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4.5cm,底径:10cm,口径:4.5cm; 9 5/8×3 7/8×1 3/4 in 说明:梅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圈足。通体绘青花纹饰。肩部绘三多纹。瓶身绘缠枝莲纹,纹饰刻画流畅自然。近足处绘折枝牡丹一周,素底无釉。永乐时期使用的青花钴料是“苏麻离青”进口料,含铁量较高,故呈色浓重青翠,往往出现铁锈斑疵。此瓶的青花钴料即典型的进口料,在白胎的映衬下,罩于釉下的青花青翠浓艳,花果上布满褐色的铁结晶斑点,有如一幅传统的水墨画,晕散自然。此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画工娴熟,器型浑厚饱满,挺拔庄重。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 永乐青花素为历代藏家所重,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誉「永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清雍正、乾隆时官窑曾仿造此梅瓶,造型、釉色较接近原物,唯青花的铁结晶斑点过于均匀、细洁,与永乐青花自然晕散的风格有别。参阅: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器》(上册)第42页、43页 2.《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图版49 3.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642 4.香港苏富比,《珍世八瑰》私人搜藏,1998年11月2日,编号304,Eskenazi Ltd,伦敦 5.台北故宫博物院,《景德镇瓷器》,图版36号 6.托卡比博物馆,Regina krahl 《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vol·Ⅱ,图版624号 7.阿德比尔圣庙,John Alexander Pope 《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 图版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