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English

具体要求

其它要求

-
关闭
元 白玉三色俏雕观音菩萨像
北京 北京时间
11月11日 下午1点 开拍 /3天11小时
拍品描述
尺寸:长8.4cm;宽5.2cm;高12.5cm
质地:和田玉
描述:著录:Vente
Ader
Picard
Tajan.du
8
decembre
1980.
慈悲观自在
庄严妙色身
—一尊珍稀的元代白玉俏雕观音菩萨像鉴赏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无论在博物馆还是艺术品市场上,我们看到的佛教造像大多为石刻、铜铸、泥塑、木雕等类型,玉石造像如凤毛麟角极为稀少。最近有幸在北京明石拍卖公司看到一尊元代白玉俏雕的观音菩萨像,甚感惊喜,它不仅材质、工艺独特稀有,而且年代、风格、题材皆优胜于一般。据笔者调查研究,它应当是迄今为止市场上出现的综合价值最高的一尊玉雕造像,堪能与之媲美者唯有西藏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白玉雕八思巴帝师像。因此,对于这尊造像我们切勿等闲视之,而要认真仔细地品鉴欣赏。
先看此像的基本特征。它结跏趺端坐,双手置双膝结禅定印。头戴花冠,中央扇形花瓣上刻一尊化佛阿弥陀佛,这是此像神格的重要标识,因为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其顶戴化佛代表的正是对师尊的尊崇;头顶束高发髻,发髻曲卷成横圆柱状,一端插有发簪,形同当时中原地区妇女流行的发型。面形宽大,颜容庄肃;高广的额下是两道阴刻的眉线,连着鼻梁向两侧上扬,形成美丽的倒人字形状;双目俨如天鹅一般微微垂俯;直鼻小嘴,面颊及下颌丰满圆润。身躯浑圆壮实,比例匀称圆满。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高腰僧裙,胸前束宝带,颈部项圈下坠有三串珠状璎珞。衣纹写实自然、优美流畅,尤其是两腿部僧裙的衣纹呈水波状均匀分布,颇有唐代造像的遗风。身下是束腰式台座,台座状若山崖,奇峰林立,怪石嵯峨,象征观音菩萨应化印度的道场——补旦洛伽山。整像造型完美,法相庄严,尤其是选用上等和田白玉精雕细琢,玉质温润饱满,充分展现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智慧无量的精神特质。
再看此像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它的表现题材。它表现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为崇信的佛教神祇观音菩萨。观音结跏趺端坐,双手置双膝结禅定印,显现的是菩萨最庄严圆满的造型姿式,一般称之为“正观音”或“圣观音”。过去我国民间流行“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就足以体现观音在我国古代社会信仰的深广。而观音菩萨在佛教中又素来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渊源深厚,有一种说法称观音是莲花化生的,所以在早期佛教中观音又称莲花手菩萨,观音的形象亦多为手持莲花的造型样式。此像以上等的和田白玉雕刻而成,也恰好契合了观音菩萨清净无染的内在品性。
二是它的年代和风格。此像为典型元代作品,其断代依据主要是造像的风格和工艺。在风格上,此像有多处特征体现了元代艺术特点:一是它的身躯,敦实厚重,粗犷雄浑,具有鲜明突出的元代艺术气韵。二是它的胸前装饰,既简洁大方,又别具一格,带有唐宋佛像装饰的明显遗风,而与明清菩萨像胸前繁复的装饰迥然不同。三是身体造型,既端庄大方,又结构匀称,明显受到了元代盛行于中原地区的藏式造像“量度”的影响。四是它的面部刻画,面形方正,趋于“国”字形,额部高广,眉眼向两侧上挑,这些特征显然不是中原造像写实性的表现形式,同样也受到了当时藏式风格造像的影响。这四个特点以身躯和面部的藏化表现尤为突出,也是时代判断的重要依据。元代时藏传佛教传入内地,藏传造像艺术亦随之传入并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元代统治者为推广藏传佛教,专门在宫廷设立造像机构雕造佛像,由此形成具有汉藏融合特点的宫廷造像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大德九年铜镀金文殊菩萨像、北京居庸关云台券洞内遗存的元至正年间石雕佛像、上海松江圆应塔出土的“大都佛儿张”款青田石雕释迦牟尼佛像等,都是元宫廷造像风格的典型代表。在此风格盛行之下,当时中原地区造像均受其深刻影响,此像表现的藏式特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打上了时代烙印。基于其优质的材质和精美的工艺,此像或许就是出自当时宫廷造像机构的工匠之手。
第三是它的材质。此像选取上等的和田玉雕刻而成,在目前所见古代玉雕造像中鲜有如此高品质的作品。玉在古代有“石之美者”之称,我国自古便有好玉的风尚,用玉来比喻人的品德,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必佩玉”。基于对玉的特殊偏好,我们的古人很早便将美玉用在了佛像雕造上。据考古发现,唐宋时期我国便出现了玉雕佛像,而其后的元明清各朝都有流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崇玉的历代王朝中,元代是最为突出和特殊的,我们从当时朝廷颁赐不同材质印玺的等级便可看出,如《元史》记载:“至元元年七月,定御宝制,凡宣命,一品二品用玉,三品至五品用金。”这一记载表明,元代在开国之初的至元元年(1264年)就明确规定印玺的材质以玉为最高。而当时受赐玉印者也都是官位最高的人物,如元朝帝师八思巴在中统元年(1260年)受封国师时,他所受赐的就是玉印。正是基于对玉的无上尊崇,元人亦用玉来雕造神圣的佛像,如西藏博物馆收藏的白玉雕八思巴帝师像、2003年浙江海盐县天宁寺镇海塔地宫出土的叶蜡石雕三世佛像、国内私人藏家收藏的碧玉雕绿度母像等,即为元代玉雕造像的存世杰作。在元代玉佛实例中,八思巴帝师像的等级无疑是最高的,它不仅玉质白皙油润,而且工艺精细繁复,充分展现了元代宫廷艺术的风格和工艺特点。此像玉质细腻温润,色泽洁白纯净,雕刻洗练纯熟,在玉质和工艺上足堪与八思巴帝师像媲美。从八思巴受赐玉印和以白玉为其造像的实例不难看出,此像是元人将崇玉的情感附加在神圣的造像身上,既体现了对玉的至高礼敬,又体现了对所造神像的无上尊崇,同时具足了重玉和崇佛、世俗崇尚和宗教信仰的双重文化艺术价值。
第四是它的工艺。此像整体造型完美,面部刻画细腻生动,衣纹表现流畅自然,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元代高超的玉雕工艺水平。除此而外,此像还有两项工艺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俏雕工艺。所谓俏雕就是利用玉料的自然特性来表现雕刻题材所规定的造型特征。此像的发髻呈黄色,就是利用白玉局部原始皮色来突出观音的发髻,以区别它与身躯颜色的不同;身下的台座为绿色,也是巧妙地利用了玉石绿色部位雕刻了符合山岩颜色的台座;由是形成了造像整体三色俏雕奇妙变幻的艺术效果。再一项是筒钻工艺。所谓筒钻,就是利用圆筒状的凿玉工具掏挖玉料,达到所雕器物造型需要的效果,这种技术着力于一个圆点,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可以避免作业时周围玉料崩裂。此像台座束腰深处可见一个个圆孔,它们正是筒钻工艺留下的痕迹。这两项工艺是此像工艺上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此像年代的重要见证,因为俏雕和筒钻是元代最为流行的凿玉工艺。
通过上面的鉴赏分析,最后我们可以将此像价值归纳为以下四点:其一,此像表现的题材为我国佛教和民间社会最为尊崇的观音菩萨,具有神圣的宗教价值;其二,此像雕刻于崇奉佛教的元代,风格上受到了元代盛行于中原地区的藏传造像艺术的影响,又具有历史、艺术和民族交融的广泛意义;其三,此像以和田白玉雕刻而成,材质特殊而优胜,体现元人重玉和崇佛的双重文化心理,蕴含了元人审美崇尚、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多重文化内涵,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四,此像雕刻工艺独特,尤以俏雕和筒钻最为突出,凸显了元代玉雕工艺的鲜明特点,在工艺技术上堪为元代玉雕工艺的典型代表,其重要的工艺价值亦不言而喻。凡此四点,足见此像价值非凡,值得大家特别珍视。

本场其它拍品

  • 竞价阶梯
  • 快递物流
  • 拍卖规则
  • 支付方式
竞价区间 加价幅度
0
1,000
10,000
2,000 5,000 8,000
50,000
5,000 10,000
100,000
10,000
200,000
20,000 50,000 80,000
500,000
5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
2,000,000
200,000 500,000 800,000
5,000,000
5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
+

委托价 (已有0次出价)

人民币

价格信息

拍品估价:500,000 - 600,000 人民币 起拍价格:500,000 人民币  买家佣金: 15.00%

拍卖公司

北京明石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6号天雅古玩城805
电话: 18611525133
向卖家提问