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张 群(1889~1990)、王新衡(1908~1987)、易君左(1899~1972)、杭立武(1904~1991)、张佛千(1907~2003)等台湾名流 致张大千、高岭梅信札约七十页
浙江 北京时间
12月30日 下午1点 开拍 /4天4小时
拍品描述
2501
张 群(1889~1990)、王新衡(1908~1987)、易君左(1899~1972)、杭立武(1904~1991)、张佛千(1907~2003)等台湾名流 致张大千、高岭梅信札约七十页
信笺约五十通七十三页(附复信底稿七页、信封两枚)、文稿二页
1950至1960年代作
说明:高岭梅上款。少量为张大千上款。附高岭梅复信底稿一批。
此为张群、王新衡、易君左、杭立武等札稿一批,含信札约50通73页、文稿2页,围绕张大千近况、画展、鬻画、画册、经济问题及高岭梅戏剧、摄影等内容而作,涉及蒋介石、宋美龄、张目寒、郭有守、郎静山、张善孖等。
具体包括:杭立武、张佛千、左舜生信札各1通1页,王新衡、陈孝威各1通2页,黄杰2通2页,张伯谨3通4页,张群5通6页,裴存藩7通13页,吴季玉17通30页,易君左11通11页、文稿2页。
其中,张群信中谈及张大千行程、经济问题,兼及高岭梅主编《张大千画谱》、张群夫妇金婚等事。信中提及张大千经济负重之事,观察到张大千“平日开支过大,左右拖累过重,经济方面不免吃力,此后似需开源节流”,其子女亦均由郭有守安排赴巴黎入学。60年代张大千因投资失败,加之在巴西购地建八德园,开销过大,导致经济超负荷。另及《张大千画谱》,张评此书“由浅入深,自简而繁,于画法尤多扼要说明,不徒可供观赏,不啻为一绘画秘诀,尤得一般习画者之欢迎”。
易君左信札10通10页、名片1帧、《大风堂画展记》文稿2页,涉及筹办画展、鬻书卖画、张大千近况及代求张氏画作、宴请聚会等。信中并谈到灯谜、古典戏剧,涉及在海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兼及易君左绘《紫金山色图》。《大风堂画展记》作于1958年3月10日,应高岭梅之请,为张大千六十寿辰画展《张大千国画展览:周甲声闻之寿》而作。文章忆及张、易等人的大陆往事,评述二人的艺术成就,并点出张大千与高岭梅的深厚友谊。
王新衡信围绕装裱张大千画作《红叶小鸟》而作。1978年张大千定居台湾后,与张群、张学良、王新衡等人往来频繁,每月均在张大千的摩耶精舍聚会,人称“三张一王”。
张佛千信系为向张大千、高岭梅提供巢章甫文章《张大千五十生辰》而作。时高岭梅已携眷赴香港。
吴季玉信17通30页,围绕电影拍摄、筹款、上映、宣传、分红等事而作,涉及1954年蒋介石继任“总统”就职典礼、于右任寿辰、于右任为电影《碧血黄花》题字等事,约作于1950年代。吴为于右任数十年挚友,其定居香港,常代于右任与大陆亲友联系,每逢于右任寿辰皆亲往台湾祝寿。
ZHANG QUN, WANG XINHENG, YI JUNZUO, HANG LIWU, ZHANG FOQIAN, ET AL.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ZHANG DAQIAN AND GAO LINGMEI
About seventy-three pages of letter and two pages of manuscript
Dated the 1950s-1960s
Note: Dedicated to Gao Lingmei and Zhang Daqian.
A4大小(大多数)
RMB: 10,000-20,000
作者简介:
1. 张群(1889~1990),字岳军,四川华阳(今成都)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27年后,历任军政部政务次长兼兵工署长、同济大学校长、上海特别市市长、国民党中委、湖北省政府主席、外交部部长、抗战后任行政院院长等职,后去台湾任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善书法,喜收藏。与张大千过从甚密。
2. 左舜生(1893~1969),谱名学训,字舜生,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1913年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1919年后历任《少年中国》主编、中华书局编译所新书部主任、《醒狮周报》总经理、中国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农林部部长。1949年赴台,后移居香港,任教于新亚书院。
3. 陈孝威(1893~1974),本名增荣,后改名向元,福建闽侯人。早年毕业于福州武备学堂,后入保定军官学校,1926年,升任泰宁镇守使,中将旅长。抗战爆发后,入白崇禧部参加浙沪作战。嗣后,因对军界不满,于同年10月离开。1936年11月,陈孝威到香港创办《天文台报》。抗战时期相继发表《论大不列颠之战》《德、日、意对苏、美、英三国作战的前景判断》等著名文章。
4. 易君左(1899~1972),号意园,晚号敬斋,湖南汉寿人。曾先后任《国民日报》《时事与政治》月刊社社长。1949年在沪创办《新周刊》,后任《星岛日报》副刊主编,香港浸信会学院教授等职。著有《中国政治史》《中国社会史》《闲话扬州》等。
5. 黄杰(1902~1995),字达云,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参加北伐。后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二师师长、第八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国民中央训练团教育长、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一兵团司令、湖南绥靖总司令。1949年败走越南被法军缴械。1953年到台湾,后任台湾陆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台湾警备总司令、台湾省政府“主席”、“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
6. 张伯谨(1897~1988),名吉堂,河北行唐人,官员、教育家、收藏家。康奈尔大学博士,直隶第八师范创始人、首任校长,曾任燕京大学教授、湖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副市长、教育部次长,1949年赴台后为台湾“驻日公使”、亚洲国会议员联合会秘书长。著有《京剧大成》《理化界之常识》等。
7. 杭立武(1904~1991),安徽滁县人,1923年金陵大学毕业,1929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归国聘为中央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1948年负责送国宝到台湾,1949年至台,筹建台湾故宫博物院。
8. 裴存藩(1905~1995),号寿屏,云南昭通人。任教于黄埔军校,后任军事委员会云南行营政治部中将主任。抗战爆发后,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兼杜会处处长,昆明市市长,三青团第一届中央监察会监察。1946年起任军事参议院总务厅中将厅长,兼云南省驻南京办事处主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及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48年授少将军衔。1949年到台湾,续任“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等。
9. 张佛千(1907~2003),本名张应瑞,室名九万里堂,安徽庐江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历任中国国民党总政治部设计委员、国民政府国防部新闻局三处处长、陆军训练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陆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台湾防卫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退役后任台湾淡江大学、文化大学董事、永久荣誉教授及《联合报》顾问。
10. 王新衡(1908~1987),浙江慈溪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后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在南京创办《苏俄评论》月刊。1932年参加军事文苑会政训班,后任西安委员长行营二处少将处长,西安事变时被扣押。抗战时任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香港特别区少将区长、二处少将处长等。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兼处长。1949年任国民党香港南方执行部筹备委员,后遇刺去台,任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与张大千、张学良等为至交好友。
11. 吴季玉(?~1963),字家元,号希夷,北京人。于右任挚友,民国“赌王”,冯璧池老公。早年为杜月笙门客,抗战时期曾供职“军统”,1949年以后定居香港,任台湾香港“交通银行”监察人及“检察院专员”等职。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委托价 (已有0次出价)

人民币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10,000 - 2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1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清吟街127号(王文韶大学士故居)
电话: 0571-87812580
邮编: 310003
向卖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