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明 铜鎏金释迦摩尼
北京 北京时间
2021年06月05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 高17cm
创作年代 明
出版:《中国及远东艺术》,第95号
此尊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面部饱满圆润,发髻圆滑,目光低垂,弯眉直鼻,面带微笑。佛祖站立于台基之上,下承莲座,左手持钵,右手于施无畏印。身着厚重袈裟,衣纹简洁写实,线条流畅自然。整件佛像品相较佳,小中见大,气度恢宏。本尊造像是盛唐时期释迦牟尼的标准像,在释尊肉髻的处理上也不似初唐和盛唐早期那样毫发毕现,已开始作模糊处理,但浑圆的肉髻仍然是释尊的标识。
盛唐佛教的盛行,已走过了简单的向印度早期佛教学习的过程,这一时期艺匠在进行佛教造像创作活动中,已开始在人物的精神状态方面,注间向世俗转化的迹象。例如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释迦牟尼就曾按照武则天的样子进行雕刻。
盛唐时期的金铜佛造像以饱满富丽、热情奔放和充满活力为特点。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这时期出现的坐佛较多,大多鎏金饱满厚重,面相圆润,腮部尤见饱满;体态丰肥,袒胸,衣着刻划逼真,有强烈的轻薄贴体,柔软飘垂的立体感受。而此尊塑像面庞丰满,眉目修长,大耳垂肩,神情刻划细腻,双目微开,鼻梁隆直,秀巧稍弯的唇角。和饱满的面颊,是着意体现佛家思想,和世俗追求相结合的法相,亦是盛唐佛像新典型风格。
唐代的佛教是与当时的对外关系的发展而迅速传播开的,唐中期佛教开始兴盛,在武则天当皇帝期间开始贬道教,佛教开始占优势。后虽有唐武宗打击佛教,但唐宣宗又选择扶植佛教,因为佛教的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思想,引导人们逆来顺受,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远远超过道教作用。于是,逐渐形成了许多佛教宗派。佛教各宗内部又迅速发展了许多支流派别,正是佛教最盛时期。其佛教最主流派,为源于达摩的禅宗。到唐中后期又以禅宗内的南宗战胜北宗,几乎取代了佛教的其他流派,并垄断了整个佛坛的鼎盛时期。从历史背景方面分析,这尊佛像应是以南宗教义为宗旨所表现的说法施教题材。

来源:山中商会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524
  • Lot 1525
  • Lot 1526
  • Lot 1527
  • Lot 1528
  • Lot 1529
  • Lot 1530
  • Lot 1531
  • Lot 1532
  • Lot 1533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1,000,000
100,000
+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
20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
10,000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600,000 - 2,5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6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电话: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