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全部
侧面
背面
底部
内部
局部细节
款识
破损处

其它要求

提交申请
关闭
盛丙云刻吴湖帆李亚农赠徐森玉笔筒
北京 北京时间
2021年06月05日 开拍
拍品描述
尺寸 高12.8cm
创作年代 暂无

笔筒由黄杨木整挖而成,敞口,口沿起两道棱线,直壁,平底。筒壁浅刻丛竹奇石图案,线条隽永洒脱,阴刻处填以绿色颜料,更显清雅。图旁有阴刻钤印“丙云”。笔筒上题诗文:“森森万玉翠含滋。用吴仲圭双清高洁笔意。庚寅七月。寿森老古浠初度。亚农先生持赠。为写小文房与李公同贺。吴湖帆。”笔意清雅秀逸。画与文为书画大家吴湖帆所作,刻者为竹刻大师盛丙云。笔筒配底座。
庚寅七月为1950年8月,正值被业内尊称为“森老”的徐森玉先生七十大寿,这件笔筒,正是吴湖帆与李亚农两位文化大家为古稀之年的徐森玉贺寿之礼。时三人同在新成立的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任职,李亚农为主任委员,徐森玉为副主任委员,吴湖帆因徐森玉的提名受聘为委员。三人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
笔筒所刻虽只寥寥数语,却蕴含吴湖帆与李亚农,徐森玉三位文化大家之间的深厚情谊。“森森万玉翠含滋“,既是与画面上的修竹相呼应,更将上款人徐森玉的名字化入其中。徐森玉先生为文博界泰斗,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上海博物馆馆长,上海文管会主任等职,为中国文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战期间抢救了“居延汉简”、金代重要佛典“赵城藏”等一大批重要文物,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尊称其为国寳。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年农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1]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写竹、兰、荷花。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
徐森玉(1881—1971),男,名鸿宝,字森玉,以字行,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著名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
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上海博物馆馆长、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馆长等职。对征集珍稀文物、图书不遗余力。晋代王献之书鸭头丸手卷,宋代司马光的书简,苏轼与文同合绘的手卷,以及宋拓孤本凤墅帖、郁孤台帖等稀世珍品,都是徐森玉主持征集的。在徐森玉的推动下,使仅存残本的《王文公集》死而复生,孤本《萝轩变古笺谱》得以复制。
李亚农,原名李祚贞,又名李旦正,四川江津人。生于1906年,卒于1962年。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曾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盛丙云(1909 ~1968)原名松,号秉筠。原籍浙江嘉善,现代竹刻名家。早年在上海张石园家中刻竹,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沪结识了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等国画大师,曾拜吴湖帆为师。

来源:徐森玉旧藏

本场其它拍品

  • Lot 1511
  • Lot 1512
  • Lot 1515
  • Lot 1516
  • Lot 1517
  • Lot 1518
  • Lot 1520
  • Lot 1521
  • Lot 1522
  • Lot 1523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1,000,000
100,000
+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500,000 - 8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越秀区东湖路125号
电话:
邮编: 510100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