每日偷偷作画不已,多作四尺六开的册页或一尺小斗方与四尺三开小幅及元书纸小幅。 五、老年的拼搏与晚年的遗愿 (1976年-1983年) 1976年浩刧终止,1982年上半年,是他一生中冲上顶峰的“老年画风”时期,此时代表作有《墨竹图》(两件)和大写意花鸟画《盛夏图》。此阶段的作品,尽将他平生的学识、阅历、功力等 诸多文艺修养并人品素养,融铸其中,自然生发。目前充斥市场上的多为仿造此时之作品。 1982年春李苦禅应邀赴深圳、珠海特区访问,兴奋至极,挥毫写下了“振兴中华,由南启北”,直至1983年6月11日仙逝之前皆练笔不辍,希望完成一百件作品。此时之作雄厚沉稳,但因病后时有“战笔”,唯书法仍雄健不衰,这段“晚年画风”之作仅完成二三十幅。 苦禅先生多以虚二岁题画,例如:题“八十二叟”即是他八十周岁,其它作品皆可依此推知创作时间。 字画的收藏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所以应该首先先了解画家其人,才能理解其画。纵观画史,宜以人文精神来评画家作品之高下,不宜以一时之市场价格去判断画家与作品之高低,方可复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易经》精神。 李燕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30,000 - 5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3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中纺大厦8层
电话: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