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清雍正 云锦佛造像唐卡
北京 北京时间
2021年12月07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71×61cm×2
创作年代:清雍正
来源:
英国伦敦杰奎琳西蒙科克斯有限公司旧藏。
注释:
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藏传佛教神明图谱:护法神》,第148-154页。
“姿色迷人,擅长歌舞,绝妙普供,妙音供云,天姿乐意,手持百花,焚送香气,香味普供”。
参阅: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织锦唐卡《IMPERIALSILKSII》,第1070-1073页;
《海外回流西藏文物精粹》第204页供养天唐卡,曾于2013年在首都博物馆展览。
云锦是我国著名的丝织工艺品,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流行于清,是当时皇家御用贡品和赏赐礼品。清代云锦工业高度发达,这些在当时就极负盛名的原材料除去进贡给宫廷织造衣物之外,另一个主要去向就是作为制作宫廷唐卡的材料。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帝推崇藏传佛教,先后在宫廷内外改扩建了一些藏传佛教殿宇,在这些专供藏传佛教的场所内,除了按照藏传佛教教义摆放的佛像、坛城外,还悬挂有大量各类唐卡,而清代宫廷中的云锦唐卡是最为珍贵的一种唐卡类型,其珍贵之处在于:一方面是材料的珍贵性。织锦的材料以真丝、金银线为主,用提前染好的彩色或素色丝配以金银线,按照画稿进行提花、织造出的织物。另一方面是工艺的复杂性。织锦唐卡是采用间错提花工艺在织机上进行织造,织造工艺既要利用丝线经、纬组织的变化,又要考虑经、纬线上丝线颜色的变化,即使是一名技艺高超的熟练织工,织造一副唐卡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过使用织锦这样的高难度织造技术制作清代宫廷唐卡,以此彰显出皇家的气派和典范。
本组宫廷云锦唐卡,以米黄色为底色,以白、红、绿、黄、蓝五大基色为主,在这五种基础颜色上经渐变、调配、组合出晕色,此为清代宫廷唐卡的一个主要特征。局部如轮廓线处织以金线,使物象更添立体与华丽。唐卡上方以连续兽面衔日月珍宝璎珞图案为饰,下方为缠枝莲花宝座,宝座中的主尊为十六供养天女中的“鲜花天女“。“十六供养天女”又称“十六天魔舞”原本是对无上瑜伽部本尊胜乐金刚之中为坛城的一种供养,由十六位“明母”或者“天女”,手持各种乐器,随着特定的念诵和音乐翩翩起舞的一种宗教舞蹈,是一种“意生供养”,即是密教行者自心间化出十六天魔舞女,于其观想中以想象的“十六天魔舞”的形式作为献给胜乐佛之坛城的一种供养。
作为藏传佛教无上瑜伽部母续的主要本尊,胜乐的修法自西夏时代开始就已经于中国西北地区广为传播,于今所见的几部以汉文、畏兀儿文传世的《吉祥上乐轮中围现观修习仪》中,我们多次见到了有关“十六天魔舞”供养的内容。由此可见此套唐卡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无上瑜伽部胜乐金刚密法修行所配套使用,是密宗修行的最高境界。同时,人物造型为勉唐画风结合汉地宫廷画风,人物整体健壮丰满,面部圆润,耳为3字形,手、脚厚重,指间肉厚平而有力,璎珞、臂钏均为双层,宝莲花丰枝细,宝瓶颈瘦肚圆,整体的莲花宝座为典型汉多层莲瓣,以上特点均具备清中早期宫廷唐卡造像的典型特征。
现目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织绣唐卡并不多见,织锦唐卡更是稀少,《故宫唐卡图典》仲介绍的清代宫廷织锦唐卡也不过只有《织锦三十五佛》和《织锦金线无量寿佛》两幅织锦唐卡而已。在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织锦唐卡数量便如此至少,可想而知织锦唐卡的珍贵性所在。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200 500 8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20,000 50,000 8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500,000 - 1,8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博乐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金航东路3号院1号楼818室- 020(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